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名牌大学,或许是你的不幸
01
考上名校弹冠相庆
按中国习俗,一人考上名校,亲友和老师都弹冠相庆。家人亲友都有面子,学校又多了个可以炫耀的活广告,老师的名声和身价也会大增。
更有人把名校视为成功标志,很多人一生的高光时刻,就是考上某名校,甚至成为一生自豪的事。
但是,名校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些人或许适合名校,另一些人读名校,或许是他一生的不幸。
02
大学排名有时候是一个笑话
什么样的大学是名牌大学?
大多数人只看大学排名。凡是排名靠前的就是名校。
但是大学排名是个很扯淡的东西。由于排名的算法原因,排名靠前的都是规模大、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那些学科单一的大学,排名会远远落后。
比如说,北京电影学院,中国计量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都是业内顶尖,但是在排行榜上都是几百名。
某些叫xx医科大学的,排名也远远落后。如果上海医科大学没有被复旦吞并,它的排名毫无疑问会远远落后于复旦、上交、浙大之类的学校。
在今天的排名热潮中,高分学生大多数选放弃北大、清华,而不会去上海医大、华西医大。
1987年,一位成绩极好的学生被几个名校的招生办老师抢夺。浙大、上交都提供保送资格,并且所有专业任由他选择。但是,这位同学果断拒绝了,引起同学好奇,有人猜想他可能只想考上北大清华——因为他有这个实力。
但是,真正原因是他只想学医,所有的志愿都是医学院。当年上交、浙大都没有医学院,北大清华也没有。要学医,就得放弃北大清华。他高考分数很高,比上北大的同学高了30多分,最终去了上海医大。
这位同学后来成为华山医院感染科的一位网红医生。
如果当年他不是坚持自己的理想,而是根据大众心目中的「顶尖名校」去择校,或许北大清华多了一个优秀校友,而华山医院少了一个医生。
选专业还是选名校,始终是个问题。美国教育界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哈佛、耶鲁、斯坦福的毕业生,无论他们本科什么专业,毕业时有60%的学生把简历投到华尔街、投行、咨询业、硅谷著名科技公司。
不是因为他们热爱这些职业,而是因为这些职业挣钱快,是事业成功的象征,深受普通美国人羡慕。越是名校生越在乎别人眼光,这是名校通病。
他们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或许他们从来未曾真正喜欢过。名校不过是一块敲门砖,社会地位才是目标。一旦进入这种名校,大多数人都会受环境影响,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爱好,投入到阶级地位的竞争中。
哈佛、耶鲁、斯坦福这种名校,本来就是对阶级地位特别热衷的人的聚集地,他们的文化中就有这种传承。
如果你是一个励志做某个行业专家的人,却为了名校光环放弃自己的专业,或者在名校受这种地位攀比热潮裹挟,放弃自己原本喜欢的专业和工作,从事那些挣钱更多、更受人羡慕的行业,这也是悲剧。
名校光环会让你更难做自己。
03
考试并不能筛选出优秀生
考上名校,是否意味着知识水平高?是否意味着天赋好?是否意味着适合做学术研究?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
如果你是一个大学数学系、物理系或工程类专业的系主主任,想招一些数学或物理特别好的学生,考卷你自己出,会怎么选?
一般人的做法会把数学和物理的考卷出得很深,大多数人只能考10分,水平极很高的人才能考到50分以上,你只录取数学物理考60分以上的人。
这种考卷,在中国高考历史上出现过二次。第一次是1984年的数学卷,全国考生平均分26分。第二次是1987年的物理卷,全国考生平均分19.5分。
1984年和1987年,高考尚未扩招,全国招生数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那时候考上大专的,现在都可以进985大学。即便那时候,这种卷子对普通考生依然太难。在高考扩招的今天,考试更要让成绩差的学生也能拉开距离,而不是像1987年的物理卷一样让一半考生接近零分。
结果会怎样?这对于学霸而言,就显得太轻松。
这样的考卷,考的不是谁水平更高,而是谁失误更少。不是考谁有某一科目的特长,而是考谁没有偏科。
结果是偏科而略有粗心的天才落榜,而不偏科的平庸考生进入名校。
在高校扩招到极大规模的今天中国,这种问题尤其严重。
人若不是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到极致,却去弥补自己不足的地方,决定命运的不是自己的天赋,却是「尽量避免犯错误」,最终筛选出来的名校生,会是怎样一群人呢?
