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100个香港明星,老家在这个小城

隐秘的角落
一直以来,每当我们想到广东……
都先想到不可错过的“美食之城”潮汕,一定要去的“看海圣地”珠海,或是繁华的“新兴之城”深圳……
唯独,会潜意识地“遗忘”了珠三角西部的小城市。
如果不是一部超火的网剧《隐秘的角落》。应该很多人都不会知道,湛江原来在粤西。比起网红城市,城城更喜欢这些地区的城市,因为这里总是给人一种很温柔的感觉。
比如城城最近打卡的这座城市:香港娱乐圈里,有超过100个明星的家乡在这里。
电影《让子弹飞》《一代宗师》《除暴》都来取过景。
有可以避世的海岛,没有旅游城市的人挤人。也能找到满池莲叶和含苞待放的荷花,这样的南方水乡柔情。
还有蔡澜点名要吃的濑粉,必打卡的黄鳝饭……
图/小红书@四基之主
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第一侨乡”。整座小城仿佛停留在80、90年代的时光中,人们的日常是喝茶、听粤剧、打牌……
街头巷尾里,都是我们口中的“烟火气”。
这座小城的名字叫,江门
 01 
低调的江门
就真的没有存在感吗?
有人说,江门在广东省内是存在感很“低”的城市。也有人说,江门位于珠三角沿岸,可总让人记不住来它。
江门没有一线和超一线城市的璀璨与繁华,也没有历史、工业名城那样让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标签。
却一直默默地为自己加油。
2020年广东全省GDP排名里,江门排第八名。2018年的广东全省GDP增速,江门仅次于珠海和汕尾,排在第三。
这里曾经很辉煌,如今也都不差。
图/网络
江门,位于蓬江与西江交汇处。因两岸烟墩山与蓬莱山对峙如门,而得名。翻开历史书,它告诉我们,江门自古就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地方。
江门开平立园。
这种“默契精神”非一朝一夕之事,这点在江门华侨身上能看到些许影子。
早在元末明初。江门先辈们在蓬莱山上开了一个墟场,叫“江门墟”。16世纪后,这里成为粤西一带物资的集散地,珠三角的其中一个贸易中心。
紧接着到了1902年,江门被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之一之后正式在北街设立了最初的江门海关。
1982年,江门成为广东省的省辖地级市之一,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级行政区,人称“五邑”。
之后,江门的发展开始迅速了起来。凭借着西江和谭江的,将货物从浩瀚的南海运往世界各个门户。
五邑地区之一,鹤山市。
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从这里出发——赴港澳,下南洋,掘金山。爱帮助自己家乡的他们,让小县城摇身一变——栋栋乡间的碉楼随处可见。
这是江门的曾经,和它的辉煌——广东版图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最能代表江门记忆的……也许是那个被称为“江门起点”的墟顶街,那里有个连接着一条石阶梯的码头:水涉头。
16世纪时,江门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汪洋。要从水路赶墟,就要在这里停船靠岸,把货物在此集散。
这条曾经渡船云集、人声鼎沸的小路,是当年江门最繁盛的地方。
如今这条蜿蜒的老街,保留最初的33级石阶梯,但我们已看不到往日的繁荣。
但依然把它叫做33墟街。
不远处与它平行的道路,则是老城的热闹景象。
小城生活的悠闲,一派纯正的江门味。
在那里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骑楼、民国时期气派的商号建筑,隐藏着小城的秘密。
 02 
不缺自然祥和,以及城市烟火
一座城市最真实的人间烟火,不妨从“旧的地方”里寻找。
当年海外贸易的发展,让岭南一带特有的骑楼建筑,也在这里得以留存。
在江门开平的赤坎古镇,你会看到颇为壮观的一排西式楼房,它们临水而建,木质的窗格,冷淡的青砖。
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都是属于江门独特的市井风情。
开放多元的岭南文化以及侨乡的历史人文,让人看到最多的便是在融入了西式建筑的楼房。
细看还会发现有我们熟悉的中式图案。
当年大量华侨外出,江门变成“栋栋乡间的碉楼随处可见”。
在田间,也布满了这样的碉楼。
碉楼最初是人们居住以及防范自然灾害的建筑。后来,归乡华侨把受到文化影响的审美,体现在这一座座碉楼上,形成了这里的特色。
开平的自力村,是碉楼文化的典型之一。
村子里藏着9座碉楼6座庐,当年姜文那部电影《让子弹飞》就曾来这里取景。
在市中心,不长也不宽的街道里,两侧是各色摊贩的买卖交易,各种市井气息满满的店主与摊贩。
悠闲又慵懒地看着来往的人,仿佛在这里悠闲地过一天才算圆满。
和广州的同福路很像,骑楼之上是过往的历史,骑楼之下则是人们的生活百味。
如今,骑楼之上大多数早已人去楼空。
能让人再次感受这座城市的记忆,除了骑楼,还有当下这座城市的沉淀、文化的精髓、建筑体现出些许的风韵等等的独立片段,才能让人们对这座城市与印象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Laika
海纳百川和兼容并蓄,是江门的A面。
骑楼与老街,是江门的B面。
目不暇接、又有着传统粤西道地小吃,也许就是江门多样面孔里,最诱人的细节。
图/小红书@956354629
小城生活,最该放松。
打卡江门最好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因为真的太好吃了!!!
