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门及民间医药验方
痤疮患者的食禁与食疗方
痤疮是青年人常见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疾患,祖国医学称之为“肺风粉刺”或“面疮”,俗称“壮疙瘩”。几乎90%以上青年男女有不同程度的受累,其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胸、背上部及肩部。以黑头粉刺、丘疹、脓疮为主,也有结节、囊肿、瘢痕等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出现。
痤疮患者,在发病期间应当注意饮食的选择。例如少食动物脂肪,像肥肉、猪油等;腥发之物更应避免,例如鱼、虾、羊肉和贝类;其它辛辣食品亦在禁忌之列,例如辣椒、生姜、酒等。糖类食品也要适当控制,尤其要少食巧克力类含热量较高的食糖。
食物可以致病,亦能治病,选择得当,相得益彰。以下分型简述其食疗食谱。可对症选用:
一、肺热型:肺胃蕴热,上蒸头面则发生粉刺,呈丘疹、水疱,面色潮红、瘙痒、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等症状。宜清肺胃之热。
枇杷叶、淡竹叶、生槐花各10克,白茅根30克,菊花、嫩桑叶各5克。将上药放入茶杯,用沸水冲泡15分钟,趁温频饮。也可凉后作饮料饮用。若加入若干鲜枇杷果与上药同煮,再加上适量白糖,酸甜适口,常饮,效果定佳。
二、血热型:血分有热,循经而上,面部丘疹呈鲜红色,伴发脓疮,瘙痒较明显,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女青年月经往往提前。宜清热凉血。
金银花、生槐花、鸡冠花、玫瑰花、月季花各10克,生石膏30克。先将生石膏加水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汁,再将诸花入药液中,加红糖适量,先以武火煮沸,后以文火熬煮,待成膏状,入蜂蜜适量,熬至滚开停火,置冷,装瓶备用。每日服二三次,每次一匙,以沸水冲饮。
三、气郁型:本型除面部及胸背皮疹外,患者常易气郁不舒,胁肋胀痛,喜生闷气;女青年来月经前,面部皮损加重,月经后错,乳房胀痛。此症宜舒肝理气。
金橘500克,洗净去核;槟榔20克,碾碎研细面;鲜橘皮50克,切细丝;连翘、夏枯草各20克,先将后二味加水1500毫升煎煮30分钟,滤去药渣,用药液再煮金橘、橘皮丝和槟榔面,煮至金橘烂熟。若药液太少,可再加适量水。待水将耗干时,放入蜂蜜50克再煎煮20分钟,收汁即停火,贮于瓶罐之中,每日食3次,每次10~15克。
四、瘀血型:系指硬结型痤疮,皮疹呈硬结状,或呈囊肿聚合在一起,严重者形成瘢痕。女青年月经不调,小腹疼痛,痛经闭经,经色紫黑有块。此症宜采用活血化瘀之法。
黑大豆15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苏木15克,粳米250克,红糖适量。先将益母草、苏木、桃仁用水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将黑豆投入并适量加水,煮至八成熟,下粳米煮粥,粥烂加糖即可,早晚各服一小碗。男青年也可服用黑豆酒。即黑豆200克,炒至烟色,放入500毫升白酒中,待酒呈紫褐色即可饮用,每日两次,每次半盏(约2.5毫升)(此酒只适于本型和以下寒凝型,其它各型禁止饮用)。
五、寒凝型:系阴寒凝滞,发病于面及胸背,痤疮疹色晦暗,粉刺之间相互串通,形成许多瘘管脓肿,内含粘稠液体,经久不愈,并伴发体寒肢冷,喜暖卷卧,面色无华,大便稀溏等症。宜温阳散寒,益气托疮。
母鸡一只,生黄芪40克,炒穿山甲15克,皂角刺、干姜各10克,肉桂5克,盐、味精、黄酒等调料适量。将上述五味药填入洗干净后的鸡腹中,用线绳捆扎好,入锅中煮至将熟时放入调料。待烂熟后解开线绳,除去药渣,吃肉喝汤。常食之,可收温阳散寒,益气托疮之效。但只适于确有阳气不足,阴寒凝滞之体质者,其他各种类型之痤疮患者均不适用。
