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七旬阿姨说,学习让我慢慢的老!

题记

如果您想加入每天一页抄书,可扫图片中的二维码,我们一起抄书,相互赋能,共同成长~

每天抄一页《围城》

&我的随笔(170篇)

——2021年3月18日

小时候,孩子最喜欢车,喜欢到看到街上开过的车,一下就能认出是什么品牌,因此,那时候,会给他买很多玩具的车。他能对着这些车玩得不亦乐乎。小孩子身上有着自得其乐的功能,即便没人跟他玩,但他们能发挥出自身玩的天性,摆出花样来玩,比如汽车赛跑,汽车接龙等玩法。

为什么那么多大人会羡慕小孩子,想做回孩子,因为长大了,他们已经很难做回去了。那个毕加索,可是花了一生才学会像孩子一样画画呢!

发起每天一页抄书和每天一分钟口才训练,最初我是为自己给建的,我的心里还住着个孩子,我还有自得其乐的功能。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自已玩自己在练习着。但昨天,沈阿姨的加入,让我感受到,终于有个大人陪我玩了,我那个开心劲儿就甭提了呢。这位沈阿姨,年已七旬。我曾经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过两篇她的文章。我放上链接,有兴趣的你可打开看。(点击可看)

这个别人家的微信朋友圈,正在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忘年故事

这位年近七旬的阿姨,仅读了小学五年;如今妙笔生花,惊艳了朋友圈!

有一点,在这里,我想写上,沈阿姨在上山下乡当知识青年那会,得过类风湿性关节炎,她的右手大拇指是不灵活的,却加入了我发起的每天抄一页书圈子,让我大为感动。那我还是放上沈阿姨在3月17日在自己的朋友圈说晒吧,她是这样写道的:

朋友圈早上好!

从今天开始,我准备挑战自己的手和脑,每天抄一页书,至于抄什么书呢!这本书举世闻名,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其每年的销售量都超过6000万册,他就是《圣经》。

在我的朋友圈有位忘年交好友,我叫她点妈,她是位亲子养育内容创作者,还是亲子教育成长型父母,家庭教育躬行者,热爱阅读写作的讲书人,更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传播者,《道德经》智慧分享者,这个抄书平台也是她发起的,己经快半年了,我天天看她抄书打卡,而且抄书的队伍渐渐庞大起来,也忍不住想挑战一下自己,正好今天点妈在朋友圈发了抄书宣传片,使刚沉浸下去的心,又被这宣传片跳动了起来。我知道,抄书比看书受益的多,它即锻炼人的记忆力和脑力,时间一长,还会养成过目不忘的好习惯。有些文学天才就是这样从刻苦中锻炼出来的,今天点妈她们抄书抄的的热火朝天,忍不住向点妈投去羡慕的眼光,我深深的体会到点妈易于常人的付出,是那么的多,时间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公平,绝对不会给她多一点,就是因为点妈对文学的执着, 对写作的认真,喜欢上了每天抄一页书。

文学界有许多老前辈都喜欢抄书,鲁迅,毛泽东,还有北宋文学家苏东坡,他们都有抄书的好习惯,抄书带给他们文学上的造诣,思想上的升华,真的无限量。

看书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抄书的好处那就更多了:一是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长期下去,会去掉身上心浮气躁的坏习惯。二是书抄多了,潜移默化的你会被书的文理所感染,对自己写东西有很大帮助。像一天抄一页书这样的方法,绝对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今天我也成为这抄书大军里的一员,我豪爽的对自己说:“无论这个世界对你怎样,都请你一如既往的努力、勇敢、充满希望。没人会把你变的越来越好,时间也只是陪衬。支撑你变的越来越好的是自己不断进步的才华,修养,品行以及不断的反思和修正。多读书、去抄书,不设限,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欣赏能力。让自己在老去的路上,慢慢的老。哈哈!”

沈阿姨就如那阳光,温暖激励着我们,有她加入的每天一页抄书,定会让我抄得更加的欢快。您确定你还不想加入我们这抄书队伍吗?哈哈!

