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清雍正瓷器上的8种云纹详解
1 引言
雍正皇帝十分喜爱瓷器,一些瓷器的器型、图案、品种等,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新样后方可奉命烧造。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规律不熟悉,无法驾驭气候,因此产生了乞求上天,对云进行崇拜,希望因此而实现愿望。“一切艺术形式的本质,都在于它们能传达某种意义,任何形式都可以传达出远超越出形式自身的意义。”雍正时期陶瓷上的云纹多与瑞兽组合,其中又以龙居多,古代帝王借助图腾的威力,利用人们对龙图腾的虔诚祟拜心理,巧妙地把龙图腾窃为己有,把自己升格为真龙天子,与传说中威力无穷的龙无异。于是龙又成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云气神气美妙,发人遐想,其自然形态的变幻具有超凡的魅力,云天相隔,令人寄思无限。所以在古人看来云石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圣天的造物。
雍正时期瓷器上的云纹基本形态比康熙时期瓷器上云纹基本形态更为丰富。本文根据云纹的基本形态通过分析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形式:1、图案式的“一”字云纹;2、形式丰富的“山字”云纹;3、形式变化的“壬”字云纹;4、多种形式的“王”字云纹;5、外形清晰的“工”字云纹;6、少量的自然云纹形式;7、一团和气的团云纹;8、衬托主纹饰的“叠云纹”等。
2 图案式的“一”字云纹
雍正时期的陶瓷上的“一”字云纹是作为辅助纹饰点缀,“一”字云纹呈图案式,它以简化了的“云头”和云纹
结构组合,呈现出简洁的特征。如雍正青花戏珠龙纹尊云纹局部 (图 1),雍正青花云凤纹罐云纹局部(图 2),从图片上看,由两个云纹组成,其中一个省去“云尾”,云纹形式饱满。两个“云头”形式相同,只是在装饰的绘画技法上不同,比较特殊的是第二个云纹的绘画技法,均为顺时针方向的单描。
3 形式丰富的“山字”云纹
雍正时期的“山”字云纹形式丰富。如雍正青花云凤纹盘云纹局部(如图 3)、雍正斗彩夔龙纹杯云纹局部(如图 4),均由三个
形构成,雍正青花巩红火珠龙纹盘局部(图 5)只有一个变化的
形;三个云尾形式都不相同,雍正青花云凤纹盘云纹局部(图 3)的云纹为适合构图的需要,云尾通过尾线的延伸拉长了云纹的整体形态,使整个倒“山字”云纹显得修长;雍正斗彩夔龙纹杯云纹局部(图 4)的云头饱满圆润加上云尾又短,故使整个云纹形态显得浑厚;雍正青花巩红火珠龙纹盘云纹局部(图 5)是通过变形,删繁就简,在保留了云纹的“山”字外形基础上,将云纹形式加以简化、概括,使形象简明扼要,特征突出,呈现出概括的造型,故在整体形式上看上去有别于前面两种云纹的形态。
4 不同形式的“壬”字云纹
雍正青花海水龙凤纹捧盒云纹局部(如图 6),是典型的“壬”字云纹,雍正青花云凤纹罐云纹局部(如图 7),是不同形式的“壬”字云纹。“壬”字云纹构成的形式除中间的云头形式略有不同,上、下、左、右均有四个
(云头加云尾)的云纹形式构成;图 6 的“壬”字形云纹为常见的云纹形态,中间以对称的云纹形式,以青花勾边留白画法;图 7 以单线勾“壬”字形云纹,顺时针青花单线描形,这种形式的描绘技法与雍正时期的“一”字云纹的绘画手法相同,均为前朝所无。雍正青花双凤纹盘云纹局部(图 8)云纹是在“壬”字云纹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在云纹形象中的四方增加具有特征和代表性的云勾,使之适合构图的装饰特点,使“壬”字云纹形象更鲜明,富有艺术感染力。
5 多种形式的“王”字云纹
雍正斗彩火珠龙纹盘云纹局部(如图 9)、雍正青花云鹤碗云纹局部(如图 10)、雍正青花釉里红图盘云纹局部(如图 11),图中的云纹形式为“王”字云纹,图 9 云纹为斗彩装饰,云纹元素的
组成云尾,为适应边饰的构图需要,中间云纹的云尾分别在两端斗拉长;图 10 云纹为青花勾边留白画法,与传统的“壬”字云纹技法相同;上下两根云尾向左右两边飘起,中间由两个云纹和一个云头组成,中间由对称式的
组成云头,整个云纹形式饱满;图 11 的云纹元素以
