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处精明大处糊涂,不要和趋势作对,赶紧投资智力学会借钱
【1】2021年6月19日
彭博社6月15日报道说,全球房价现在持续上涨,目前已经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也就是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个事情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在新冠疫情到来的时候,大部分人、包括很多的经济学家都认为,随着经济受到疫情冲击,房价会逐渐失去支撑。但事实情况是,各国央行为了应对疫情,都在扩大资产负债表,简单说就是在超发货币。结果是,我们现在的工农业物质生产是基本过剩的,或者是说严重过剩的,那么老百姓的生活物价指数没有上涨,但是像房产之类的资价价格,却大幅度的上涨。
这其实演示了今后财富的一个新的重大的改变,财富的逻辑在发生改变,就是我们的生活资料会越来越便宜,人们满足基本的生存非常的容易,但是如果你不能拥有优质资产,如果你没有勇气和能力去借钱来发展自己,那么财富的差距,落差一定是会越来越大的。
前几天,我看了单喆敏博士一个演讲,她说:
“在人类的认知结构当中,有大量的知识是被灌输进去的,只是假说,并没有得到验证(比如进化论),但是却深刻的影响了我们,包括我们在企业的实践当中......为什么你会觉得日子好难过,病毒对我们影响好大,好像看到的挺没有前途的,那是因为你的意识频率低了,那是因为你生活在一个认知局限的框框里。我们出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框框里的,你的框框有多小,那就决定了你现在生活得有多压抑。只有打破一个框框才能进入下一个框框,只有打破下一个框框才能进入更大的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不断地打破框框的过程当中。无产阶级为什么会越来越贫困,你们知道吗?答案是什么?在单老师的财务课程里,给出一个答案,无产阶级为什么会越来越穷,因为他们不会做财务管理啊!非常简单的一个道理,你说资产阶级资本家他出的是钱,无产阶级出的是劳动力,你要么就是劳动力苦力,要么就是智力,你的体力和脑力是属于你的,资本家的那个钱是属于他的吗?未必!是他借来的呀,是不是?他借来得付利息呀!那你为什么不投钱呢?你为什么不去借钱来投呢?因为你觉得这个生意没把握呀!为什么资本家觉得这个事有把握你觉得没把握呢?因为认知局限,他看得到你看不到,他能承受失败,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知道,我从财务管理的角度非常公平的说一句话,大多数的决策不是算出来的,投资项目能不能投,来来来到单老师的课上来听一听,我们算一个MPV,扯淡,这个项目能不能投,取决于你是站在哪个框框上看问题的,你站的那个框框越高越大,你越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永远处在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地方,你在那个框框越大,你可能看得越多和越远。”
是啊,认知决定未来。你的未来能不能借钱来发展自己,这是今后非常关键的一个贫富决定因素。当然,你投资的资产标的必须是会升值的标的。今天我们东北已经出现了1万块钱一套的房子,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比造价还低的房子,但是如果你到一线城市去,地段和产品对路,在过去十几二十年,房价涨个10倍,是非常稀松平常的。
未来世界,在各领域都会越来越陡峭。
就这需要投资你的智力,投资你的判断力。如单喆敏所说,这是一个大觉醒的时代,希望你能够破茧而出。
希望你不断突破原有的、陈旧的、过时的、错误而未经检验的认知框架,站在更高的思维高度,认识自己和人类的未来。
【2】2021年6月22日
提问:
童老师好: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国央行为了应对疫情,都在大量超发货币,从而使得优质资产大幅度上涨,比如:优质房产。但是相反的是,现在的工农业物质生产是基本上过剩的,我们的生活资料会越来越便宜。您在文章中针对上述情况说到“这其实演示了今后财富的一个新的重大的改变,财富的逻辑在发生改变”。
新冠疫情虽然是百年不遇,但是世界上每隔几年必然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等类似什么的危机,世界各国央行只要是一遇到危机,首先想到的就是超发货币,超发货币是世界各国央行应对危机的必然会采取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就是说优质资产在货币之水的助力之下,必然会水涨船高。我的问题是:世界上每隔几年必定会发生一次危机,遇到危机各国央行必定会超发货币,货币之水必定会推动优质资产大幅度上涨。1、这是否就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呢?2、是否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靠的是世界危机的循环往复将财富差距越拉越大呢?这样理解对吗?
