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凯的“诗言志”——读《心声集》

编者推荐:中共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先生,竟然还是一位诗人,出版了二本广受称赞的诗集——《行中吟》、《心声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这位亦官亦诗人的志向情操,特转载何建明先生的《马凯的“诗言志”——读<心声集>》一文。

马凯的“诗言志”——读《心声集》

古人曰:诗者,言志乎。诗言志是中国诗人和中国诗章成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与茂盛不衰的源泉。由于种种原因,现今在人们的心目中,政治家的内心世界总是非常神秘,他们让人感觉“深藏不露”,难见喜怒哀乐的真实表情。其实不然,政治家和领袖们也是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他们经历的事要比普通人更加起伏跌宕,故而其感情世界也比一般人复杂、多重而更加出彩。

马凯便是。

“大地抖,腥风虐;川改道,山崩裂。

泥流石瀑从天泻,广厦顿失烟灰灭。

千镇万村呼无应,断桥残路飞难越。

痍满目家何处?惟听废墟声声咽。

父老乡亲你在哪?十三亿人心滴血。”

这是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马凯在去年“5·12”汶川大地震时随温家宝总理在地震一线指挥抗震救灾时所作的组诗《抗震十首》中的第一组诗作,一句“父老乡亲你在哪,十三亿人心滴血”,将一位心系百姓的国家领导人爱民如子的形象呈献在我们面前。“请挺住,别远走;祖国在,坚相守。”“笛声回荡向谁鸣,生命至尊民为贵”。“多难兴邦缘何在,临危万众共一心”……这样的诗句折射的是一位在抗震现场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那种临危不惧、与民同生共死的气壮山河之形象。“面对死,怎做人;灾难后,悟可深?失去方觉生宝贵,幸存当会懂知恩。虚名浮利原无谓,博爱亲情乃至珍。应信平凡出伟大,从来烈火铸真金。来时去也何牵累,奉献无私自在身。”这是诗人作为一名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在经历大震劫难和参与指挥抗震救灾之后的一首“人生感悟”诗篇,读后好不感叹:原来政治家和百姓的心贴得如此亲近!

人是要真实的,不管是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英雄,还是穿针引线的一介妇道人家,都有其真实的一面。“诗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真正的人。”这话是马凯说的,一个政治家和国家领导又兼为诗人的人理当成为“真正的人”。而做一个“真正的人”无论对谁都不太容易,尤其是对一个政治家而言。真正的人需要有感情,需要有原则,需要有行动,需要有属于自己性格的喜怒哀乐的真实表情,这些都是考验一位政治家胸襟与品质的外在与内在的基本要素,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读者非常期待政治家能够成为这样的“真正的人”。

马凯同志在介绍自己的《抗震十首》创作过程时有这样一段话:“四川汶川历史罕见的特大地震发生后,我随温家宝总理在震后几小时就飞抵现场,以后又五次赴灾区。在那些惊天动地、刻骨铭心的日日夜夜里,我为灾区人民受的不可言状的创伤而流泪,为我们伟大人民不屈不挠、大仁大爱的民族精神而震撼,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自豪。我真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那时,白天,奔波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晚上,在火车上参加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会议。会后,组织工作人员起草会议纪要和向中央报告的文件等;后半夜,从工作人员起草文件到由我初审这之间空闲的几小时,便成为我构思、草拟诗稿的时间。最后几经修改,草就了《组诗·抗震十首》,我愿用诗去见证这场伟大的斗争,讴歌我们伟大的人民。”

读这样一段话时,我的泪水顿时噙在眼眶中……这就是诗人!这就是让人民受到感动的中国政治家身份的诗人!我知道马凯的诗篇很多都是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产生的。