补脑食疗方
1、猪脑1个,小米2两,姜3片,葱白2根,黄酒一匙,同煮粥,粥成后将猪脑髓捣碎,加盐、味精、葱末适量,即可食之。
2、鸡脑5个,如上法制作。
3、鹌鹑蛋3个煮熟,去壳切两半,在蛋黄上揿上一颗枸杞子;小米粥1碗,加蜂蜜一匙半搅匀,将鹌鹑蛋放在粥上。
4、胖头鱼的鱼头1个,约1斤重。加酒一匙,小米2两,姜蒜3片,葱白一根,同煮粥,最后加盐、味精、葱叶末适量,也可放少许辣椒酱,胡椒粉。
5、带鱼1斤蒸熟去骨,碾碎,在铁锅中用文火烘炒成带鱼松,冷后加白糖一匙,味精适量,拌透,每次与小米粥同食,不拘量。
中风食疗方
中风是一种急重疾患,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半身不遂等为其主要症状。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将此病分为先兆、卒中、后遗症三个阶段。所谓先兆,即在突然昏倒之前常出现眩晕、头痛(部分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肢体偏侧麻木或沉重不适等症状,时间可达二三年,甚至更久;如在出现先兆症状后,未能及时治疗或调治不当,以致突然昏倒,或语言蹇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者,为卒中阶段。卒中又分闭症(属邪实)与脱证(属正虚)。若能救治及时,苏醒之后,多遗有半身不遂等症状,此即为后遗症阶段。无论先兆、卒中或后遗症阶段,皆应辨别清楚病因以及所涉及的脏器等,方不致误。
中风在先兆阶段,如有明显头目眩晕(高血压症),形体肥胖、肢体麻木等症状,应禁食肥甘油腻厚味食物,禁止饮酒,可多食蔬菜水果类;病人在卒中神昏、口噤时,禁止从口进食,并须急请医生抢救,待神志苏醒后,可渐进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菜粥、软面汤等;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宜清淡,以粥类(如莲子粥、山药粥等)及蔬菜汁、果汁为主;忌食葱、蒜、椒等辛辣之物。病人在后遗症阶段,可适当进食补养气血、滋补肝肾的食物,如蛋类、肝类、瘦肉、百合、海参及新鲜蔬菜、水果等。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候,列举辅助食疗方如下:
一、阴虚阳亢、火热偏盛:症见昏厥已过,声出口开,呼吸气粗,烦躁不宁,眩晕头痛,咽干耳鸣,舌边尖红,脉象弦数。除治以育阴潜阳,清肝泄火之外,还可辅食下列任一方。
1、蚌(或真珠母)120克,粳米50克。先用水2000毫升煮蚌取汁,再用汁煮米粥,作为早餐食之。食时亦可加少许盐。
2、海蜇头60克,生马蹄(即荸荠)60克。先将海蜇头漂洗去咸味,再与马蹄同煮,不拘时饮之。也可将蜇头、马蹄取出蘸酱油食之。
3、杏仁6克(去皮尖打碎),菊花6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也可煎煮几沸饮之。
二、温郁生痰、痰热生风:症见昏厥过后声出口开,喉有痰鸣,语言蹇涩,形体肥胖,舌苔厚腻,脉沉滑有力。除治以涤痰、清热熄风通络之外,可选下列一方辅食之。
1、淡竹沥水10~15毫升,粟米(即小米)50克,先煮小米粥,临熟,下竹沥水搅匀,晨起食之。
2、大白萝卜一个,白米50克,先煮萝卜,熟后绞汁去渣,用萝卜汁煮米成粥,晨起食之。
3、白米50克,芹菜适量,洗净切段。煮米粥,将熟,入芹菜熬至烂熟,晨起食之。
4、橙子一个,蜜糖50克。先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开与蜜加水同煮成汁,频频饮之。
三、肾气不足、络脉虚滞:症见舌短不语,足痿不行,或偏瘫,或半身不遂,舌淡红,脉细弱。除治以益肾通络外,可辅食以下任一方;
1、栗子10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先将栗子切成碎块,与米同煮,将熟,放入桂圆肉,食时加入白糖少许,可作为早餐食之,或不拘时食用。
