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皮饮疑难病下肢水肿

五皮饮初载于《华氏中藏经》,”治男子妇人脾胃停滞,头面四肢悉肿,心腹胀满,上气促急,胸膈烦闷,痰涎上壅,饮食不下,行步气奔,状如水病”。方药为生姜皮、桑白皮、陈

橘皮、大腹皮、茯苓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之五皮饮,主治与前者相近,组成为前方 中桑白皮、陈橘皮易以五加皮、地骨皮。《麻科活人全书》治疗”麻初出,四肢浮肿……乃是湿热流于四肢也,以五皮饮加葶苈治疗之”,此处五皮饮为《中藏经》五皮饮中桑白皮易以五加皮。每遇因其他主诉而来求诊,兼见双下肢水肿的患者,在辨证基础上加用五皮饮,常收殊效。不仅使双下肢水肿减轻乃至消失,而且对原发病的治疗亦起着重要作用,又从临床观察中发现,五皮饮对心原性、内分泌性水肿疗效较好,但对肝硬化引起的肢体水肿则疗效不佳,当另觅有效方药,今举案例如下。

1、硬皮病下肢水肿

李某某,女,41岁。1991年7月18日初诊。1年半前先出现全身皮肤光亮水肿,继之增厚如皮革,不能提起,颜色青黯,张口困难,双下肢轻中度凹陷性水肿,行左前臂皮肤

活检结合临床表现诊断为硬皮病。舌黯淡红,苔薄滑,脉沉。辨证为脾肾阳虚,寒凝血瘀,水湿内停。治予温阳利水,活血化瘀,方药为:制附片(先煎)、桂枝、川乌(先煎)、草

乌(先煎)各7g,生白术、五加皮各9g,茯苓、茯苓皮、桑白皮、地骨皮、郁金各12g,陈皮 6g,菟丝子25g,丹参30g,生甘草3g,3剂。21日复诊,全身皮肤症状如前,但双下肢感轻松,凹陷性水肿亦明显减轻,仍步原法,但减少利水之剂,而增强温阳化瘀之力。处方:制附片(先煎)、桂枝各7g,川乌(先煎)、草乌(先煎)、生甘草各3g,生白术、五加皮各9g,茯苓、茯苓皮、郁金、泽兰、仙茅、仙灵脾各12g,陈皮6g,菟丝子25g,丹参30g,益母草24g,3剂。以后续服温阳补 肾、活血化瘀为主方药近1月,皮肤松软易提起,色泽与常人无甚区别。

(按):硬皮病是一种全身性结缔组织病,中医医家多数主张用温阳活血化瘀治疗,有一定疗效。本例有双下肢水肿,加用五皮饮后,疗效满意。2000年8月又遇一病程28年的硬皮病患者,双下肢水肿,从1974年以来曾服用温阳化瘀方剂达2年余,效不显着。余于温阳化瘀方药中加用五皮饮,水肿消除,全身皮肤亦很快改善,现仍在随访中。

2、充血性心肌病致下肢水肿

田某某,女,43岁。1994年3月24日诊。15年前因肝吸虫病用酒石酸锑钾驱虫治疗,病虽治愈,但因锑剂毒副作用而引起充血性心肌病。曾到各大医院诊治,症状有所控制,但每年4月至5月下旬,即感胸闷心悸较剧,需住院治疗,查心电图示:室性早搏,3~4次/分钟。服中西药多年,仍未控制,晨起眼睑、双下肢浮肿较甚,午后减轻,眠食均可,大小便正常,舌黯淡红,苔薄滑,脉弦。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气凌心。治予温阳利水,健脾宁心,方药:桑白皮、地骨皮、茯苓皮、茯苓、茯神、郁金、仙茅、仙灵脾各12g,桂枝、制附片(先煎)、生鸡内金各7g,五加皮、生白术各9g,陈皮6g,砂仁(后下)5g,生甘草3g,丹参30g,3剂。27日复诊:眼睑、双下肢浮肿明显减轻,胸闷,心悸改善,心脏偶发早博。前方去郁金、生甘草易炙甘草,再加淮小麦、大枣、赤白芍。以此加减服8剂,眼睑、双下肢无浮肿,胸闷、心悸已不明显,心脏早博未见。继以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之剂善后。

(按):临床上遇心脏疾患所致双下肢水肿,除严重心脏实质性病变之外,通常均予苓桂术甘场合五皮饮加附片治疗,疗效明显迅

速,一般服药2周后可停药,疗效可靠。

3、单纯红细胞性再障见下肢水肿

林某某,女,46岁。2000年11月10日诊。10个月前因子宫肌瘤而服蒙药乌力吉,1周后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经血检及骨穿细胞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单纯红细胞性再障,多次住院。6月中旬血检:血红蛋白44g/L,予输血4天后住入本院。症见:头晕乏力,时有心悸,胃纳欠佳,大便溏,寐欠安,面色萎黄,睑结膜苍白,口唇色淡,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舌质黯淡,苔薄滑腻,脉弦数。辨证为脾肾阳虚,治以健脾益气补血生血之剂,同时服西药维甲酸、安雄,并作其他相应治疗,但疗效欠佳,每10天左右须输血1次。至11月10日在原方药基础上加入茯苓皮、桑白皮、地骨皮各12g,大腹皮,五加皮各9g,双下肢水肿逐渐减轻,此后在健脾补肾方药中加用茯苓皮、五加皮,病情亦随之稳定,双下肢未再水肿,于2001年1月19日出院。

(按):单纯红细胞性再障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以红系增生明显降低而粒系、巨系增生基本正常为特点,临床治疗较一般再障困难。本例见双下肢水肿,加用五皮饮后,不仅肿退,而且整个病情稳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