04
高中都是职业培训:考试技能训练营
高考比拼的不是知识的广度,也不是知识的深度,更不比拼创造性和特立独行的思考力。
高考比拼的是大纲规定范围内的做题的熟练精准度,比拼的是谁扣分少。
这种比拼的结果,是每个人都要把大量的时间去训练做题,老师去研究考题,学生在题海中拼搏。
一位衡水中学的女生,展示她做过的考卷,总厚度是2.08米。
严格地说,几乎所有的中国考生都是复读生——因为高中的最后一年,都在复读他们以前的知识。
这种训练,不是学知识的正确方式,而是职业培训的方法。拳击手要把每一拳练到炉火纯青,流水线工人要把拧螺丝的动作练到飞快精准,考生也一样,他们都是在进行应考技能培训。
这种应试技能训练会带来什么后果?
我给您讲一个新东方学校的重要科研成果——俞敏洪的GRE 词汇手册,这是新东方学员考试高分的法宝,被称为「红宝书」。
新东方学校一群老师研究发现,英语词汇在GRE和托福考试中出现的含义总是一定的,所以在新东方的《红宝书》上,一个单词只收录一二个含义,而不是把词典上的十几个含义都收进去。
考试的时候,只知道一个含义或二个含义的人,做题目速度会比知道十几个含义的高手更快。因为不需要思考、辨析、选择。
高考也一样。懂更多的人未必考得好。
理工科尚且如此,在一些涉及人文方面的考试,有自己独立高水平思考的学生更是会遭遇尴尬。
这也是一种逆向淘汰。
如果考生把训练考试的那些时间用于增加知识的广度、深度、训练自己的创造力,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大增长。
如果他了解这一点,当他拿到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或许会感到一丝悲凉——为了考试已经浪费了很多的青春年华,也把自己的思维模式装进标准化的套子里。
05
考上第一的大学,可能是一个错误
继续谈选专业还是选名校的问题。
如果你学临床医学,按照业内医生们的建议去选,大体上没问题。因为医学院是非常强调实际操作的职业培训,医学院的名声是靠它的毕业生的医术水平打出来的。
早年的医科大学,曾经牛气冲天。
2000年,我在饭桌上遇到几个上海医科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他们一个个非常气愤,愤怒的原因,是出身名门的上海医大竟然要和复旦这个「野鸡大学」合并。
「野鸡大学」,就是他们对复旦大学的尊称。
同样的道理,许多被吞并的老牌医学院拒绝改名。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叫华西医学院、同济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湘雅医学院、齐鲁医学院。这都是有底气的。
如果你不是学医,而是学其他专业,可能很难择校。比如说,你问一群机械工程师:最优秀的机械工程师都是哪些大学毕业的?立志当优秀的机械工程师应该考哪个大学?
首先,机械工程师的天赋和高考天赋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基本上没法靠高考筛选出来。高考不考空间想象力,也不让学生当场DIY一个东西显示他的动手能力,更不会考学生的工程技术综合和解决问题的独创能力。爱迪生、特斯拉和瓦特这种天才,都不是可以靠高考选出来的。
其次,你会发现xx大学的学生对机械工程师这种低薪又没有社会地位、不被人羡慕的行业兴趣不大。
你会发现老师们的兴趣在于发论文,大多数都是不到30岁就拿名校博士学位,却没有工厂一线工作经验,根本不能给你足够的指导。
你考上了中国排名第一的机械系,毕业后却发现自己真的很平庸,在行业毫无竞争优势,甚至很多二本和高职毕业的都比你有用。最后,你可能改行了,改到名校学历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的行业。
去年有一位某省高考状元决定到xx名校读书,她接受采访时说要读电子系,因为中国的芯片技术落后,她要为改变芯片落后做贡献。
对这位女生的爱国激情我表示欣赏。但是我也有淡淡的预感,觉得她只是因为芯片是红火热门才想做这个。等到几年后,芯片热或许如光伏、5G、新能源车、共享单车、p2p那样一地鸡毛,她就再也没兴趣了。
做芯片的瓶颈,完全不是电子系或微电子专业的人可以解决的。真正的瓶颈在机械制造、材料、国际合作关系。
她对专业和理想根本没想明白。也没有显示她的动手能力和电子方面的天赋和兴趣。
靠这样一群高考状元能改变中国的芯片落后状态?似乎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