为基本骨骼组成,三根云纹均一样长,两端除第三根云纹右侧略带飘逸云尾外,其它的两端均为饱满的云朵形,云纹形以青花深勾线,中间为平涂;图 9 的斗彩瓷器中云纹是雍正时期极佳的作品,在描绘技巧上,雍正斗彩则更为工整、细腻,施彩薄而浅淡,填彩精确,很少溢出青花勾出的轮廓线,反映出了雍正时期斗彩制作工艺的精湛水平。
6 外形清晰的“工”字云纹
雍正青花鱼龙纹盘的云纹样式云纹局部(如图12),云纹形式以“工”字概括云纹的外形,以基本形为
结构,上面以左右对称式,云尾适中向两边飘起。云纹在不失去主特征的前提下,通过云纹基本结构形式的结合方法,巧妙的将云纹形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云纹形态
7 少量的自然云纹形式
自然云纹的形态万千,在雍正时期的自然云纹将原来已有的曲线形态,引入更为散漫的格式中作更自由随意的演绎。如曲水蜿蜒,若虫蛇游走、似烟云升腾的长长短短的s形流线汇成。
雍正青花仙人图盘的云纹局部(图 13)、雍正青花福禄寿盘云纹局部(图 14),将原有的曲线形态,引入更为散漫的格式中作更自由随意的演绎。如曲水蜿蜒、若虫蛇游走、似烟云升腾的长长短短的S形流线纵向并列排开。自然云纹的形式没有十分严格、规矩的格式,构形中随时随处可见即兴的创造、自然的挥洒和随意的处理,形构中随处可感到出奇的匠心、率性的灵质和畅神的生气。然而,奔放任意之中,纹样形象和装饰布局又不失图案化的秩序感。自然云纹带有更强的起伏、扭动感,单线勾自然云纹外形为主要特点。如图 13 中的自然云纹就稍显规矩,但是流线形的云纹形态还是很明显的,云纹用青花勾线外,云纹内青花平涂。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云纹局部(如图 15),图中的云纹均为云气纹,是一种呈面状展开,颇为铺张、繁复的云纹类型。
8 一团和气的团云纹
团云纹因形态多呈团团状,故得其名。典型团云样式:将若干“云头”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集的中心。根据“云头”、“云尾”的数量组合关系。如雍正粉彩魁星斗彩点斗图笔筒云纹局部(图 16),云头为六合云的形式,“云尾”在团云两边。团云纹通常由若干个朵云形连意合而构成。相应数量的“云尾”则围绕之作对称式展开,形成一个相对疏朗的辅翼。作为辅翼的“云尾”有时也是一个单勾卷的朵云纹。根据“云头”、“云尾”的数量组合关系,它有三合云、四合云、六合云等多种变化形式。团云纹也有一些非典型的样式,把若干“云头”加以聚合,“云尾”去掉。如雍正粉彩群仙祝寿图瓶云纹局部(图 17),颇具凝聚感和分量感的团云纹,作大面积的空间点缀。团云纹是由多个基本的云纹组合:方法是把云头集中在一起,然后将云尾呈放射状均匀的散开,看上去有一种俯视和旋转的效果。
9 衬托主纹饰的“叠云纹”
在团云纹的基础上,叠云纹以均匀的细密的波折曲线、层叠重复的弧旋勾卷和自由多变、连绵不断的组合形式,加以形态上的发展形成自身的特色。与团云纹相比,日益精致和复杂的云纹形式推出了铺陈、繁复的叠云纹。叠云纹的形态既保持着平面化结构,又表露出对“厚度”的追求,它体现在从内向外涟漪般层层推移扩张的同形反复。这种形式的处理,巧妙地赋予图案化的云纹以叠加般的“立体感”。如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赶珠云龙纹天球瓶的云纹(图 18),它在继承了前朝平面化结构的基础上,又表露出对“厚度”的追求,更加强调立体感,但在总体模式上却保持着朵云的意象,以便强调云形的流转飘逸。叠云纹在保持平面化结构的同时,珠云龙纹天球瓶云纹局部还增添了一份空间纵深或立体感,透露出对“体”的表现兴趣。通过底纹和主纹的层次表现空间感,通过组合、衬托的手法,加大云纹在画面上的面积,用图案的重复给人一种繁复增多的感觉,但其表现形式却是平面状态。作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一种云纹类型,叠云纹多用作衬托主纹饰。
10 结语
雍正一朝为时虽仅 13 年,但制瓷工艺却发展到历史上的新水平,故装饰技法向多种装饰形式手法发展,装饰纹样也呈现出丰富的形态。云纹广泛运用在雍正时期瓷器的装饰中,寓有吉祥,象征天界仙气,除了云纹本身所蕴含丰富的“祥”的意义外,对自然形态的云纹进行加工、提炼、概括、归纳,运用变化规律和装饰手法。这些丰富的装饰云纹形式,一方面见证了雍正朝对装饰纹样的独特贡献,另一方面丰富了中国装饰纹样的形态,成为雍正时期陶瓷装饰中常见的辅助装饰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