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王浩亭(天津市)
在翘首企盼中,登封市“天地之中”历史古建筑群申遗成功。在接到参与申办的亲友电话时,我也被感染得喜形于色、神采飞扬。当年秋天便迫不及待地赶赴登封,前往观星台游览。一路上,整个大地被秋日的一片金黄色所笼罩,远处山峦叠障、群峰尽染,近处丘陵起伏,农舍林落,我们的汽车好象驶入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中。观星台座落在登封市的告成镇,古称阳城。容纳周公测景台、周公庙和观星台的朱红色围墙的院落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红砖灰瓦、飞檐起脊的照壁,中间镶嵌的青石上“千古中传”四个大字中正平和、苍迈有力,与照壁浑然一体,透着古朴,立刻感觉到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走进明清建筑风格的庭院,青石铺地,绿草如毡,依次走过山门、垂花门,沿中轴线甬道向前行,一座两米高的青色石柱吸引了我的目光,近观上刻"周公测景台"。导游讲,这就是古人用以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表。耸立在曾被喻为“地心”的“周公测景台”用青石制作,有台座和台柱两部分,台座上小下大,呈梯形锥体。石柱为表,台座为圭。据《周礼》记载,西周初年,周文王第四子姬旦曾在此筑土圭、立木表“测土深,正日景、求地中”,后土圭毁于战火。唐开元十一年在原址建石制圭表,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测景台,屈指算来,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我轻轻地走近测景台,上面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斑驳的青石台身伤痕累累,也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伸手抚摸原始、简陋的石圭,感觉时光仿佛在倒流。3000多年前的西周,天下初定。文武全才的周公旦为统治的需要,修建测景台。立杆见影,总结出冬去夏来,四季更迭的自然法则,从而使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时得以划定。并据此创立了“天地之中”的学说,为周王朝迁都洛阳、“居天下之中,统领四夷”提供了天象依据,方有八百年周朝江山延续。我缓缓地环绕着测景台,不知道我的脚步是否与当年周公旦测影时的脚印重叠,岁月早已剥蚀了那隐没在历史深处的身影,唯有甬道上浅浅的窝痕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符号,也在无言地讲述着风雨沧桑里,探索宇宙的最初起步。走过周公庙,一座城堡似的砖石建筑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观星台。观星台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台,建于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也是具有世界性价值的科技建筑。这座高大的青砖石建筑,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呈方形覆斗状,四壁墙体向上明显内倾,台顶两端小室是明朝嘉靖七年修葺时所建。台下北壁有对称的两个环形踏道,盘旋簇拥台体,可直通台顶,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台体北壁中间,由台底至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在凹槽以北地面上是据子午方向的石圭,也称量天尺。 长长的石圭南北横卧,砖砌基座,表面是的36方青石,有尺寸刻度和双股水道。在水道南端是方形注水池,北端则是长形的泄水池,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可自动灌、排水。自古,时间和节气就直接控制农耕民族的农业生产,如若节气的时间不够准确,人们就会错过最佳的耕种时节,轻则粮食减产、百姓受苦,重则饥民暴动、动摇国本。13世纪初,一统草原的成吉思汗采用了南北朝时期的大明历,因年代久远,历法产生了较大偏差。西征时,初一却望见了本该初三出现的新月,给行军打仗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百姓生活也因时间不精确而频频延误农时。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南方地区依旧使用南宋的成天历,国家管理的混乱,制定一套精准而彰显皇家威仪的历法迫在眉睫。于是,天文学家郭守敬走入了历史聚光灯下的告成镇。