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下葬时,16大文豪抬棺,北大校长、国母扶棺,送行队伍十几里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与世长辞。这个噩耗惊动了无数的中国人,在上海,敬仰他的民众络绎不绝地参加到治丧的活动中,他的葬礼成了汇合民众呼声的海洋。

提起鲁迅
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是迂腐的孔乙己,恭敬而卑微的“闰土哥”,吃人的狂人,还是悲壮的“三王墓”?

我所想到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是一个浙江绍兴人,他的本命,一开始是周树人,但是知道他叫周树人的,却远远没有知道鲁迅的多。

敌对势力的通缉令上,写的是鲁迅而不是周树人,周树人是普通人,鲁迅却是一把匕首。当然,复礼者也不喜欢鲁迅,因为鲁迅笔下不是笔,而是一把锋利的刺刀,狠狠的顶在了封建礼教的脖子上。

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手稿本》中,用了将近三大段文字,描述鲁迅的外貌。她说。鲁迅是个看起来很平凡的人,走在街上,你跟他对视一眼,无论是他的穿着、身形、相貌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他给人的印象,就像是一个旧时代里面迂腐、寒伧的人,一个刚从乡下来到城里的人。1927年,鲁迅在上海光华大学演讲,在记者笔下,鲁迅“演讲时,常常把手放在长衫的后大襟里,在台上像动物园内铁笼里的老熊一样踱来踱去”。

但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却成了影响中国人最大的作家之一。

1936年6月的一天,一位日本医生在给鲁迅检查身体的时候,通过X光惊讶的发现,他的肺部是只有一小部分是完好的,而那时的鲁迅体重,也骤减了60斤。

鲁迅病重的消息传到了朋友的耳朵里,大家都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但是鲁迅却已经开始立遗嘱了——他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着明确的认知。

1936年9月5日,鲁迅在文章《死》里面,为自己的后世做了安排,留下了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允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的;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无和他接近。”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寓所与世长辞,享年55岁。

鲁迅的消息一经发布,立马让整个上海为之一振,而“国母”宋庆龄得知消息之后,立马来到了鲁迅家里,与许广平商议之后,拟定了9人的治丧委员会名单,包括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茅盾等人。

除此之外,数不胜数的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吊唁,不经邀约,不经通知,自愿前来瞻仰鲁迅的遗容。

10月22日下午一点,鲁迅的灵柩从万国殡仪馆出发,前往万国公墓,当时给鲁迅前来抬棺的人有足足16人,而且一个比一个的来头大,都是当时享誉文化圈的文豪。

这个16个人分别是:胡风、巴金、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肖乾、聂绀弩、欧阳山、周文、曹白、肖军。

而扶棺人为宋庆龄与蔡元培,一个是“国母”,一个是北大校长。

当时过来送行的文学界、政界以及各界人士、群众将道路围的水泄不通,送行队伍十几里

叶圣陶曾在《相濡以沫》中记载了当时的场景,“一个个自动组合的队伍,擎起写着标语的旗子或者横幅,唱着当时流行的抗敌歌曲或者临时急就的歌曲,从上海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墓地,大家动手铲土,把盖上'民族魂’的旗的鲁迅先生的棺材埋妥。”

“民族魂”三个字,鲁迅是当真无愧的。

鲁迅本是学医出身,从日本学成归来时,感叹“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于是放下了手术刀,拿起了钢笔,通过文字做刀,识图用文字来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

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战士者何?顶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锋以为乐。

不交锋则不乐,不披甲则不乐,即使无锋可交,无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鲁

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判断一个作家是否伟大,其实就看两点,文字的驾驭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度。

而鲁迅,就是这两点最好的代名词。

读读鲁迅的文章,孩子看增加作文素材、文学功底,大人看增加文学修养,思想深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