在这里的宵夜档中“执翻”几串烧烤,“饮翻”几杯小酒,一声声熟悉的吆喝声,一盘盘地道的美食,总能让人倍感亲切。
市井间的人间烟火味,总能慰藉你的胃,也能让江门人执念如山,难以忘怀。
肠粉 
广东地区美食多。
一碟肠粉,才是广东人打开一天的最佳方式。
图/小红书@黄安然
在江门的蓬江区太平路78号。
有一家号称是“江门最好吃的肠粉店”,是本地人心中的白月光,也让无数外地吃货专场来打卡。
图/小红书@爱美的阿茶
招牌牛肉蛋肠是必点的,爽爽滑滑的米皮,配上老板自制酱油,整个人都“醒神噻”!
图/大众点评@EddyLuengCN
 黄鳝饭 
独具五邑特色的台山黄鳝饭,来江门一定要吃!
名字前加了地名,足以见得其在台山美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山,是江门下属的一个小城市,黄鳝饭最早诞生在水步镇,如今在江门地区很多地方都能吃上。
走在小城里,经常看到路边有一排的砂锅,里面都是香喷喷的黄鳝饭。
上一次见到这样的“大阵象”还是在福建吃姜母鸭的时候。
图/苏蕾
 恩平濑粉 
恩平,同样是江门下属的一个小城市。
把粘米制成米粉,然后用熬制了十多个小时的药材大骨汤烫熟,再加入一些牛杂,这碗恩平濑粉就做成了。
图/大众点评@十六
它的样子长得像桂林米粉,却不如桂林米粉软。
有些嚼劲的同时,混着一口鲜汤,是江门人日常生活里最常见的一碗粉。
香港美食家蔡澜就曾去到恩平,他吃过恩平的濑粉之后也说做个“恩平人也太幸福了”。
图/大众点评@安妮
 古井烧鹅 
古井烧鹅,是江门新会的传统大菜。
为什么说是大菜呢,因为它是江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用肉质结实的狮头鹅,加陈年荔枝木一直烧制,最后啊还要淋上带有新会陈皮的秘制卤汁才能做成。
不少江门下班回家的时候,都会顺路去习惯买烧鹅的地方买上一份烧鹅。
路过时可以观察,哪家店人多跟着买肯定没错。
 生蚝鸡煲 
地处沿海的江门,盛产海产。
在那么多海产当中,城城建议你一定要试一下生蚝,又大又肥,一口下去真的是海洋的味道!
会吃的广东人还会用生蚝和鸡一起,做成一道生蚝鸡煲。
图/小红书@956952273
当鸡煲吃剩一半,把新鲜的生蚝放下焖几分钟。就能吸收鸡煲浓郁的汤汁!最后,用一包华丰伊面来结尾,食欲才得到最好的释放。
 03 
江门的山与水
走过了江门的历史沧桑和老街人生,可以去到那些围绕着江门的地方,能感受到这里不一样的时光。
这里有个600年历史的古劳水乡。
水乡碧波粼粼,小船往来,倒影绰约,听着船家人的纯朴吆喝,一点也不输江浙沪江南水乡。
夏天水里荷花满池,是真正的“荷塘月色”。
正因长有大片的粉莲,让这里太像诗人笔下的桃花源,不少喜欢汉服的人来到这里,拍一辑和荷花有关的古风写真。
图/小红书@凉小酸
小河流淌,听风拂过,畅意相谈,两岸的蕉林随风摇曳,万亩碧波犹似明镜迷目……
有时也让人分不清,是不是身处千百年前时光的曼妙。
恩平,是一个宝藏地方。
这里的石头村,很有名。城城之前写过关于福建平潭岛的石头房子,但是这里的房子,比那里的房子还要好看。
千百年历史积累下来的石头房子,岁月的斑驳早已在我们发现之前便落下痕迹。
村里人的名字里大多含有平、宁、兴、泰、安等字。
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安定的期待,正如这个石头村,安安定定,风雨千百。
图/网络
有个叫横坑里的村子。
突然有一天成为了江门的网红景点——因为这里的房子,都被刷上了五颜六色的油漆,所以也有人把这里叫彩虹村。
和香港九龙的那个彩虹邨,的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不同的在于,如此大面的色彩铺垫下,这里的江门的“旧”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像是另一个地方。
近海的江门,在台山这个地方藏了两座纯净的海岛——上川岛,下川岛。
这是江门台山地区的两座姐妹海岛。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但知道这里的人,一定也是因为喜欢的左碧浪右青山。城城写过很多海岛以及附近的城市,很难得才找到可以和这里相媲美的地方。
如果你喜欢拍照。上川岛多的是绿意盎然的大山和无敌海景。如果你是一个赶浪好手。下川岛有你想要赶踏的律动海浪。
五邑地区,各有不同风格的景与色。
在江门鹤山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神仙小山,叫茶山。
茶山是他的名字,但并不产茶。而是因为天气好时,茶山有着“真正的茶山”那般的云雾缭绕,才以此得名。
图/小红书@兜儿里有块糖
山涧流淌着溪水,绿林遮天蔽日的茶山,是本地人的度假胜地,私密到连大多数其他老广也不知道。
但现在你知道了,嘻嘻。
图/小红书@经一事蔡一智
在江门新会,有一个新会人引以为傲的赏鸟乐园——小鸟天堂。这个名字是作家巴金赐予的,园如其名,这里林多鸟也多。
这个赏鸟乐园的“前身”,其实只是一棵榕树。后来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变得密林遍布,也吸引了更多的小鸟来到这里。
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良好,在此栖息小鸟都不怕人,也是摄影师们的天堂。
江门的山清水秀,幸福宜居是出了名的。
有句话叫做广东人一踩油门,就能到江门感受到美食、美景和慢节奏人文的洗礼。
参考资料:
1. 吴彦祖新片上映一天8500w票房,遍地美食美景的取景地,比剧情更上头!,公众号“走着瞧旅行”

来源:那一座城(ID:thecity2015),作者:城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