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别怕读书不理解

最近共读《直觉泵》,这是一本偏哲学入门和认知思维的书,读完收获很大,但是读下来也不容易。

思维哲学类的书,里面经常会使用大量的抽象案例,有些完全是纯逻辑推理,有时候读2遍,还是一头雾水,所以经常有同学问我该怎么读这样的书。

今天我们就聊聊,读一些纯理论抽象思维的书,该怎么读?

还是我们的老套路,直接给结果,读这样书最管用的方法是”理解式阅读“。

读这样的书就不能在指望记住一些公式,抄个1、2、3干货技巧就能打发掉的,有时候看完一篇,会觉得没有东西可抄,想要拿走书中精华好像不那么容易,起码没有读工具书那么简单直接了。

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如何才能从这类书中收获更多知识?

只能依靠理解,那什么是理解?

看完一篇文章,能不能抓住他的重点,能不能提取出核心观点,能不能找到问题答案,能不能概况出核心意思。

这些都是衡量,一个人读完有没有理解的重要指标。

你看,这些就是属于意思都明白,但是好像并没有简单明了的说清楚什么是理解。

这个就是为什么,虽然天天说阅读要注重理解,但是真到具体使用,还是只能有个模糊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明白两个概念:

1,概念性定义。

2,描述性定义。

理解这两个概念,可以帮你加深对理解的认知。

描述性定义:你无法客观的描述一个事物或者概念,只能通过描述表达含义。

概念性定义:是指那些拥有明确解释含义的表达。

平时我们读书接触的都是概念性定义,讲一个什么理论,然后解释这个理论,并且解释过程是清晰明了的。

比如, 经济学的需求第一定律,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的提升,销售数量会逐渐变少。

这个就是概念性定义,你一看就知道他在说什么,看完就明白他表达的含义。

说直白一点,就是直接能说清楚一个东西是什么,其实也不算定义,而是对命名进行解释的过程。

有些东西能直接命名,并不是说他有多客观,就是占了先发优势,谁先命名,谁就有解释权,只要说的合理,也没有人跟他计较。

我们之所以发明这么多名词,真正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沟通成本,大家对一些理论概念打包,就不用每次都解释一遍,而是直接说概念名词,比如,需求定律,大家都明白,他背后讲的是上面说的意思,不比每次看到一个人就解释,你累不累。

真正让人困扰的是”描述性定义“,他无法直接说清楚,告诉你他的解释型定义是什么,只能通过描述让你理解。

我们在阅读过程,大部分都是围绕作者的描述去理解书中的信息,很多人读书喜欢张口说大话,书还没看明白,就敢来一句,不就是在讲什么吗?这个我早就知道了,一句话就能说明白,还要看书那么麻烦。

这样的读书人,很难在有大的进步了,他违背了学习的第一要义,就是知识的谦逊。

因为一旦这样说了,就代表这个人不在继续深入了解这本书了,也等于他对这个类型的知识的探索停止。

知识本身就是一直处于变化当中,每天都在出现新的概念,去顶替掉旧的观念。

说大话容易,否定别人也容易,但真正吃亏的永远是自己。

一本书是有可能一句话就说完,但是如果没有作者,使用大量的案例来论证,你是无法真正体会到作者到底在表达什么。

我敢肯定不是表面上那句话那么简单,文字本身就已经限制了思想的表达,如果在那么过段的给一个东西下定义,那对个人的学习成长没有一点好处。

真正的理解,就来自对大量描述性定义的解释。

我说一个案例,大家马上就能理解,虽然能用一句话说出一本书在讲什么,但这并没有什么价值。

我们都喜欢看金句,喜欢名人名言,喜欢浓缩的精华道理,但是有多少人是看金句,道理,把事做成的。

我们明白那么多道理,但能过好一生的有几个,网上那么多道理,真正能帮到你的,不还是那些吃了亏才学到的经验教训。

好说完这个道理,我们继续回到描述性定义的解释上来。

读书过程的理解是怎么产生的,就是你对一个东西的理解,跟作者对一个东西的理解达成共识,这个时候你才算真正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含义。

他是在你和作者之间的认知,两种认知理解相互挤压的结果。

用大白话说,我们理解作者的含义是什么,其实就像是猜哑谜,作者无法直接给你讲出,就只能通过”它像什么“和”它不是什么“来进行定义,也就是通过这个描述过程,把要理解的含义圈起来,然后在慢慢感受。

这就是描述性定义的意思。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比如,我们说棕色,我们会使用很多描述词语来解释什么是棕色,解释的名词使用越精准,对方就越容易理解,要缩小这个描述的边界,就需要不断与其它颜色做比较。

比如, 我们说棕色比白色颜色深,比黑色颜色浅,在我们理解棕色的过程,其实是在用黑色和白色衬托和对比出来的。

这个也就是常说的一个概念,理解就是在用旧知识关联新知识的过程,把新的信息跟旧的信息关联,通过类比联系帮助理解。

看到没有,与其说是理解,到不如说是在用信息衬托。

下面用一个理论实践一下,比如, ”奥卡姆剃须刀“,他的含义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每一个解释都是在描述一个状况,或者搭建一种情景,我们根据拟物,参考的过程来理解这个理论的含义。

直观的想象,可能是用刮胡刀,只保留关键有用的部分,其他的累赘要全部删除。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也是描述性解释,要是非必须的,就别在加东西了。

我们理解的过程,并非硬对一个概念进行攻克,而是在使用一种包围的策略。

用一些熟悉的,方便理解的东西把这个概念包围起来,然后在慢慢去理解它,这个就是我们读书理解的核心。

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对名词不断的解释,每个名词都是一个它与其他名词的关系集合,而它本身却是空的。

理解难吗,难就对了,理解就是思考,读书就是为了启发思考

读书要带上脑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