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2024-07-29 03:44:09 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什么是六欲呢?《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那么六欲到底是什么东西?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见六欲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些欲望与生俱来,不用人教就会。后来有人把这概括为“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六欲。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是指----耳、眼、口、鼻、身、意 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中医认为,这七种情态应该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从而这种精神上的错乱会演变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病。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1、喜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2、怒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3、忧伤肺 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4、思伤脾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5、悲为肺之志 ,中医把悲和忧在五脏相配中同属肺。悲为忧之极。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而涉及心、肝、脾等多个脏器病变。如耗伤肺气,致气弱消减,意志消沉,万事灰心,可见气短胸闷,精神萎靡不振,乏力懒惰等症。累及肝脏,肝伤则精神错乱,甚至筋脉挛急,胁肋不舒等。悲哀过度,还可以使心气内伤,又见心悸,精神恍惚之症。伤及于脾则胃气滞塞,消化失职,则现腹部胀满,四肢肌肉萎缩等症。五行相生相克中,肺属金,火克金,悲伤肺、喜胜悲,悲则气消。喜则百脉舒和舒畅,也就是说适当喜庆可以制约悲伤过度所致病变。 6、恐伤肾 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地。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自寻苦恼。 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 7、惊 指突然遭受意料之外的事件而引发的紧张惊骇的情绪体验。产生惊的关键是意外之事不期而至。惊虽多由外发,但常伴随其他情绪体验,以复合情绪状态存在。如因已盼望之事不期而至产生的惊喜,突遇险情而险未至的惊吓,遭受不测风云而前景未卜时的惊恐等。恐和惊不同,体验较单纯,主要为惧怕不安,伴随逃脱的企图行为,而惊可伴喜亦可伴恐。 七情致病 七情致病伤及内脏,主要是影响脏腑的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不同的情态刺激,对气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七情影响脏腑气机的病变规律,《素问》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素问》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矣。\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则气乱,是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是指思虑劳神过度,伤神损脾,可导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赞 (0) 相关推荐 中医之肺胀,现代医学所称之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之不兼外感者均适用本方。喘咳反复发作,日久不愈,以致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输布障碍,喘、咳、痰三症常见 南沙参50克,黄精.苏子.赤芍各30克,木蝴蝶10克.地龙12克,制南星.葶苈子各15克,黄芩30克,甘草15克,沉香6克(为末,分6次冲服). 功能:养阴益气,清热止痰,降气活血.纳气归肾. 适 ... 喜怒悲忧恐 喜怒悲忧恐: 七情内伤: 七情: 喜.怒. 忧.思. 悲. 恐.惊 等七种正常 的情志活动 七情分属五脏 以喜.怒.思. 悲.恐为代表 就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 对客观事物 的不同反映 正常的活动范围内 ... 中医所讲的"七情内伤"是什么?它究竟如何使人致伤? 中医所说的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志的划分来源于正常生理.心理的情感表现,是对外界环境事物刺激的一种情绪上的应答反应,正常的情绪能发挥调节的功能,起到宣泄或排解的作用,促进维护着人 ... 中医养生-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提示: 中医养生- 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五神与五脏 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维系.<内经> ...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万里行 阅1296转1532009-12-26分享收藏 中医对血与五脏的关系是怎样认识的? 健康理康知识 2007-06-27 17:54 阅读49 ... 情绪与疾病:中医讲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七情是哪七情 中医学认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体的七种精神情志活动,是人们对于外在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心理状态. 五脏是什么 人体内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通藏.五 ... 喜怒哀乐可能会致患癌? 听中医谈“七情六欲”与脏腑的关系 来源:四川中医药管理局 『黄帝内经解读』黄帝内经中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原文] 心之合(1)脉也,其荣(2)色也,其主(3)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 ... 中医讲解牙齿和五脏的关系 要想有一副健美的牙齿,除了注意牙齿的保健,还应该多调理身体的五脏.五脏的功能好与坏全都体现在牙齿上,下面寻医问药网中医频道就来为大家介绍牙齿和五脏的具体关系. 牙齿稀疏或齿根外露,可能肾气亏. 牙齿与 ... 中医核心理论:五脏之间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虽然性能各有不同,但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素问·灵兰秘典论>在论述各个脏腑主要功能之后,明确指出人体的各个脏器在心的统一统帅下,维持既分工又协作 ... 中医基础理论——情志与五脏的关系 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和五志,五神是五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五志人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变化.情志活动也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故与五脏的生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神 五神是神.魂.魄.意. ... 中医中「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 傳統古風 「让悠悠古风 吹遍古老的华夏大地」 经典传承| 回归传统| 唤醒良知| 正念正行 中医所说的"七情六欲"指什么? 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