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唐高宗李治

李世民与众人商定,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告诉李治:“李世绩有能力,但你对他没有恩情,恐怕他不会服你。我现在将其降职,如果他服服帖帖,以后你可以用他,如果他心怀迟疑,我就先杀了他。”于是李世民下令将李世绩降职,李世绩接到任命后,连家都没回,就直接去上任了。

李世民病重,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来,对李治说:“他们二人在,你就无所担忧了!”又对褚遂良说:“长孙无忌对我忠心耿耿,我死以后,不要让他被谗言所害。”

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即位,就是唐高宗。

一次,李治问唐临,狱里有多少囚犯,唐临说:“有五十多人,但只有两人应判死刑。”李治听了很高兴。

因为此前李治曾经查过囚犯,唐临前任判处的大多喊冤,而唐临判处的默默无语。李治很奇怪,就问为什么这样。这些囚犯说:“唐临判处的,确实不冤。”李治听了,叹息了很长时间,说:“判决确实应该做到这样啊!”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同心辅佐李治,李治也很尊敬二人,所以李治开始时期的治理,很像李世民时期的风格。

李治说:“我听说在判刑时,当事人要顾及相关人的颜面,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长孙无忌说:“这事不敢说没有,但如果说因此而枉法,他们也不敢。至于稍稍有些顾及人情,恐怕您也无法完全消除。”

一次,李治说:“我曾经听说外族人擅长打球,也曾经见过,因此有人认为我也喜欢这东西。我已经把球烧了,以避免外族人继续对我抱有幻想。”

又一次,李治对大臣们说:“先帝在的时候,大臣们天天来上奏,难道现在没有事了吗,怎么你们都不说话了呢?”

一天,山洪暴发,大水直冲宫门,薛仁贵大喊报警,李治听见,忙逃到高处,不久水就进入了寝殿,淹死了三千多人。

薛仁贵随军进军天山,薛仁贵连发三箭,射死三人,敌兵见势马上投降,士兵们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

李世民的女儿高阳公主骄奢淫逸,曾经被李世民处罚过,高阳公主因此对李世民怀恨在心,李世民去世时,高阳公主丝毫看不出悲伤。

薛万彻、李元景、柴令武与高阳公主勾结,密谋反叛,被李治发觉,几人都被杀死。

李治做太子的时候,见过武氏,很是喜欢。李世民去世后,武氏进了庙里做了尼姑。李治去烧香时看见了武氏,皇后就劝李治把武氏接回宫里,被封为昭仪。不久武氏大大得宠,皇后见自己失宠,就开始诬陷武氏,但李治不听。

皇后、萧淑妃与武氏互相诬陷,李治只听武氏的话。武氏借机开始探听皇后和萧淑妃的秘密,再去告诉李治。

武氏生了一个女儿,然后自己偷偷把女儿掐死,却把罪行转嫁给皇后,李治大怒,向长孙无忌暗示说皇后不能生育,长孙无忌却假装听不懂。武氏派人去与长孙无忌接触,长孙无忌也不答应。许敬宗见状去劝长孙无忌,被长孙无忌严词斥责。

长孙无忌厌恶李义府,有人向李义府献计,劝他想办法让武氏做皇后,李义府于是就这样去上奏。李治见了奏书,十分高兴,就召见了李义府,不久李义府就升职了。许敬宗等人也开始依附武氏。

裴行俭听说要立武氏为后,认为国家大祸将临,就与长孙无忌、褚遂良商量对策,不料消息泄露,裴行俭被贬职。

一天,李治召长孙无忌等人进殿,说了要立武氏为后的想法,褚遂良称皇后是李世民托付过的,不能轻易废黜,李治听了很不高兴。

第二天,李治又提起此事,褚遂良说:“如果一定要立,为什么要选武氏呢?武氏是先帝的人,世人皆知,以后的人会怎么看陛下呢?”因此请求退休回家。李治大怒,令人把褚遂良领走。武氏在帘后大喊:“怎么不杀了他?”长孙无忌说:“褚遂良是先帝顾命大臣,即使有罪也不能处罚。”

