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旧事
不知何时,天蓝色的共享电动单车在大街上多了起来,小黄车则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参加工作之后,上下班坐公交车非常方便,基本上就很少骑自行车了,人也懒了。每年只是春节期间回到了老家,出去拜年的那几天骑,而且每天要骑上三、四十里地,其后果就是腰酸腿疼好几天。近几年,哥也买了车,出去拜年不用再骑自行车,但缺少了锻炼,以致于每次过完年,体重都要长几斤。
记得是读小学四年级时开始学骑自行车的。那时家里仅有的一辆自行车,还是父亲买回零部件,自己攒(音cuan,二声)的。和这几年网络上、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二八大杠”结构大致相同,只是中间的三角架和车后座,尺寸要比普通的“二八大杠”更大些,管件也要厚些,我们叫它“大水管”。尺寸大了,载重空间更大;管件厚了,则会更加结实耐用;但和其它车型相比,也显得有点笨重。另外,这辆自行车的轮盘(前面的主动齿轮)比一般自行车小一圈,轮盘和飞轮(后面的从动齿轮)的齿数比也小很多,脚蹬起来会比较省力,有利于爬坡和顶风逆行,但也有缺点,就是速度要慢一些,走相同的距离,要比别人多蹬很多圈。父亲当初攒车时,可能考虑更多的还是结实、耐用、载重能力大、骑着稳。但这样的自行车,对于刚学的人来说,是不太适合的。学骑车时,自己长得还没有自行车的车把高,不能像一般大人那样,直接跨到车座上骑,只能把右脚从三角架的中间空当儿别进去,蹬自行车外侧的脚蹬子,这种骑法,被大人们戏称为“掏裆式”。自己是左撇子,刚开始还很不习惯,有段时间总想站在自行车的外侧骑。“大水管”比一般的自行车重很多,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掌控不好摔倒了,被压在车底下,受的伤也会更重。好在自己还不算太笨,学骑自行车时,没摔太多的跤,即使摔倒了,为了面子,也会很快爬起来,拍拍胳膊腿儿,和小伙伴们说没事儿。
我读初一时,哥上初三,我们读的是县里的同一所重点初中。这样,我们俩就可以骑一辆自行车上学。那是一所寄宿式初中,但为了省钱,我们俩还是走读了近一年时间。每天清晨,五点来钟起来,简单弄点饭吃,和村里的其他同学集合,一起骑车赶往学校。那时县里没有一条像样的柏油路,都是土路,路面疙疙瘩瘩,我坐自行车后座上,哥骑车,一路下来,两个人都很累,哥是蹬自行车耗费力气累,我是坐在车后座上颠簸得累。到了冬天,更是受罪,哥骑车时哈出来的热气,会在眉毛头发上结满白霜甚至冰碴;坐在自行车后座的我,到了学校,脚会被冻麻,下了车走路都不稳。后来干脆半路上下来几次,跟着自行车跑一跑,活动活动,还可以暖暖身子。到了夏天,最担心的则是老天爷下雨。一旦下雨,土路上坑坑洼洼,大部分时间只能下来推着车走。老家的土质又有些粘,很容易粘到自行车的车圈上,走不远就得停下来找根木棍把粘的泥巴清理一下。有时还得把自行车扛起来走,这时车子笨重的缺点就更加明显了,别人扛车走很轻松,我们则非常吃力,那辆自行车太沉了。
我读初二时,哥去了县城读高一,姐也在那里读高三,就变成了她俩骑一辆自行车,我则由走读改成住校,每个周六傍晚放学后走回家,星期天下午再走回学校。我读高一的那一年姐已经考上大学,去了外地读书。又是同样,我和哥骑一辆车往返学校,因为离家比较远,之后没再走读,一直住校,只有周六回家。我读高二时,哥也考上了大学。从那时起,那辆“大水管”就成了我的专车,直到高中毕业。可以说,那辆“大水管”承载了我们姐弟三人从初中到大学的整个路程。
读大学时,校区比较大,又是分散上课,从一栋教学楼到另一栋教学楼,有时要走二、三十分钟,如果连续上课则会来不及,于是和其他同学一样,花一百块钱买了辆不知被倒了几手的旧自行车。可惜骑了不到两个月,就被盗了,后来干脆也没再买,走路实在来不及就跑步,全当是锻炼身体了。
在哥、姐都考上初中之后,离家远,要骑自行车,父母还要赶集卖菜,没自行车也不行。再买辆自行车这件事,被提上了日程。买新的太贵,经过反复地考虑权衡,父亲最后决定,买了一辆八成新的红旗牌自行车,花了一百二。说起来,在四十年前,这也算得上是笔巨款了。后来知道,当时是借了债的。当时,有了新车,我们几个总会想各种法子,找各种理由骑上一骑,但也知道,上学是肯定不能骑的,风吹雨淋,骑不了几年车就完了,还是“大水管”结实耐用。
父亲在世时,经常和我们讲他年轻时去山东卖大蒜的经历。自行车的后座上铺一条麻袋,把一百多斤辮好的一挂挂大蒜放上去,外面再严严实实地盖一块防雨布,捆绑好。骑行二百多里地,到山东德州卖。去时会很慢很累,回程则会非常轻松,因为腿已经蹬车练出来了。不过,从一次小腿骨折恢复之后,父亲就再没怎么骑车赶集了,主要是负责照顾那十来畦菜园子,翻土、育苗、移栽、施肥、浇水,赶集卖菜的担子主要落在了母亲身上。那些年,一辆自行车和十来畦菜园子,承担了我们姐弟三人上学读书的大部分费用。
有几年,农村自行车被盗的现象严重,政府推出了自行车上牌照的政策。对每家每户的自行车进行统计、编号、造册,每辆自行车发一本红皮的车证,并在自行车的三角架、车把等部位打上钢印,以防丢失。赶集时,人们大多会把自行车寄存到集市的亲戚家,或者存到专门的存车处:用绳子围一片空地,有老太太负责看管,每次收费一毛钱。
那时的自行车牌子主要有凤凰、永久、飞鸽,在农村,新人结婚如果能买上一辆这几个牌子的全新自行车,就像现在城市里结婚开辆奔驰、宝马一样,是件很有面子的事。
那辆“大水管”,多年前已经被当废铁卖掉,那辆“红旗”还在,住在老房子的三叔偶尔会骑一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