“气候乱,南国寒;冰封地,雪漫天。

皑皑一片都不见。惟有冰凌挂满山。

电塔八千接踵落,车流百里滞行艰,

禾苗亿亩多僵死,灯火万家已黯然。

父老乡亲心切切,中南海里夜难眠……”这是诗人《抗雪十首》组诗中的篇章。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经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作为一个大国的国务院“大管家”的马凯,当时他按照中央的要求,负责联合30多个部门组成了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救灾应急指挥中心,日夜吃住在办公室。我们可以想像他的工作压力和繁忙程度,而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他一边在指挥千军万马应急关联到数亿人生命的抢险救灾大战,一边在别人起草文件、等待和部署一场场新的战斗的片刻间隙时,他作为诗人因心切受灾人民的安危和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祖国的伟大而感动得不能入眠、浮想联翩、奋笔抒怀的情景,令人不能不动颜。

诗言志,人民政治家的诗语来自对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赤诚。马凯的诗作中洋溢和激荡着这样的高亢与磅礴气概。《心声集》一书中,收录的马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而作的《满江红·漫漫复兴路三首》,便是他这样的精彩言志。

马凯作为集经济学家和领导干部于一身的诗人,他的诗作中的那种大气、那种高仰、那种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时空感是显而易见的,关于他的诗品赋质也被行内人士所赞誉。政治家自有政治家的抒情方式和情感高度。这一点,在马凯的作品中有十分明显的彰显。30多年前,在毛泽东逝世一周年时,马凯就深情地填写过一首《沁园春》,堪称佳作。2003年,正值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时,马凯难抑内心对革命伟人的缅怀之情,又填写了三首《蝶恋花》:“九曲大江奔未了。日斑何损光辉照。”“功过是非争未了,人民自是情难老。”作品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人对革命领袖的那种成熟冷静、公正执著的追随意志。

2001年,作者在彼得堡参观著名的冬宫,写了七言长律《冬宫感怀》,在赞赏这座伟大建筑的辉煌和讴歌十月革命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盖世功勋后,笔锋一转,进入了一位中国政治家的深思:“昔时风范今安在?一夜分崩荡不存。元气自伤风瑟瑟,雄姿再展路沉沉。凭栏犹记兴衰史,国固中坚道至尊。”此作体现了作者驾驭格律诗的功力,令同行们数度赞誉,也让国人读到了自己的国家领导人对民族前途的崇高使命感。

我知道,现实生活中的马凯同志,无论作为领导,还是学者,尤其是作为诗人,他一向谦和,常把自己称为“只不过是中华诗词的一个业余爱好者,或者说是一个诗词'票友’”,是“一只脚在门外,一只脚正在向门里迈,还没有落地”。其实,马凯在诗词创作的实践和理论上都有非常精到和独立的艺术主张,并且被业内人士和专家们肯定。比如对于古体诗的继承与创新问题,他有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既然要作格律诗,就要符合基本格律,不讲格律,就不是格律诗,但在这个前提下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在'音韵’上,有主张严守'平水韵’的,也有主张用'新声韵’的。我赞成中华诗词学会主张的'知古倡今’。'平水韵’至今已七八百年了,七八百年来语音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普通话已成主流。如果一味固守'平水韵’,有些诗词用'平水韵’读朗朗上口,但用普通话读会很拗口,中华诗词就会失去众多读者。随着语音变化倡导'新声韵’有其必然性,但又必须'知古’。如果不懂得'平水韵’,就不能很好地欣赏中华古典诗词之美。”在“平仄格式”问题上,诗人主张“求正容变”,并指出:“所谓'求正’,就是要尽可能严格地按照包括平仄、对仗等格律规则创作诗词。”他强调“因为这些是前人经过千锤百炼,充分发挥了汉字的特有功能而提炼出的,是一个'黄金’格律,不能把美好的东西丢掉。但也应'容变’,即在基本守律的前提下允许有'变格’。”总之,诗人认为,“在音韵上要'知古倡今’,在格式上要'求正容变’”,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中华诗词必须也能够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当世人的情感和生活”。

诗人的这些主张,对中华诗词的创作与发展有着十分宝贵的启示意义。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对马凯《心声集》中那些关于他与友人和家人之间以及他个人的内心独白时所流露的感情,异常欣赏和偏爱,因为这使我们有机会直接地体味到一位国家领导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诗化了的感情可以体察出一个“真正的人”的品质……

一首《听小女胎音》:“怀子初闻喜半疑,忽传耳麦响雷激。缘何心鼓催飞马,道是爷孙欲见急。”这样的诗情诗意,怎不叫人仿佛如同身临其境地看着一位充满柔情的父亲小心翼翼地贴在爱女的身上聆听孙儿的胎音?那番喜悦之情是何等的生动与出彩!