李治又问李绩(李世绩),李绩说:“这是您的家事,何必要问别人呢?”李治就下了决心。褚遂良又一次被贬职。

李治下诏称武氏是李世民赐给自己的,将武氏立为皇后。

原皇后和萧淑妃被废黜,关了起来。李治还有点惦记她们,一次走到关押她们的地方,发现门窗紧锁,在墙上挖洞往里送食物,就有些伤感。武后听说后大怒,派人去棒打原皇后和萧淑妃,砍断手脚,放在酒瓮里,几天后二人就死了,武后还下令将二人斩首。萧淑妃曾诅咒说要转生为猫,让武后转生为鼠,永远掐住武后的喉咙,因此宫里禁止养猫。

此后,武后常常见到二人鬼魂,吓得躲到洛阳,终身不敢回长安。

李义府得到李治宠幸,即使犯错,李治也不予以处罚。王义方弹劾李义府,李治不仅不处罚李义府,反而将王义方治罪。

李义府表面温和,说话总是带着微笑,但狡诈阴险,当时人称笑里藏刀,又称之为李猫。

韩瑗为褚遂良伸冤,李治说:“褚遂良的事情,我也知道,但他以下犯上,所以我处罚他,这事没你说的那么严重。”韩瑗就请求退休,李治不准。

刘洎的儿子也称为刘洎伸冤,说是当初被褚遂良陷害而死,李义府也火上浇油。李治就问众臣,大臣们都顺着李义府的意思去说,只有乐彦玮说:“刘洎本身做得就不对,如果今天给他平反,难道说先帝判罚他判错了吗?”李治认为乐彦玮说得有道理,就把这事放下了。

开始的时候,李治每天上朝。后来,有人说天下太平,可以每隔一天上朝,李治就同意了。

许敬宗、李义府按着武后的意思,诬陷韩瑗、来济与褚遂良,三人同时被贬。

武后对长孙无忌怀恨在心,让许敬宗找机会陷害他,许敬宗就诬陷长孙无忌要谋反。李治哭着说:“如果是这样,我也不忍心杀他,否则天下人如何看我?后世又如何看我?”许敬宗则一再劝李治要果断,李治就将长孙无忌贬官,继而令长孙无忌自杀,柳奭也一起被杀。

李治患病,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有时就让武后参与政事。武后聪明果断,又懂文史,处理事情很让李治满意。于是武后逐渐参政,权力和李治差不多了。

沛王李贤听说王勃很会写文章,就将其召入手下。诸侯王们在一起斗鸡,王勃就写了一篇伐鸡檄文。李治看见后大怒,称这将构成矛盾,将王勃赶出李贤王府。

这时,王勃、杨烱、卢照邻、骆宾王的文章很有名,裴行俭却认为只有杨烱还算沉稳,命运能稍好一点,其他三人都不会很好。后来果然如其所言。

裴行俭看好的王勮、苏味道、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李多祚、黑齿常之,后期都发展得不错。

李义府卖官有恃无恐,到处怨声载道,李治也听到不少,就对李义府说:“你的儿子和女婿做了很多坏事,我都替他们遮掩了,你要注意啊!”李义府马上变了脸色,头上青筋暴露,说:“谁告诉陛下的?”李治说:“只是我这么说,何必问我怎么知道的呢?”李义府还不认错,竟从容离开。李治从此开始对李义府不满意。

算命的说李义府家里有牢狱之灾,需要二十万钱化解,李义府就加紧敛财,被人告发,最后李义府和儿子、女婿一起被流放,朝廷内外对此都十分高兴。有人到处张贴捷报,称官军大胜贼人李义府。

后来朝廷大赦天下,唯独流放的人不予赦免,李义府忧虑而死。朝廷内很多人都怕李义府卷土重来,听说李义府死了,方才心安。

武后刚开始还很顺从李治,慢慢就开始制约李治,李治很生气,就与上官仪商量。上官仪建议废黜武后,李治就让上官仪起草诏书。

武后听说后,就来找李治申辩,李治于心不忍,就把事情推到上官仪身上。武后就让许敬宗诬陷上官仪,最后上官仪被杀死,很多人也被牵连。

从此,每当李治上朝,武后都坐在帘后参与决策,李治慢慢成了傀儡,朝廷内外称二人为二圣。

一次,李治问:“杨广不听劝谏而灭亡,我引以为戒,真心希望大家的劝谏,但没有人来进谏,是为什么呢?” 李绩说:“您做得很好,大家没什么可进谏的。”

李治又多次责怪大臣们不推荐人才,大臣们都不敢回答,只有李安期说:“本来是有人才的,但常常被推荐之后就被说成是结党营私,结果人才没得到使用,推荐者却带着罪名,所以大家都不说话了。如果您出于真心对待大家,大家都会积极推荐人才。原因在您,不在大家。”李治认为他说得很对。

