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七十七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这是天道五篇之一。“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这是宣说天道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高法则,是对那些占据高位而无视天道的“为畸者”(乱群者)的棒喝。现在世人重视智商、情商,更应该重视群商。乱群者的群商为0,即S值为0。
《道德经》围绕“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四大展开,后十章宣说天大。天大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天威、天诛、天网,强调天的愤怒相,目的是惩恶;后半部分是天道,目的是扬善,维护公平正义。这样后十章宣说天大的惩恶扬善,愤怒和慈悲二相应机显现。
人间的公平正义不能完全依靠人的绵薄之力,必须依靠天威。因此敬畏天大是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人一旦失去对天大的敬畏,人间的公平正义就成为空中楼阁。此章老子用张弓射箭为喻,宣说天之道的平等法性。平等法性是天道最基本的法性,人间的和平建立在天道的平等法性之上。
失去了天道的平等法性,则人间的公平正义就是一句空话。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又可称为《天道经》,人之道的不足必须依赖天之道来矫正。
第77章
第一段: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第二段: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第三段: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第四段: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xiàn)贤。
此章经文分为四段。第一段经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道的不思议力展现为张弓(射箭瞄准)的比喻。大宗师微妙玄通,深不可测,以无分别智玄照有无二界。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后羿是古老的神射手,射箭比喻在庄子和列子二位大宗师这里极为普遍。
列子就是射箭高人,因射箭而悟道。这个传统是老子亲自传下的。巧合的是,孔子也是箭道老师,六艺中就有射一项。射箭与天道有什么关系?
经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河上公注:“天道暗昧,举物类以为喻也。”天道无形无相,肉眼不可见。但可以举出肉眼可见者以为喻,使人悟道。老子眼中,任何一象都是天道的显现,正像禅师眼中任何一物都是禅意无限。
一只蚂蚁也是天道的显现,人的有为是不可能创造一只蚂蚁的,只有无为的不可思议力才能创造一只蚂蚁。老子这次看见的不是一只蚂蚁,而是射箭瞄准。
经文: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河上公注:“言张弓和调之,如是乃可用。夫抑高举下,损强益弱,天之道也。”射箭瞄准需要微调,如果高于靶心(目的)就往下调,低于靶心(目的)就往上调”。今天的“目的”是射箭的靶心,是心中唯一的追求。
人间需要公平正义,这就是靶心,就是目的。任何偏离公平正义的行为都必须纠正。谁来纠正?天来纠正,这就是天之道。天又被称为上天,天帝,天神,维护公平正义的宇宙法则是天道的显现。
世人总是恃强凌弱,肉弱强食,奉行丛林法则,但不符合天道,所以天道必将干预,使世人遵守天道的公平正义法则。这就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抑制高位者,扶持低下者。
经文: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是一根无形的绳子,拴在每一个罪人的身上,使罪人无处可逃,如同今天的卫星定位(“繟然而善谋”)。无数根无形的绳子组成一张天网,使天下每一个罪人都逃不出这张天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让百姓家破人亡、无以生为的罪人逃无可逃,这是老子的天道,是究竟地的法则。世人不敢穷凶极恶,但沾点小便宜可以吗?老子说:不可以!一丝一毫的不平均都不可能。
如果让某些巧智者占点小便宜,那天道就不是绝对公平的,人间的公平正义就会渐渐失去,最后彻底失去。河上公注“和调”,深得经文精义,和调就是微调,一丝一毫的不均平都会纠正。
老子的天道是绝对无私,绝对公平。世人的用智者不要在此枉费心机。“有余者损之”,你多占一点利益,就一定要“损之”。“不足者补之”,没有得到公平正义的弱势群体必然得到补偿,不多不少。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32章),天地(阴阳二气)相合时已经降下甘露,最美的食物,最珍贵的资粮,每人平均,这是“莫之令而自均”,天然均平,不多不少,谁也不能多占,哪怕一丝一毫。
老子此句经文进一步宣说了“自均”的道理,原来是上天像人间的张弓)射箭瞄准,“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上天是一位精算师,一丝一毫,一点一滴都算的清清楚楚。那些爱占小便宜的用智者可以休矣。
