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虎 ▏非遗中的非遗 武光印
非遗中的非遗
梆胡第一人 武光印
马秀华 摄影 撰文
大凡戏曲的主弦,如京剧的京胡,豫剧的板胡,曲剧的大弦等等,这些市场上都可以买得到。
但,有一个剧种的主弦,不仅市场上没有卖的,而且在民间也无人去做。
他——武光印,是目前全世界唯一能做出这种达到演唱级主弦的民间艺人。
为什么市场没有卖的?
为什么社会上就没人去做?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个剧种特殊,特殊到全世界只有一个职业剧团,非职业剧团也就是三两个啊!一把梆胡能使用数年,生产这种梆胡的厂家或艺人,还不叫饿死?
什么剧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乡宛梆。
这篇文章先不说宛梆剧团的事,先说说这做宛梆主弦的艺人。
庄稼人武光印
武光印生于1952年,内乡县赵店乡人。他从小天资聪明,看啥学啥,学啥会啥,喜爱音乐,13岁学拉大弦(曲胡),由于家庭贫寒,18岁下学,青年时开始学木工,无论新款老款家具,只要他看一看,量量尺寸,到家他就能做出来。长期以来,一家人也就靠着他做家具维持生活,在这期间,他自心琢磨着竟然学会了做曲胡、二胡、京胡、手板等戏曲的乐器,周边有爱好乐器的也总找来让他做。
武光印还喂着两头牲口
农家手艺活样样都会
就连根雕他都有研究
1996年他的儿子武新建考进了内乡宛梆戏校,一心想学拉宛梆大弦(梆胡),当时剧团有一把,主弦老师稀罕得不得了,谁也别想摸一下。儿子把想法告诉父亲,父亲就从农村步行20多里地找到剧团主弦师傅周坤元老师,看了看梆胡,量了量尺寸,就这一次,回家就开始琢磨起来了。
老伴也是地地道道的的农民
(征得武老师同意,把部分制作镜头与大家分享)
在红椿木段上先勾画线条
砍出外在轮廓
掏成空心
基本成型
梆胡的发音筒需要一整块儿香椿木掏空、而且掏成四瓣对称弧形。手工做起来当然很难把握对称均匀,他想让儿子有一把弦子,到处奔走找到直径合适的红椿木,然后截成段,白天黑夜的做啊、做啊,最终挑出了一把自己比较如意的梆胡,拿到城里叫周老师调试,终于做成了第一把能够演奏使用的梆胡。他儿子也就是用他做的这把弦子,练就了一身好本领,现在已成为宛梆保护中心的首席梆胡演奏师。不仅如此,目前,宛梆保护中心的五位梆胡演奏员使用的梆胡,都是从他手里做出来的。他现在也是唯一一位能够做出达到演奏要求标准的梆胡制作人。他的这门手艺,为宛梆的传承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他要把手艺传给儿子武新建
忽然想起一件旧事,有一年宛梆剧团在剧院演出,人山人海啊,我悄声问旁边一位大爷:“你喜欢宛梆戏啊?”你猜大爷怎么回答?他说:“好多年没听这胡戏儿叫了”大爷说的胡戏儿,就是说这梆胡的。这梆胡听起来唧唧叫,所以人们戏称宛梆叫“唧唧梆”
写到此,我耳畔不由地又响起了熟悉的乡音“唧唧梆”!
武新建潜心学习研究梆胡的做法
“唧唧梆,唧唧梆,
唧唧哩唧 唧唧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