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胃健康 | 总是热出一身汗?体虚之人,不妨喝喝这碗汤!

汗液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出汗是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当中枢神经受到刺激,就会引起发汗这个生理现象,因此,出汗有调节体温、蒸发散热的功能,同时也是紧张、害羞等情绪的一种反应。

01

适量排汗有助健康

汗液中含有体内的一些代谢产物,当中99%为水分,包括了氯化纳(盐和钾)、镁、钙、乳酸、尿素氮等有机和无机成分。一部分代谢产物在体内形成“垃圾”,通过汗腺排出体外有利于身体健康。

现代人运动少,到了夏季又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当中,没有什么出汗的机会。因此,人体的代谢废物无法通过汗液流出而积聚于体内。因此,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可有助于出汗,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从中医学理论来讲,夏天运动排汗是最好的“祛寒除湿”的时候。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阳气已被压抑了半年以上,累积了许多寒气、湿气。所以在夏天时透过适当的运动,活跃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让湿邪之气随着汗水排出体外,帮助体内排出寒与湿。

02

过量排汗不利健康

■ 过量排汗导致身体缺水

汗腺是人类最发达的器官之一,人体的汗腺多达500万个,遍布于人体全身各个部位。当身体出汗,人体中的水分便会通过汗腺流出体外。正常人24小时内,在不知不觉中便会蒸发约600~700毫升的汗水。当身体受高温环境的影响或者在运动和体力劳动之下,人体大量出汗会导致身体水分的流失,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产生脱水的情况,严重者容易导致肌肉抽筋、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 过量排汗导致身体电解质流失

汗液中含有一定的电解质,电解质在人体内主要的功能是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稳定,比如细胞功能、酸碱度稳定等。如果人体电解质发生紊乱,汗液中主要的电解质是钠、钾、氯离子等。大量出汗则会引起低钠,就会出现口干、头晕、疲倦、手足麻木、四肢发凉等。引起低钾就会导致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反应迟钝、嗜睡、心动过速、早搏,甚至心脏骤停。因此,大量出汗后光补充单纯的水分是不行,还需要适当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03

过量排汗会伤津耗气

中医认为,汗为津液的组成部分,血与津液同源,出汗过多,会导致伤津耗气。同时,也认为“汗为心之液”,心在脉为血,在津为汗,汗为血之液,由阳加阴,气化而成,故称“汗为心之液”。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津液亏损,而人的津液里是带着气的,津液外泄,也带走了人体的气,所以夏天大量出汗,就会导致伤津耗气,出现气阴两虚的情况,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心悸、神疲倦怠等问题。

因此,在大量出汗之后,我们除了补充水分、电解质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药材或者食品,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的亏耗,如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等。此外,还应当注意补气固摄,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敛汗作用的黄芪、西洋参、煅龙骨、煅牡蛎等

‖ 食疗方推荐

西洋参麦冬煲鸭汤

材料:西洋参10克,麦冬20克,生姜3片,鸭半只(2人份)。

做法:将鸭焯水,药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养阴。

适合人群:夏天汗出过多,耗气伤津的气阴两虚者,常见易汗多汗、口干咽燥、疲倦乏力,舌淡嫩,苔少者。

西洋参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能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麦冬性微寒,味甘、微苦,归心、肺、胃经,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生姜可祛除鸭肉的膻味,以上食材与养阴的鸭肉合而为汤,可以起到益气养阴的功效,适合夏天汗出过多,耗气伤津的气阴两虚者食用。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