【当代评论】 梦欣点评:过故宫
【点评当代好诗系列】之二
说说丙申诗坛我喜欢的几首诗
北京故宫是当代游人必到的一个旅游点。到过京城、到过天安门、到过故宫的国人当以千万计。可是至今读到的咏故宫的诗词却不多,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更少。曾经解读过诗酒狂人许清泉的一首绝句,题为《值春雨故宫午门外感作》,对其“袍笏尊荣求不得,断头此处尽高官”诗句便赞誉不已。那一读惊心、催人警醒的况味直教人凉透胸背。可惜这种好诗不容易有。丙申年吴成立先生的一首《过故宫》,总算可以推荐一读。
云表华纹执帝州,金桥玉瓦永安楼。
三千粉黛承颜侧,四海膏脂经此流。
正大光环威陛下,些微顶戴醉侯头。
登阶滑面无边角,料是当年膝盖留。
云表华纹、金桥玉瓦,描绘故宫外表的金碧辉煌。执帝州与永安楼则描述宫城的特殊地位与统治者长治久安欲望。但“数前朝、江山几姓,兴亡千载何速”(俞陛云《故宫》词),当楼在帝亡之后,这“永安”就是极大的讽刺。当年刘备伐吴,驻军白帝城即建“永安宫”,不料次年即死于此地,让老杜留下“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的诗句。作者此处的“永安”也寓有讥讽的意味。
三千粉黛、四海膏脂,喻指帝宫内的淫乱奢华。四海的财富都搜括于此、天下的美色都储陈于此。帝王的贪欲、统治者的奢侈欲望,总是无边无际,而这淫乱奢华的生活,便以百姓的劳苦、耻辱、灾难为垫脚石。帝王的本性,君王政治的腐朽,溢于言外。
这前面的四句,已由外及里、于形探本地将故宫的光鲜与浑浊生动描写出来。后面便重点刻画专制体制下官员扭曲的人性和尊严的丢失。帝王在天地之间就是公正的化身、威严的本体,“弘正极大”、光芒万丈。在其位尊四海、威震八方的光环里,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必须一无例外地匍匐在皇帝的脚下。为了从统治者那里领取一份俸禄,所有的官员都必须维护由无数谎言组成的腐朽体制。一顶小小的官帽,就可以轻易地剥夺一位有识之士的尊严。那些高官大吏,为了向上攀爬,无不以牺牲个人和民众的利益为代价。折腰与下跪,是领取乌纱帽的必经之路。封建体制的精髓,君王政治的本质,在作者的笔下索之可得。
尾联是全诗的精彩所在。在成千上万游人争先围看却熟视无睹的地方,诗人捕捉到一个触及本质的联想:金銮殿前的登阶石,光滑得没有棱角,这不正是官员们的膝盖磨出来的么!而那些官员在皇帝面前,又何曾不是像石阶一样的圆滑。“登阶滑面无边角,料是当年膝盖留”,这是极为形象而韵味无穷的妙喻。有此一联,全诗可读矣。
诗难得有篇而又有好句。袁枚说过,“诗有有篇无句者,通首清老,一气浑成,恰无佳句令人传诵。有有句无篇者,一首之中,非无可传之句,而通体不称,难入作家之选。二者一欠天分,一欠工夫。必也有篇有句,方称名手。”吴成立先生(网名渡航)此作便属于天分与工夫相得益彰的可读之作。讥讽、抨击皆见力度,而诗人“一气浑成”纵笔写来却又显得那么平心静气,没有任何愤青出格之痕迹,这才是有韵味之诗。
推荐可读理由:观察之细微,叙述之宏大,思虑之艰深,构思之精到,篇章浑厚而略见沉郁,笔力遒劲而藏锋生趣,成篇得体而有警句发力,正是可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