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二讲)

这是第二方同文鸟虫印“喜相逢”。

刻制此方鸟虫印考虑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喜”字中下部缠绕的结构;二是“相”字右边“目”的变化;三是“逢”字“走之底”的灵动感安排。

释文:喜相逢

“喜”字中下部缠绕的结构。原本“喜”字中下部是两点笔画,在写稿过程中有意的安排一条似“蛇”的动物缠绕其中,通过留红来表现缠绕的前后位置关系,这是有意为之,也是在流动的线条结构中体现刻画时起止的理性的一面。

​“相”字右边“目”的变化。“相”字右边“目”采用上下对称的变化关系,对称,较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特别是建筑设计方面,多为对称结构,而在书法篆刻艺术方面,提倡打破对称、状如算子的那种刻板,追求在枯湿浓淡、粗细大小等变化中求和谐。而在写印稿时,我对右边“目”的结构形状选取了对称似“窗花”结构的图案纹饰,而在刻制时,尽量在线条的粗细变化、起止的方圆上追求变化,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求和谐。

喜相逢封泥

“逢”字“走之底”的灵动感安排。“逢”字“走之底”的变形取其鸟虫图案的自然游动状态,无刻意的增强笔画的修饰,通过由细变粗的线条给人一种由远及近的视觉冲击感,这也算是在设计印稿、刻制印面时出现的“神来之笔”。底部“鱼”形纹饰的自然游走状态给人以动态感,结合前面所说的“喜”字的缠绕状,也算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封泥有些许的变形,但这更符合自然之美,于不经意处流露自然状态,不刻意不经意的进行表现。抑压出来的封泥效果更显现出线条起行收的粗细变化以及在刻画笔画时的时序感,通过粗细、虚实、动静等对比,变化之丰富比钤盖出来的印面效果更为可观。

边款

(0)

相关推荐

  • 所谓齐国鸟虫书及相关问题

    文将从鸟.凤.龙.虫四种书体的综合考察入手把 二.所谓齐国鸟虫书传统观点认为鸟虫书仅 美化装饰性书体的研究纳入到更广阔的文化背景 流行于南方诸国而 之中以总结出若干有益的启示"弥[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一讲)

    近日刻鸟虫"喜相逢"同文印数方,现将其一一发表在此平台上,每期发表一方及相应的封泥图片,并对所发的图文做适当的分析,以期和更多的朋友交流. 释文:喜相逢 在刻制此印的过程中,主要考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三讲)

    这是第三方鸟虫同文"喜相逢",前两天发表的两方为白文,所以这次来解说一方朱文.在创作的过程中,我刻白文较多,刻朱文相对来说少些,而做封泥方面,基本都是白文印做朱文封泥,很少甚至不用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四讲)

    此次所发同文鸟虫篆在印文处理上主要是对线条进行盘曲缠绕.通过三字在结构上都有倒"S"形的线条以及像"2"一样的形状,来增加印文之间的相似性,这样也就更能促进其印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五讲)

    第五方朱文鸟虫同文"喜相逢"以细长的鱼形图案为设计主旨,选用宽边细朱文印式,通过边框的厚重与印文的纤细来形成鲜明的对比. 释文:喜相逢 "喜"字上部既似三条腾跃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六讲)

    第六方"喜相逢"在线条及纹饰结构上多借鉴汉玉印"婕妤妾娋". 在刻制此印时,适当的对布局留红做了一些安排,右上角留红较多,与其他结构紧凑的地方形成疏密对比. 另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七讲)

    第七方同文鸟虫"喜相逢"的创作主要是在线条纹饰化的取法上有所拓展,在细节的处理上增加了些许的毛刺感,块面的留白,增强了印面的对比. 取法上的拓展,如"喜"字上部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八讲)

    "喜相逢"同文鸟虫第八方为白文印式,个人觉得除了该有的印文之间的穿插避让呼应咬合关系外,其亮点有二. 一是"喜"字上部'龙头"纹饰较为细化形象,为使印 ...

  • 鸟虫篆喜相逢同文印系列创作浅析(第九讲)

    此方"喜相逢"鸟虫印在印面布局有别于之前的"12或21"安排,作"111"处理,这样处理在一方正方形的印面上,需要将三字的笔画拉长,如印面效 ...

  • 方介堪鸟虫篆,独步印坛

    緁伃妾娋(上) 方介堪 俏也不争春(下) 方介堪创作的鸟虫篆"不失古风,不违字理",独创的朱文鸟虫篆印,线条纤细有力,盘曲婉畅,韵满流美,在气韵上与两汉鸟虫篆印息息相通,每一方都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