李治下诏书,说准备出巡,大臣们议论纷纷。李治见状就问:“如果我出巡不妥,你们为什么不当面指出,而是背后议论?”没有人敢回答,只有来公敏出来说:“现在战争不断,不宜出巡,但您的诏书已下,所以大家不敢反对了。”李治听了表示同意,就停止了出巡。

这年,李善感劝谏李治节俭恤民。自从褚遂良、韩瑗被贬去世后二十多年,大家都不敢进谏,此次李善感突然进谏,天下人都很高兴,说这简直如同“凤鸣朝阳”。

寿张有个张公艺,九世同堂,南齐和隋唐都对其家予以嘉奖。李治路过寿张,也去看望,问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张公艺写了一百多个“忍”字献给李治,李治认为很好。

李绩选将领,总是选有福相的,有人问为什么这样做,李绩说:“命薄的人,是不能在一起取得成功的。”

李绩经常对人说:“我十二三岁时做贼,见人就杀。十四五岁时变成不高兴时杀人。十七八岁时变成上阵才杀人。二十岁时做了大将,打仗变成是为了救人。”

武后将自己亲属逐一害死。

一次,赶上天下大旱,武后请求退位,李治没同意。

李治头晕严重,想让武后主持政事,被大臣们否定。

武后找了很多人写书,继而让他们偷偷参与政事,以此来削弱宰相的权力。

武后不喜欢太子,太子暴毙,很多人认为是被武后毒死的。

刘仁轨、戴志德轮流接案,刘仁轨总是待之以好言好语,戴志德则是严格询问,确实有冤屈的,事后再上报,所以当时的人都称赞刘仁轨。有人问戴志德为什么这样做,戴志德说:“威德都应该属于皇上,大臣怎么能借机会获为己有呢?”李治听说后,很看重戴志德。

有个老妇人来交诉状,正好是戴志德值班,戴志德正看着诉状,老妇人说:“我要给懂事的人看,怎么遇到这个不懂事的?把诉状还给我!”戴志德笑着递给了她。

狄仁杰秉公执法,被李治提拔。狄仁杰不畏权势,朝廷上下都对他肃然起敬。

武后又不喜欢新立太子李贤,派人对其加以诬陷,李治也无能为力,最后李贤被废黜。

裴匪舒善于经营,经请示,将御苑里的马粪出卖,一年收入不少。李治就这件事问刘仁轨,刘仁轨说:“利润倒是不少,但就怕后世因此说我朝皇家卖马粪,不太好听。”李治就不让再卖了。

裴匪舒又主持盖了一所大殿,盖完之后,李治和刘仁轨一起去看,只见殿内墙上很多镜子,刘仁轨吓得跑出殿去。李治问为什么,刘仁轨说:“臣在镜子里看见有好几个皇帝,这不吉利啊。”李治急忙让人把镜子拆下去。

武后的女儿太平公主嫁给薛绍,之后武后认为太平公主的两个妯娌不是贵族之后,说“我的女儿怎么能和农家女做妯娌?”要将二人赶出薛家,有人说二人也是名臣之后,武后方才罢休。

一次,李治头痛加重,看不见东西,御医说针刺头部可以治愈。武后不想让李治被治好,说:“想针刺天子,应该杀了这人!”李治说:“刺吧,未必没有效果。”结果视力转好。武后见状说:“这是老天的好意啊!”

不久,李治去世。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

(0)

相关推荐

  • 我十二三岁时,碰上人,想杀就杀

    (古惑仔大B哥吴志雄剧照) 01 我十二三岁的时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蛊惑仔,碰上人,想杀就杀: 十四五岁,是使气任性的好汉,碰上不舒服的人,才杀: 十七八岁成为能约束自己的军人,上阵杀敌: 二十岁就 ...

  • 李治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皇子,如何打败太子他们逆袭成为君王呢?

    唐朝是中国史上最为浓墨涂抹的一笔,那是一个极其辉煌的年代,那是一个值得我们回忆的岁月,在那个时代人才辈出,更是出现了像李白这样被后人敬仰的大诗人.同样也出现了像李世民这样伟大带着政治家.而今天编者要介 ...