他勇于修正自周朝开始数千年来圭表墨守成规的遗制,主张“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索性将圭表盖成了一座高楼,昼测日影,夜观极星,以正朝夕。历时四年,“四海测验”、“小孔成像”……郭守敬掌握了日月星辰和地球的运转规律,测定出一年24节气的精确时刻,推算一个回归年为365天5时49分12秒,这个结果比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仅相差25.92秒。比精度相同的《格里高利历》(现行阳历)早诞生300多年。公元1280年,新历法终于呈现在元世祖的案头。正是陌上花开、春阳送暖的季节,忽必烈龙颜大悦,亲自取《尚书.尧典》中的“钦若昊天,敬授民时”,将这部历法命名为《授时历》。这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俗称皇历)从元初一直使用到明末,通行了360余年,是我国迄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部历法,观星台因此也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巅峰的历史物证。我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院内星罗棋布的天文仪器和碑刻间,抚摸发旧的每件仪器,似乎是想读懂里面饱经磨励的传奇故事和文化内核。内画周天度、唇列十二辰位,用于观测日食的仰仪;铜质、测定方向的正方案;还有景符、浑天象、日晷、高表……在每一件天文仪器前抬脚落脚,我都觉得是一步步走进祖先用智慧和灵感所凝成的珍贵的科技遗存。静默中,我仰望耸立的观星台,感受古台的灵气,上面的每一块青砖,都是铺向探索未知的基石,引导我健步登上台顶。凭栏临空,遥望天穹,恍然浮想 ,数百亿年的银河系,宇宙变化,混沌初开,天地成形,万物着落,终生规律。古人由太阳出没和月亮盈亏的天象,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以定岁时和节令。公元1280年《授时历》在全国实行,人们春耕秋收,出作入息的时节终于在误差积累的朦胧中清晰了起来,也促使一个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融合。我时而伫立时而徘徊,似乎是翻阅近千年的史书,在文献纸堆中寻影;又仿佛穿行时光隧道,聆听先哲的教诲和启蒙,体悟“天地之中”的宇宙观。举目四望,远处群山奔腾,直上云端。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1977年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或许,郭守敬没有想到他在后人的追思中获得了这么高的殊荣,他当年建造观星台,最开心的一定是:抚须仰天大笑,我们终于捕捉到了太阳……这里没有奇山异水,莺飞草长;也没有神灵仙骨,却可以香火燎绕,就是游人稀疏也感受不到有丝毫的凄凉与落寂。巍峨的观星台雄居中原大地,饱经岁月沧桑,阅尽人间春色,融合南北寒暑,会际阴阳雨风。左右对称的通台踏道,仿佛是伸出的臂膀,将嵩山、箕山揽入怀抱,蜿蜒欢歌的颖河水是它舞动的衣带,长长的量天尺,幻化为如椽的大笔,将凝聚中国智慧的嫦娥探月方案,奋力书写在秋日无垠的万里天幕……驶离告成镇很远了,我依然无法平静,观星台如同用于祭祀的高台,肃穆庄重,为了一样最需要也最难寻觅的事物而诞生,没有崩塌在岁月的风尘里,令我心怀敬畏,也充满期待……
作者简介
喜欢读书,探索未知的世界。热爱徒步,寻觅广阔的风景。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大赛开始啦!
“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第五届文学艺术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投稿邮箱:gjscxhzg@sina.com(参赛作品一律为作者原创首发作品,严禁重复投稿,严禁使用高仿、抄袭他人、复制自己作品参赛,造成任何法律纠纷或责任,作者自负,并取消其参赛资格。国际诗词协会现已启动评选识别排重系统,经发现一律取消参比资格)。投稿请注明详细联系地址和电话,无联系方式不参评,投稿后请关注国际诗歌公众号:bhsx272580736 和国际诗歌网:www.gjsgshxh.com ,每天将发表部分入选作品。)
主办单位:
国际诗词协会
国际诗歌网
中国最美游记评审委员会
华人文学杂志社
上海散文杂志社
协办单位:
贵州省布依族文学艺术创作研究会
贵州省民政学会
贵州民族报社
贵州省诗人学会
东方旅游文化网
赞助单位:
遵义华洋苦荞酒业有限公司
桂林谷子珠宝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征稿专栏
《华人文学》杂志征稿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