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国际性词典:内摄
Introjection 内摄 《国际精神分析辞典》p.869
译者:张弢 拉康派精神分析研习与实践者
内摄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基本过程,与吞并(incorporation)幻想有关。桑多·费伦茨强调了在创伤后综合征中通过内摄成人的内疚感来认同侵入者的观点。
这一概念在费伦茨发展之后成为基本概念。在神经症中,它需要在个体的兴趣范围内包含尽可能多的外部世界;神经症的自我是病态膨胀的。这种机制与投射相反,投射导致偏执狂向外投射已经变得过于痛苦的情绪;与神经症相反,偏执狂遭受自我的萎缩。与此同时,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多或少地会从外界撤回自己的兴趣。此外,从最早的母婴关系开始,内摄就构成了组织心智的主要过程,是爱的基础,因此也是移情的基础。
费伦茨在《内摄与移情》(1909)一书中提出了内摄的概念,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冲动及其命运》(1915c)、《哀悼与忧郁》(1916-1917[1915])等书中提到了内摄。卡尔·亚伯拉罕在《从精神障碍的角度看力比多发展的简短研究》(1924)中的一章“忧郁症的内摄过程:力比多口欲期的两个阶段”中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致力于他对躁郁症的研究。在《冲动及其命运》中,关于冲动机制和爱,弗洛伊德写道:“爱不仅承认一种,而且承认三种对立。除了'爱-恨’之外,还有'爱-被爱’这一对立面;另外,爱恨合在一起是漠不关心或无差异的对立面。这三个对比中的第二个,'爱-被爱’,正好对应于从主动到被动的转变,并且能够以与窥视冲动相同的方式追溯到一个潜在的情况。这种情况就是爱自己,我们认为这是自恋的特征……(p.133)……自我-主体在外部刺激方面是被动的,但透过自己的冲动则是主动的”(p.134)。描述由冲动转向主体,于是,同样的目的但对象不同,这一点得到了虐待狂和窥阴癖-暴露癖例子的支持。
可能是自恋的严重病理学作为这些早期内摄的结果被组织起来,产生不同的无意识认同。其中有三种:原初认同,联系于同类相食的吞并(卡尔·亚伯拉罕),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包括吸收母性客体的一部分;投射性认同,其目的是通过在自体之外投射那些已经被摄取的好的部分来控制他人,导致自我的枯竭和精神病性的后果——这是分裂-偏执位的推论(梅兰妮·克莱因);最后,认同侵入者,与费伦茨在《成人和儿童之间的语言混乱:温柔和激情的语言》(1932/1949)中描述的创伤的起源有关,他在书中强调了儿童在遭受虐待或早期性虐待(无论乱伦与否)时对“成人内疚感的内摄”(p.228)。他以这种方式解释了人格分裂,当这种类型的早期虐待发生时,冲动又回到了自我(强迫性手淫和不同的抑郁综合征)。在成人的这种虐待之后,儿童的冲动也会发生相反的逆转,这会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失去信心,记忆支离破碎,反复做梦,整个病理过程远远超出了神经症的界限(通常被称为“内摄障碍”)。它涉及情绪障碍和精神病问题,早期饮食失调,药物滥用,精神病或代际重复的反常行为。
从元心理学的角度考虑到适应的概念,费伦茨在他生命的最后发明了一个新词,结合了内摄与父母的压抑和某种分析倾向的暴力效果。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儿童分析,教育,是成年人对超我的'渐渗现象’(intropression)”(1985[1932])。在法国,玛利亚·托罗和尼古拉斯·亚伯拉罕延续了这一研究思路,例如在《内摄罪》(Le crime de l'introjection;1963)中,亚伯拉罕唤起了自我的需要,面对死亡、邪恶或外部对象的反复无常,把“相应意象的再内摄”放在适当的位置。躁郁症不是由外部对象的丧失引发的,而是由不可或缺的内部对象的丧失的威胁引发的。在每一个案例中,所涉及的都是否认“罪行”(crime),归根结底,就是“把对象内摄了”。
PIERRE SABOURIN
皮埃尔·萨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