2、枸杞子30克,羊肾1个切片,羊肉50克切片,葱一根,五味佐料适量,粳米50克。先煮枸杞、羊肾、羊肉,入佐料成汤,下米熬成粥,晨起食之。
3、黑豆30克,桃仁6克,红糖30~50克,先以水煮黑豆、桃仁,至豆熟后去渣取汁,冲红糖饮之。日饮一次。
四、素体虚衰、正气欲脱:症见目合口开,声嘶气促,舌短面清,自汗,手足逆冷,大小便自遗,舌质淡,脉沉细弱。除治以益气固脱,滋阴扶本之外,可辅食下列任一方。
1、鲜生山药100克,桂圆肉15克,荔枝肉3~5个,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先将生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肉、荔枝肉、五味子同煮成浆汁,加入白糖。晨起或晚间临睡前食之。
2、黄芪30克、粳米50克。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粥,晨起空腹食之。
3、核桃肉30~50克,栗子(炒熟)30~50克,白糖适量。先将炒熟的栗子去壳,再与核桃肉同捣如泥,加入白糖拌匀即成。不拘时食之。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食疗方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以下简称脉管炎),是一种多发于男性青壮年的末梢血管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脱疽”的范畴。脉管炎的患病原因较多,其中冬季寒冷是诱发本病和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脉管炎主要发生于下肢足部。当肢体、足部动脉及静脉有慢性炎症,并产生血栓闭塞,即能引起剧烈疼痛、局部缺血,而发生坏疽。严重者会致使肢体残毁,造成终生残疾。在采用各种治疗方法的同时,适当选择食物疗法,对病情的缓解和治愈还是颇有裨益的。食疗的应用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病症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加以辨证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这里介绍的四个类型八个药膳食谱,完全着眼于临床病症,故患者在应用时必须详细对照或在医生的指导下施用,否则不但效果不明显,还会造成不良后果。例如,热毒蕴结型患者,若服食了阳虚寒凝型的温阳散寒食疗药膳,就会加重病情,后果不堪设想。望选用时审慎为之!
一、阳虚寒凝型:是脉管炎的早期阶段,相当于西医所说的缺血期。其主要症状为下肢寒冷、沉重、麻木、酸痛,行走时疼痛加重,呈现间歇性跛行,患肢皮肤苍白,触之冰冷。全身症状是喜暖畏寒,面色暗淡无华等。中医认为此型系寒凝血滞,阻塞经络,阳气不能通达于足下所致。故食疗宜采用温阳散寒、活血通络为主要治疗法则,选方如下:
1、富贵狗肉:所谓“富贵”狗肉,乃附子肉桂之谐音。本食谱选用狗肉2000克、炮附子、油肉桂、干姜各10克,怀牛膝30克,郁金、桃仁各10克,葱、盐、酱油、黄酒适量。将狗肉切块,焯去血水;将附子、肉桂、干姜、牛膝、郁金、桃仁纳入布袋扎口。取合适的砂锅,锅底先垫几块瓷片(以防粘锅),放入狗肉及药袋,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武火烧沸,撇去浮沫,改文火慢炖约2小时左右,待肉质软烂,汤汁浓稠时,去除药袋,即可上桌餐食之。若冬季食用更佳。
2、罐焖仔鸡:选雄鸡仔一只,约750克左右,当归20克,桃仁、桂枝各10克,鸡血藤20克、生麻黄3克,生姜、葱白各10克,绍酒、甜面酱各25克,花椒3克,盐、糖、味精少许。将鸡宰杀洗净,放入净水浸泡2小时,捞出后切成3厘米条块,经油炸后放入罐中,把当归、桃仁、桂枝、鸡血藤、生麻黄捣碎,装入纱布袋,扎上口,投入罐中。再将生姜、葱白等佐料放入,加适量水;上笼蒸1小时左右,取出翻扣于盘中,挑出药袋及生姜、葱白;余汁倒入炒勺,用武火烧沸,兑入少量湿淀粉着薄芡,反复推勺,浇在鸡上即成。