第二段经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从前世人只知道“人之道”,从未听闻过“天之道”。老子前文宣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46章)天下战乱一定是无道,这是无道的最鲜明的例子,世人生活于战乱年代,一定感受很深。
这种战乱是华夏族的内部战争,是争夺土地人口的战争。现在世人听闻了“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这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形成鲜明的对比。
世人生活于“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世界太久了,心灵都有点枯萎了,似乎这是自己不该来的世界,厌倦之心早就生起。现在听闻大宗师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心灵为之一震。
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这不正是心灵中梦寐以求的世界吗?老子宣说正法正理,听众枯萎的心遇到了甘露。这是我们读懂“天降甘露”的内涵。老子早就品尝到天降的甘露,该是把“损有余以补不足”的甘露广为传播的时候了。
王弼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唯无身无私乎自然,然后乃能与天地合德。”王弼的注很精辟,虽然没有直接说“天之道”是甘露,但“相均”一词显然指的是“天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世人修行以修心为本,从狭隘的一己肉身扩展为与天地同德,这是多么大的转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转变?因为人的心灵渴望天之道,憎恨人之道。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来到了一个理想之地,都认为是来错了地方。
一己肉身限制了人的心灵,使妙心困于笼子之中。“天之道”就是重新让受困的妙心飞翔蓝天,飞到应该在的故乡。这岂不是“复众人之所过”吗,从世人走远的迷路上原路返回,回到自己的故乡。只有无身无私,乃能与天地合德,回归心灵的蓝天。就是恢复心灵本来的妙。
世人在“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的世界呆的太久了,听闻老子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之道”后,一定焕然一新,对生活充满希望。
第三段经文: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世人听闻正法正理,心灵极为震撼和激动。但谁能做到呢?老子进一步宣说,只有有道者能够做到。这句经文的含义有显义和隐义。显义是这样的人是圣人,世人是做不到的,这有点让世人心凉。
但隐义是,世人只要听懂了,感动了,愿意留在这样的世界,那世人必然会努力践行。先悟者先行,后悟者后行。先悟者是谁?小国寡民有一群“守愚守朴”的国民,他们先悟先行了。有人先行,就有后继者。老子看到了无数的后继者。
第四段经文: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经文很像“玄德”的经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10、51章)老子这里正是重复圣人的玄德,圣人的玄德就是天道的玄德。圣人为什么“为而不恃”?因为圣人无己。
为什么“功成不不处”?圣人是从纯朴的世界来的,是来救度众人,使浊世变为清净的国度。一定记得“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这句经文。圣人从纯朴的世界来,一旦圣人居功,则只能把浊世变得更浊,那怎么能够留在浊世呢?为什么“不欲见贤”?
圣人“损有余以补不足”,圣人见贤,则是凡夫,不仅不能救度凡夫,反而被凡夫所度。谁愿意离开清静地来到浊世呢?今天世人买房子一定要挑一个环境更好的地方,不愿挑一个环境更为恶劣的地方,圣人这点都不懂吗?
修行者啊!
现在我来宣说远古证悟者的公平正义教法。
公平正义是天道的法则,
任何侯王都无法改变这个最高法则。
天之道如同张弓射箭,
箭头高于靶心就往下微调,
箭头低于靶心就往上微调;
这就是奉行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的公平正义法则。
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把多余的给予缺乏者。
人之道却与天之道相反,
总是从缺乏者手中夺走一切,
谁能过做到把有余的奉献给缺乏者?
唯有证悟者。
证悟者甘愿作世人的仆人,
希望他们生起一颗善心,
证悟者就是真正的圣人。
所以圣人以天道为法则,
成就一切却不恃仗,
立下广大功德却不以有功者自处,
因为圣人不欲显现贤德,
不愿让受恩者称颂自己的嘉名,
这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教法。
道德经散文诗是意译,以求义理贯通,文句不一一对应,唯有以心印心,会契证悟者心法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