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城区的很多工程,就因为三环内外财政不统一而平添许多困难,远的如修了10年的江北快速路,线路经过新洲、黄陂和江岸区,由于出资比例的问题一直延误延误再延误。近的就是小编今天要说的黄陂南湖立交了,区区200多米,居然协调了N年仍然开不了工。黄陂南湖村,位于三环内,是黄陂在三环内为数不多的地域之一,黄陂想修一条连接三环线的匝道(往东西湖方向),区区230米,居然要铁路部门和黄陂区分开建设,原因是该线路经过合武铁路,所以必须由有铁路部门同意的有资质的部门才可以修建(新十公路为什么下穿京广铁路处不拓宽?就是因为改造的部门是黄陂企业,非铁路部门指定企业),200多米,一部分黄陂区自己搞,一部分黄陂区委托武汉铁路局施工。这个其实也还好,协商到位,建起来应该很快的。可惜的是,一个奇葩的原因导致此工程迟迟不能开工。
有网友在武汉城市留言板上咨询南湖村和三环互通匝道的问题,黄陂区相关部门是这样回答的:
黄陂区网上群众工作部 回复时间:2020-09-28 11:25:24您的留言已收悉,我区交通运输局根据您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现回复如下:三环线黄陂南湖互通G匝道(即堤角往东西湖方向)全长0.2384公里,匝道宽9.5米,分为两部分实施。临近合武铁路桥梁段长0.1334公里,按照武汉铁路局要求,由黄陂区交通运输局委托武汉铁路局建设,剩余0.105 公里由黄陂区交通运输局实施,目前已完工。由武汉铁路局代建段,目前双方正在商议代建事宜,因对投资额分歧较大,需要重新变更设计。计划2020年底开工建设,2021年上半年完成。
按回复来看,双方因投资额存在分歧而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开工,说白了,就是铁路方面认为黄陂资金给少了(不可能黄陂给多了,铁路方面不要,呵呵),于是工程需要重新设计,我的天,用黄陂土话说就是“豆腐盘成了肉价钱”,一个匝道而已,赚能赚几多,亏又亏到哪里去呢?
从黄陂的经验来说,交通工程凡涉及到跨区,碰到铁路等部门,基本都处理的不算很好,很多情况下都是应付过去。比如几条跨铁路的南部公路,川龙上跨编组站大桥仅仅只有4车道(桥面虽然有6车道宽,但最外面的2个车道是应急所用),岱黄高速下穿铁路也只有4车道(以后岱黄高速想要拓宽的话,下穿铁路处将是巨大的困难),新十公路也是一样,下穿京广铁路也只有4车道,本次新十拓宽改造,其他部分拓宽成6车道,只有铁路处还是4车道(想象一下香肠打结的画面)。跨区部分,盘龙大桥上下班高峰期必会发生拥堵,这并非盘龙大桥和盘龙大道的问题,而是东西湖扬子江汽车厂门口的红绿灯设置有问题,要解决此难点,从盘龙大桥高架过去才可以,但因为涉及到两个区,修建的可能性很小很小(从东西湖的角度看,他们没有修这个高架的需求,除非你黄陂百分百出钱)。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编觉得吧,武汉需要从整体上来规划城市发展,简单说就是武汉规划部门要统一规划整个武汉市区域内的发展,现在武汉市级规划部门只负责主城区的规划,在光谷和经开设立了分局,新城区的规划还是主要由新城区自己负责。小编倒不是怀疑新城区规划能力(市级,区级的人员,都是规划专业出来的),小编只是觉得新城区很多时候受困于财力,其规划就显得眼光不长远,部分项目有应付的嫌疑,比如这个新十公路不拓宽下穿铁路处,显然不是眼光的问题,而是没钱,出不起T路部门的要价。如果武汉市财政是统一的,13个行政区的收入统一收支,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盘龙大桥高架过去?没问题,投资由武汉市支付,东西湖和黄陂没有任何不配合的理由。再比如这个南湖匝道,投资由武汉出,和铁路部门协商也是武汉市,这种情况下,由于级别的不同,项目协调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提高很多。今年底,武汉新城区和主城区居民的医保将实现统收统支(新城区的居民今后去市内看病不再有报销的问题了),小编衷心希望,武汉8000多平方公里范围的道路也是由武汉市统一规划,统收统支(每个新城区每年上缴十几亿的交通基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