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半两】鉴定及上门交易价格
“半两币”是战国秦汉时期使用最多的古币,分为先秦半两币(战国半两币)、秦半两币和汉半两币。通常先秦公元前220年以前的半两都是战国半两,公元前220年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半两被称为“秦半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统一币制,上币为金,下币为铜。以“半两”为名的铜钱,后人称其为“秦半两”。
从那时起,中国的铜钱就成为内圆外圆的固定形式,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那秦半两值多少钱?统一币制后,秦始皇推行直径2.5厘米-2.8厘米、重3克-6克、大小适中,便于携带交易,铸币后流通迅速,兼并六国后迅速成为主流货币。那时候根据市场需求又铸了半两小钱,直径1-1.5厘米,重0.2克-0.4克三种,历经两千多年沧桑流传。
秦统一前,各国钱币形制各不相同,如铲币、刀币、环币等,它们只能在各自管辖范围内流通;自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前336年)开始,至秦灭亡(前206年)为止,秦始皇生产的半两钱已持续了130年。
秦半两钱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至山东、江苏,北至内蒙古,南至广州市,东北至辽东半岛,西南至大渡河上游,表明秦半两钱为全国通用货币。
含义
《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秦始皇货币大一统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秦半两》为古钱圆方孔作了造型。圆方孔钱币成为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秦半两铜钱造型上,“圆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而“圆孔”则象征远古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这种观念被普遍接受。但是,也有人认为,圆形方孔是生产、加工的需要,便于携带、流通和贮存,在不断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形式)。铜币上的“半两”二字,是由秦国著名书法家李斯题写的,表示每一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
《史记·平准书》引《古今注解》:秦钱半两,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今时秦半斤钱大小不一,钱径一般在3.2-3.4厘米,重约8克。钱文凸起,狭长,略呈弧形。不含内郭、背平素。有的重量超过10克,甚至超过100克,或者说是《索隐》中的当百钱。
鉴定
孔钱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制作简单,有孔方便穿挂。春秋时期,属于燕的钱有明四、明五、明五种,制作粗细不一,有些面文不齐,属于齐的钱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属于东周的钱有明四、明五、明五、明六,属于秦的钱有半两个字,一般每个重3~10克,甚至更重。秦统一后,金币以方孔圆形的半两为币,方孔圆形的半两为币,从此方孔圆形货币在中国保存了两千多年。这一形态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圆地圆的宇宙观,也是一种便于携带的穿挂。在秦汉延续了半两钱,其特点是:先秦半两,文字微带隐晦,笔画有方折、圆折,重约4克左右;秦半两,重8克(秦制半两=8克),大部分半铸于秦始皇时期;
汉半两,汉初由于私铸风行,半两钱越铸越小,有的小到直径“一厘米”,重不到一克,一次就碎。汉文帝时半两钱重四铣(汉制1斤=16两,1两=24铢,半两=12铢),也称四铢钱,有临苗四朱、宜阳四朱、东阿四朱、容邑四朱、下蔡四半等地名。它的特征是字面平滑,没有隐含,笔画方折,是西汉的第一种货币。有五种版别:普通版别,钱身上无特殊标记,字中竖与上横不连,称得上有颈半两;有郭版别,多有外郭,内外郭均有少许,传形版别,半两字形左右倒置;标识版别,钱背面有各种划痕、星或凸起,佩钱版别,穿孔呈菱形,随佩带而成。生存下来的半两一般伪钱极少。由于错模戏制出现少数“半”、“二”钱。后世有伪铸的,要注意鉴别。
先秦半两(战国半两),秦半两与汉半两之分
战国半两国:
它的文用大篆(秦统一文字前的篆书),朴拙而浑厚,豪放而俊逸。公元前336年左右开始铸造,最初是圆钱,旋即改为方孔圆钱。初期铸造原始、粗糙,钱体厚肉大样多畸形,穿口不规则,有的似圆非圆,有的内孔不规则,背穿细小,多有流铜现象,钱边缘残存有浇注荐痕。钱文高凸,古朴,呈隐起伏,称之为隐起文,笔法粗放而不规范,似一刀,而尤古挫苍莽,称其为“原形”。
·秦半二式:
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货币。每件重半两,也就是十二铢(库平秤二钱二分八毫)。钱币文字已向标准化方向发展,铸币工艺更精湛,外形大大小小,方折数多,钱币高挺,字体窄长,大篆方气浓,字形古雅端庄,有传形钱币之称。大样钱流铜现象较为常见,有的呈圆穿。小样钱以方穿为主,个别面皱纹明显,有陶范浇铸痕迹。双道荐口钱体已占多数。钱的直径一般在3.2厘米左右,重5.4~7.4克。最大径达6.1 CM,重101.7 g,轻点的只有2.5厘米左右,但在3厘米上下的人中是最大的。早、中、后两个时期秦钱差别不大,只不过战国钱比战国钱规整得多,字体统一,重量各时期也不同,大的有的重100多克,小的重5~7克。
汉半二:
西汉沿袭秦制,仍用半铢半钱,钱文已略带汉隶气息,名称与实际重量已不相符,逐渐减重,品种很多,有八铢半、六铢半、四铢半、邓通半等,各郡县也铸有不同的半铢,最轻的不足一克,称为“榆荚半两”。汉刘彻即位后,改革币制,元狩五年(前118年)铸五铢钱,其中半铢正式废去,但民间仍继续流通。半斤八两的钱因其形制古朴轻盈,钱文端正朴拙,一直为泉界所追捧。因分别受存世数量和不易分离等因素的影响,其价格不太高,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特殊品种的价格会比较高。开国以来出土数百件,包括始皇陵之考古发掘,未见直径超过6厘米的大钱,真是人间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