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为什么不造折叠屏手机?

2021-03-22 19:32

果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苏志斌(工业设计师、智能硬件企业联合创始人)

2021年,对于手机来说,最热的技术关键词肯定是“折叠屏”。虽然价格不菲,但随着清脆的“咔嗒”一声,手中手机屏幕的尺寸顿时增大了一倍,无论是观影,还是游戏,体验升级感非常明显。仅仅凭借这一点优势,已经让不少用户决心入手折叠屏手机,并大呼“真香”!

然而奇怪的是,热衷于技术与体验创新的苹果,却明显对“折叠屏”不太感冒。除了冒出几条苹果又获得了几项相关技术专利的新闻之外,就只剩下几条真假难辨的预言:“苹果估计于202X年推出折叠屏手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折叠版iPhone想象图 | applemagazine.com

用起来顺手的产品,才叫好产品

事实上,苹果对于柔性屏幕的尝试早就开始了,2017 年发布的 iPhone X 上的那块全面屏,实际上就是将柔性屏幕的末端折叠过去实现的。但是,如果我们追溯下苹果的历史,就会发现一条鲜明的技术基因:每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方案,最好都带来一种全新的,亲近使用者身体习惯的人机交互逻辑。

Apple Watch 3D touch技术设计草图

从80年代“滚轮鼠标加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lisa 、拥有多点触控屏幕的iPhone、应用了3D touch技术的Apple Watch,到内置压力感应器,轻轻一捏就能实现功能调节的Airpods,虽然说功能各不相同,但背后的共性却是一脉相承。如果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用户只要用自己最熟悉且最强大的工具——手,再配合我们千百万年来逐渐形成的动作习惯,就能轻松驾驭这些新玩意儿。

反过来说,折叠屏能为苹果带来什么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呢? 从目前来看,暂时还看不到。

一块更大的屏幕虽然能够提升影音娱乐体验,但与已经存在的平板电脑相比,则更显得像是一种“重复引进”。另外,屏幕展开后,依靠点击手势的基本操作并没有改变,可介乎平板和普通手机之间的尺寸,却让持握的舒适度大为降低(尤其对于女性)。同时,大于6寸的屏幕也会严重降低用户单指操作点击的效率。

不仅如此,作为机械结构与柔性屏幕“嫁接”的产物,折叠屏在材料耐久度、精密结构的稳定性,以及软件的适配性各方面,都远远没有达到完美。对于以厌恶机械结构著称的苹果,这种瑕疵明显,且和自己路线不搭的技术,要想落地为手机,确实需要谨慎一些。

折叠,不一定非要在手机上

所以说,储备了诸多折叠屏专利技术的苹果,未来肯定会推出搭载这项功能的产品,只是不会把自己的目光严格限制在手机这样一个应用场景上。反过来,手机未来的功能革命,也绝非仅靠增大屏幕尺寸就能达到。

想找到能完美消化、全面发挥折叠屏技术潜力的应用场景,需要“跳脱”出来,放开想象:在未来一体化无缝衔接的智能物联网体系里,一块能折叠、弯曲的屏幕能做什么?

美国专利商标局公示的部分苹果折叠屏专利技术 | uspto.gov

其实,早在 2008 年,当时的诺基亚研究中心与剑桥大学就曾经对外展示过一个极为前卫和大胆的产品设计方案:Morph

诺基亚Morph设计概念图 | wikipedia.org

这是一个结合了柔性屏幕与纳米技术的概念机,它所探索与想象的是材料科技的进步,这台设备可以在平板、手机以及腕表之间自由地切换形态,还搭配一个耳机形式的计算主机,与屏幕作为子母组合实现更多层级的交互操作。它甚至可以实现表面自清洁,以及在屏幕上做到真实的物理触感。

基于柔性屏技术的未来汽车中控显示方案

通过Morph这个“脑洞级”的概念产品,似乎可以这样预测:随着柔性(可折叠)屏幕技术,以及芯片计算力的进步,苹果的可折叠屏产品很可能是消费电子产品中的一个全新物种。比如,一个应用了可折叠屏技术,更为轻便,贴合脸部的头戴VR/AR设备;或者一台展开后显示屏够大,但折叠后又可以轻松放入裤兜,类似任天堂DS的游戏主机;以及类似Morph,戴上是手环,脱下平展后是小型平板的“跨界”设备,甚至是未来智能汽车内部的触摸式中控平台。

未来,由智能物联网支持的柔性(折叠)屏设备全覆盖场景,包括可折叠屏手机,全尺寸触碰式柔性屏智能家居控制平台,柔性屏可穿戴设备等 | nature.com

归根结底,一项技术诞生之后,只有把它放入到人类习惯、能够解决我们真实需要的使用模式中去,它才真正具备了实用性和生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ID:Guokr42),作者:苏志斌(工业设计师、智能硬件企业联合创始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