回答:
我认为你的两个结论都是全错的。
第一,危机是否必然导致货币超发,取决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以及什么样的理论被采纳,并不是必然规律。
第二,贫富差距的拉大,背后的本质不是靠经济危机,而是我提的“效率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知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而科技进步最终结果就是效率、效能大幅度提高。比如,当一种技术将电价降低100倍的时候,这种技术必将垄断全球,只要赚每个人每月一元钱,技术拥有者【商人和技术专利人】每月将净赚70亿元!这个技术拥有者不富可敌国,那才叫天理不容。
城市化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使效率、效能大幅度提高。
而在必然的、贫富差距市场化拉大过程中,穷人其实是通过服务和产品的更丰富、价格更低廉来得到福利的,他们并没有受到伤害。
至于货币超发是否必然导致资产增值?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我们已经强调了多次。比如对于房屋资产,“人聚财聚人散财散”的城市化规律,比货币超发对价值和价格的影响大得多。人口离开、供大于求的地方,货币再怎么超发,都止不住价格无限向无底洞里滑落。
【另外,货币超发以后,是直接用于补贴穷人,还是更多地落到权贵集团手中,结果也是不同的。】
我们举新冠疫情反而导致全球房价大涨的例子,不是要集中注意力于房价上涨本身,而是要教大家学会变量分析,因为普遍理解是经济不景气一定会导致资产价格下跌,但事实上变量发生了变化,资产价格不降反升。
我过去一再强调在城市化领域,即使经济到了最坏的程度,那房价也是俄罗斯模式(一两个超大城市房价反而大幅度上涨),也是因为越是经济不景气,人们越需要抱团取暖提高效率,大城市化就是必然结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3】年轻人到底要不要学理财?
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看。
一方面,绝大多数年轻人手里的资金非常有限,所以他们往往会选择数字货币、股票、理财产品等资金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的理财类型,但这却是一种重大的战略型失误,应该作为一个严格禁止的纪律加以执行。因为这些频繁交易的产品,投入资金虽低,但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却无比昂贵。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影响本职工作,还增长不了多少见识和能力。即使运气好,赚钱盈利,由于本金少,也赚不到多少钱。更不用说亏损的概率往往在70%以上。
另一方面,在全球同此凉热的超级大城市化规律下,以住房为代表的资产性收入已经远远高于工资劳务性收入,成为财富增长的主流。在此情境下,年轻人只要有了一定的月供能力,就应该举全家之力,哪怕是借债做首付,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所能抵达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都不断提升的最高阶城市尽可能核心地段,哪怕只是拥有一张床的位置,也要尽可能及早贷款买房。这应该是年轻人一毕业就要着手去准备的事情。先做好知识和心理储备,一有条件就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前些日子,上海“失落大龄职场男的求助信 ”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
那封信的信息显示:写信者王先生现年48岁,硕士 、本科都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上海人。曾经在知名外企工作过近 20 年,也做过好些年的外企高管,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失业三年求职无门,“一直在申领政府发放的微薄的失业金,加上偶尔挣到的咨询费及家里有限的储蓄勉强度日 ”。王先生写信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希望获得政府帮助,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王先生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知埋头苦读苦干,不知世界变化的典型书呆子代表。
“尽管上海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全国属于上乘,但是市场观念是夹生的——在交易行为中非常精明,但是对宏观的市场机制缺乏敏感。小处精明,大处糊涂。过度保守的风险意识耽误了几代上海人的财富之路——时至今日上海的'无债户’即没有金融信贷的家庭占比达60%,这并不是一个符合时代风气的好数据。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大多数中国个人和家庭只有两个主要资产升值渠道——股市和房市,股市多半是个资产陷阱,而房市是普惠资产。可惜的是,很多上海人像王先生一样完美错过了,结果成了自住房之外一无所有的'裸奔中产’。”(关不羽《向上海市长要工作的48岁男子,揭开了中国中产的一个巨大伤疤》)
20年前,一个普通的外企员工,收入是国企和私企员工的10倍。2010年之前,一线城市都还没有住房限购。如果从那时起,好好在一线或强二线城市买几套房,今天早已经财务自由了,何至于像王先生这样,48岁高学历人,还得写公开信向上海市长要工作?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4】人类发展进步是基因突变式的
最近二百年来(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基因突变式的,不是经验积累型渐进式的,绝大多数人的观念进化势必赶不上技术变革和社会变化!因此,我们除了埋头走路,一定要抬头看天!除了脚踏实地,更要仰望星空!除了投资于学历文凭,更要投资于趋势和理财能力研究!
趋势的力量才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裹胁一切席卷一切的力量!投资于自己的头脑,投资于理解和掌握趋势变化的头脑,才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投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