透露一个小秘密:在共和国的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的大办公室里,我看到的惟有的两个相框竟然放全在醒目的窗台边——那是诗人最喜爱的小外孙的照片。娃儿可爱极了,我相信这张照片是诗人劳顿时最解乏的精神“良剂”。由此我相信这样的人一定是“真正的人”,一定是出诗的人,一定是人民喜欢的领导人,因为他有感情!

《心声集》中有很多诗人的“心声”,那些心声十分可贵和真切——

比如关于《淡泊人生》:“显贵浮云去,虚名逐浪沉。淡泊心守静,抱璞我归真。”比如关于《气节赞》:“梅碾香犹在,丹磨赤自存。石焚洁似雪,玉碎质还真。”云云,这是诗人做人、行事的心声与道学。而这,难道不是我们所有正直的众生做人、行事的“格律”吗?

(0)

相关推荐

  • 【格律诗词周刊】第291期

    主编 北极方舟  编委 董  峰      张绍文   赵仁波 绛珠草      笔墨初心  本期制作:绛珠草 温州江心屿纪游 邓世广 徐步前贤踵后行,赋闲已觉此身轻. 杯中云影三洲远,笔下烟津一棹横 ...

  • 读花间集

    我心中一直惦记着一个词,狎妓.中国不管怎样,法律是禁止了.欧洲虽然没有禁止,但是妓院我也没有去过,估计满足感官的需求.谈好价钱,然后就开始进入设计好的流程.我同样不知道的是,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出文豪 ...

  •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全书听读105集,最动人的33句话

    <红楼梦>整本书听读105集全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是高中新教材必修下册整本书阅读单元内容.全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 ...

  • 【宋】林景熙《读文山集》(文天祥文集)

    [宋]林景熙<读文山集>(文天祥文集) 黑风夜撼天柱折,万里飞尘九溟竭. 谁欲扶之两腕绝,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 ...

  • 辛丑重读《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读书心得04

    程子曰:"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人只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也." 程子曰:"<论>. ...

  • 俳人白蓝文集选(20):撷英春满枝——《撷星集》读后记

    撷英春满枝 --<撷星集:天汉诗词选读赏析>读后记 撷英春满枝 星宗月律天汉诗 集慧犹宝持 春风拂面,纸墨书香.甫收到上海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撷星集:天汉诗词选读赏析>(以下简 ...

  • #老寿读图#第78集上生新所

     老寿读图,不看视频等于没读. 为啥叫"上生新所",因为原来这里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显然人们感兴趣的不是原来生物制品研究所那些事,而是对隐藏在内的老建筑感兴趣. 上海的摄影人应 ...

  • 辛丑重读《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读书心得

    03·程子曰:"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若能于语孟中深求玩味,将来涵养成甚生气质!" 读书心得:学习就是身临其 ...

  • 05.辛丑重读《论语集注·读论语孟子法》读书心得

    程子曰:"<论><孟>只剩读者,便自意足.学者须是玩味.若以语言解着,意便不足."或问:"且将<论><孟>紧要处看,如何? ...

  • 郭进拴|读《汪曾祺集》

    郭进拴原创文学评论:读<汪曾祺集> 郭进拴  [郭进拴原创]读<汪曾祺集> 前几天,我收到了由汪曾祺和汪朝亲笔签名的限量珍藏版十卷<汪曾祺集>. 为纪念汪曾祺先生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