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寒门”倾斜性招生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在现行制度下,高考依然被普遍视为是我国最公平、最公正的人才选拔方式。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短缺以及贫富差距等原因,农村、贫困地区的寒门学子升入重点高校的比例一直偏低,久而久之将会加剧高等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为了应对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许多重点高校都对寒门学子伸出了富有诚意的橄榄枝,比如北大的“筑梦计划”,清华的“自强计划”……意在提高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考生的比例。然而,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开展的专项招录计划的实施却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主要按照专项计划实施的时间先后顺序,梳理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招生计划的宣传难以覆盖贫困、农村地区
由于“高校专项计划”针对的对象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学子,此类地区大都消息闭塞,通讯基建落后,人们思想相对保守。因此,高校专项招生计划很难渗透到这些地区,很多人不知道这项计划的存在,还有些人对于专项计划也只有听闻,但是对具体的要求和操作概不清楚,甚至有人对这项计划抱有怀疑态度。由于目标群体对专项招生计划本身缺乏了解和认同,就这给本来是精准扶“弱”的专项计划的实施带来了诸多困难。
二、专项计划招录过程中难以避免违规操作的出现
高校专项计划专门针对农村及贫困地区,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督管理的薄弱,极易出现“徇私舞弊”“暗箱操作”等违规问题。比如,一些非贫困地区的学生为了享受“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惠,不惜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信息或以其他方式骗取专项计划报考资格。一些单位、高校等的公职人员在认定或审查考生资格时,也可能出现违规违纪操作。因此,如何保证专项计划招录过程中的公开透明,把招录环节放置于阳光之下,也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有关高校和中学严格落实招生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畅通网站、信函等多种举报方式,严防资格造假和违规录取。
三、专项计划生入校后的总体学业适应水平偏低
与普通招考生和自主招考生相比,专项计划生群体更可能遭遇学业适应障碍。经过一年大学学习后,仍有较高比例的专项计划生还没有完全融入大学学业环境中,并存在过渡适应期偏长的现象。
部分专项计划学生入学后存在一定的学业问题,表现为没有通过课程考试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能达到学校基本的学业要求。同时,专项计划学生与普通招考学生的学业表现差异主要体现为学习成果差异,与普通招考学生相比,专项计划学生的课程考试及格比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比率、奖学金获得比率都相对较低,这说明他们的学业达标程度、英语水平、学业与就业竞争力都相对较差。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与学生个体家庭背景因素相关,绝大多数专项计划生的父母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与之相比,来自非贫困地区的、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学生则更容易适应到大学的学业环境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考招生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是高考注重效率兼顾公平的一大举措,也是实施精准脱贫、教育脱贫的生动实践。尽管各个高校的专项招生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阻力,但我们仍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看到高校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政府部门和高校更要强化法制意识,梳理专项计划实施环节中出现的疏漏和不完善之处,并且力图逐一击破,充分发挥专项招生计划在均衡教育资源,维护教育公平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