  • 诛皇族杀国戚,真实的长孙无忌,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诛皇族杀国戚,真实的长孙无忌,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原创迩言说史2021-06-02 10:11 他是凌烟阁24功臣之首, 是李世民的布衣之交, 但他也 ...

  • 长孙皇后临终告诫李世民,李世民没听,结果铸成大错

    长孙皇后和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感情非常深厚,在长孙皇后八岁的时候,因为父亲去世,所以被赶出了家门.幸亏当时长孙皇后的舅舅高士廉相助,才算是保住了长孙皇后一家.等到长孙皇后13岁的时候也就嫁给了李世民,至 ...

  • 李世民晚年为何杀宰相刘洎?你看看他临死前,是怎么折腾徐茂公的

    一.李世民何时算进入晚年时期? 自长孙皇后去世,其实李世民就开始发生了变化.总之,就是不如从前,那么英明神武了.想想也对,李世民也是人,结发妻的去世他焉能不变?更何况长孙皇后,那是一代贤后,对李世民的 ...

  • 唐高宗丨娶了“小妈”,搞死舅舅,你不会真的以为他软弱无能吧?

    无论从影视剧还是大多数的演义故事中,唐高宗的形象总被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 而对于唐高宗的政治评价,人们也习惯和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比如<资治通鉴> ...

  • 唐朝的长孙无忌权倾一时,为何最终落得悲惨下场?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李世民的手里很吃得开,不见得在下一位皇帝还能,长孙无忌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及宰相,位列凌烟阁第一功臣! 可能看到这里,有的同学不知道唐朝的凌烟阁是什么?给大家解释一下~ 贞观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三家分晋 豫让刺赵襄子

    故事从晋国的智宣子开始. 他想让智瑶做继承人.家人智果劝他说,智瑶哪里都好,就有一样,很不仁厚.要是让他做继承人,智氏宗族会消亡在他手里啊. 但智宣子不听.智果一看这情形,就赶紧脱离了智族姓氏,改姓为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吴起的一生

    吴起,最早在鲁国做官. 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想用吴起为大将去和齐国交战,但因为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让鲁国人不敢相信吴起. 吴起为了取得信任,杀死了妻子,被封为大将,把齐军打得大败. 有人因此在鲁国国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商鞅变法

    商鞅,原名公孙鞅,因被秦国封于商於,而被称为商鞅. 公孙鞅开始在魏国的公叔痤手下做事,公叔痤知道公孙鞅的才干,但还未来得及推荐,就重病不起.魏惠王来看望公叔痤,问到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希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围魏救赵 孙膑与庞涓 增兵减灶

    孙膑是和庞涓在一起学的兵法. 庞涓到魏国做将军,想借助孙膑的能力,便把孙膑请来,又怕孙膑得势,就设计砍断了孙膑的双脚,想使他终身成为废人. 后来,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时,孙膑偷偷与他相见,说服了齐国使者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苏秦和张仪

    苏秦向秦王献策取天下,秦王不采纳,苏秦就去游说燕.赵和其他国家联合抗秦. 这时秦国攻打魏国,又要进攻赵国.苏秦担心这会挫败联合各国的计划,于是挑动张仪去秦国用计. 张仪和苏秦曾经一起在鬼谷门下学习合纵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孟尝君田文 鸡鸣狗盗

    齐国的田婴有个儿子叫田文.田文建议田婴广散钱财,蓄养门客.田婴便让田文主持这件事. 田婴死后,田文接班,号为孟尝君.他门下收养的食客常达几千人,孟尝君的名声传遍天下. 秦王听说孟尝君的名望,邀请孟尝君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乐毅伐齐 千金买骨

    燕昭王励志图强,想用重金招募人才.他向郭隗说:"您如果见到人才,我一定重用." 郭隗说:"古时候有个君主派人去买千里马,那个人找到一匹已死的千里马,买下马头带回来.君主大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田单与火牛阵

    正当乐毅攻打齐国时,齐国的一个小官田单在忙着让家人用铁皮包上车轴外端. 燕军大军压境,人们争相涌出城门,人车挤成一团. 木制的车轴因此互相碰断,车辆损坏难行,只能眼睁睁被燕军俘获. 只见到田单家族的铁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通过与胡人的交往,认识到中原战车和步兵的局限性.于是开始倡议借鉴胡人的短装,学习骑马射箭. 这个认识是跨时代的.直到后来的元朝,胡服骑射的威力才得到最大的展现. 赵武灵王说:"愚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