本型因以寒凝为主,故患者若能饮酒,可在进食药膳时饮少量白酒,以驱寒通络,兼助药膳之力。最好能自配脱疽酒饮用,效果更佳。脱疽酒的配制:取当归、枸杞子各10克,赤芍15克、白花蛇干品5克左右。浸泡在500毫升白酒中,七日后即可饮用。
二、瘀血阻滞型:本型类似于西医所说的营养障碍期,主要表现为肢黯红色或青紫,下垂时尤其明显,当患肢抬高时,则呈苍白色;疼痛呈持续性,常迫使患者抱膝而坐,彻夜难眠;患足肌肉逐渐萎缩,足背汗毛脱落,趾端出现瘀血斑点。由于瘀血阻滞经脉,气血循环受阻,经脉不通则产生以上诸症;故食疗宜采用调气活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选方如下:
1、乌豆活血粥:黑大豆、粳米各100克,红糖适量,苏木15克、鸡血藤30克、元胡面5克。先将黑大豆洗净,放入普通锅或压力锅中,加水煮至五成熟。另将苏木、鸡血藤加水煎煮40分钟,滤去药渣;把药液与黑豆同煮至八成熟时再放入粳米、元胡面和清水,煮至烂熟,加糖即可服用,一日二次。可供作早晚餐。
2、牛筋祛瘀汤:牛蹄筋100克、当归尾15克、紫丹参20克,雪莲花、鸡冠花、香菇各10克,火腿15克;生姜、葱白、绍酒、味精、盐等适量。用温水将牛蹄筋洗净,把5000毫升清水煮沸后,投食用碱15克,倒入牛蹄筋,盖上锅盖焖两分钟,捞出用热水洗去油污,反复多次,待牛蹄筋发胀后切成段,码放碗中;将当归、丹参入纱布袋围放于周边,将雪莲、鸡冠花点缀四周,香菇、火腿摆放其上,撒适量生姜、葱白及调料,上笼蒸3小时左右,待牛蹄筋烂熟后即可出笼,挑出药袋及葱姜即可食用。
三、热毒蕴结型:相当于西医的患肢坏疽期。主要表现为剧痛难忍,似汤泼火燎状,局部肿胀,不觉凉反感发热,继而变成黑紫色,甚至五趾相传,波及足背,肉枯筋萎,焦黑坏死,十趾零落。全身可伴有发热、口咽干燥、纳呆、舌红苔黄等热盛之象。本型系气滞血瘀,郁久化火,形成热毒蕴结所致,故食疗宜用清热育阴,活血止痛的治法。选方如下:
1、藕花饮:鲜藕200克、金银花15克,麦门冬、鲜生地各20克,雪花梨2个。先将金银花、麦门冬、生地放入砂锅,加入清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滤出汁,再加清水煎5分钟,两次取汁约400毫升。每次服用前,先将藕和梨榨取鲜汁20~40毫升,兑入150毫升的药液中,冷服为宜,一日二三次。疼痛剧烈者可用本饮冲玄胡面3克,增强其止痛之效。
2、七品蒸鸭:白鸭一只(2000克左右),连翘15克,金银花、白茅根各30克,赤芍20克、丹皮15克,玄参、延胡索各10克;黄酒、胡椒粉、生姜、葱白、食盐、味精等适量。将鸭用沸水焯透,用冷水洗净,沥净水份,将药物全部纳入鸭腹,然后将鸭放入陶瓷钵中,摆放葱姜,兑入清汤,放进适量食盐、胡椒粉、黄酒、味精等调料,用湿棉纸封口,上笼旺火蒸3小时左右,取出即可上桌食用。
四、气血两亏型:由于久病缠体,精神受扰,耗伤气血,造成气血两虚。主要表现为倦怠神疲,面色无华,气短懒言,消瘦萎黄,自汗盗汗,心悸不宁,脉细弱无力等。宜采用气血双补之法则,选方如下:
1、八珍炖肉:黄牛肉3000克,党参20克,茯苓、白术各10克,当归、熟地各20克,大枣10枚、川芎5克、白芍15克;酱油、盐、糖、黄酒、生姜、花椒、大料各适量。把牛肉切块和药物调料同时放入锅中,武火至沸,撇去浮沫,文火炖约4小时,肉烂为度,拣出牛肉放盘中,把余汁滤出,另用锅熬稠,倒入牛肉盘中,即可食用。
2、参芪酱肘:猪肘子1500克、炙黄芪40克、党参20克、当归15克,肉桂、熟地各10克,砂仁5克;盐、糖、黄酒、大料、花椒、酱油等适量。把肘子和药物佐料一同入锅,用旺火煮1小时,待出油后取出肘子,用凉水洗净,撇去锅中浮油,肘子复入锅中,继用旺火煮3小时,最后用文火焖1小时,待肉烂捞出即可食用;亦可置凉后切片入碟,餐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