☆☆这一页《围城》抄到:

在下半页面,陆子潇出现了。当写到每一位新出现的人物时,钱钟书老先生,总是要浓彩重墨地表现一番,对人物的外貌刻画,钱老的笔如刻刀,每一位部位精雕细琢一番,你看呀,写陆子潇的鼻子,钱老是这样写的:鼻子短而阔,仿佛原有笔直下来的趋势,给人迎鼻孔打了一拳,阻止前进,这鼻子后退不迭,向两旁横溢。

这真让我又好奇上,导演看了这番描写,这会找上哪个演员去演他呢,我决定今天继续看电视剧《围城》。

这抄到上半页,赵辛楣对于三闾大学老师们的八卦之事,做了总结性发言:有群众生活的地方全有政治。并自始至终感受到鸿渐兄会跟孙小姐能那么一回事的,你懂得。他的第六感觉可准。我就这么抄着抄着全信了他。

(0)

相关推荐

  • 每天读十页

    多年来,我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坚持每天读10页书. 这个念头,起因于曾经囫囵吞枣.贪多求全的尴尬.刚开始业余读书时,我的案头总是摆着一摞书,这本翻翻,那本看看,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一年下来,书读了不少 ...

  • 【博雅书香】再读《围城》 | 蒋平秀

    初读钱钟书的<围城>,那还是二十年前的事,当时我正读高中,同学中有本<围城>, 大家都争着传阅,我读得太快,囫囵吞枣,反刍不及,但也感到韵味可人,欣然有得.如今,年近不惑,百忙 ...

  • 读几页书,涤半日俗

    读几页书,涤半日俗 最近读书不上心,还总能为自己找到借口:想读的那本书不在身边.真实情况却是,费劲带出带进的书到头来未曾翻开.上班或下班随手将案头书抓一本塞进包里,看来只是一种习惯--我不读书,只是书 ...

  • 两位年近七旬阿姨感悟:晚年,有钱与没钱生活差多远?真相很现实

    两位年近七旬阿姨感悟:晚年,有钱与没钱生活差多远?真相很现实

  • 晋南深山住一位七旬老人,曾从事非常热门的职业,现已消失无市场

    画面中的这位老人姓席,是我们一行在晋南的大山里遇到的.那时,我们在山里游玩,无意中走进了一个小村,但村里的很多院子要么破败废弃,要么大门上锁无人居住,走了半个村子才看到一个院门敞开.两边贴着火红对联且 ...

  • 一位七旬老人关于身体和心灵的思考

    春节放假,闲来无事, 思考两个问题:一个关于身体,一个关于心灵. 将思考记录下来,写有两篇文章. 一篇叫<年过七十,终于老了>, 一篇叫<年过七十,终于明白>, 取一总题目:& ...

  • 一位七旬老农的感悟:农业的效益一大半来自艰辛

    2013年作者与沈益德(右二)在果园合影 "沈师傅,你现在还抽烟喝酒吗?"我在6年前见过这位上海市林果乡土专家,还清楚地记得他烟酒的量都很大,养生之道可以"啪啪" ...

  • 一位七旬老人,109座英雄纪念碑

    08-02 04:54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 "想给后人留一个纪念烈士的地方,让英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 ...

  • 一位七旬老人数十载坚持不懈发展传统中药材养蟾蜍采蟾衣传记

    谈起养蟾蜍采蟾衣的事,74岁的蒋张林竟说这是从龟类养殖业务中派生出来的新项目,是养龟给了蒋张林养蟾蜍采蟾衣的缘分和机遇.1982年,32岁的蒋张林是村里的植保员,有一天见到<浙江科技报>上 ...

  • 一位七旬老人,仅仅3诊后,10年肺病顽疾,居然痊愈了

    [导读]对于文中这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我们没有予以开胸平喘的对症治疗,而是先根据舌象分析疾病的根源,找出致病脏腑.再对致病脏腑,按子午流注,分时辰调治,10年顽疾终于缓解 ...

  • 这位年近七旬的阿姨,仅读了小学五年;如今妙笔生花,惊艳了朋友圈!

    献给热爱读书写作的您! 女人,如一本书,会让人百读不厌.那么,如果是一个无一日不读书的女人,浑身散发着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与书卷味,更是如一座书城,耐人寻味,流连忘返. 会读书的女人很多,会写写的女人 ...

  • 一位近七旬老翁的童年

    难忘的童年 公社成立正童年,缺衣少食真寒酸,记事正是学龄前,进入庙院把书念,学校当时太困难,课桌泥墩架木板,凳子从家自己搬,上学没表看时间,农民有双天文眼,北斗七星定时间,鸡叫两遍五更天,冰冷棉衣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