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ECH高能智慧体赋能,助力R汽车跨入智能汽车的新时代

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向东,几个路口之遥,你会看到一座同样具有先进技术特征的数字化生产基地,这是上汽的临港工厂,R汽车旗下全新车型,刚刚发布的——纯电轿跑SUV ES33将在这里诞生。
作为R汽车全新车型, ES33身上诸多亮点,而最突出的无疑是背后R-TECH高能智慧体的加持,它基于“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这样一个理念共创而成。
几天前的“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作为R汽车首个架构平台,同时也作为R汽车的全新技术品牌,R-TECH高能智慧体和基于其打造的首款智能车ES33一同亮相于深圳大运中心。
一个全新技术品牌?是的,其实你可以把R-TECH当作成,R汽车乃至上汽面对智能化军备竞赛亮出的一枚战略级武器,因为它不仅意义非凡,也身怀绝技,它将赋能R汽车攻占智能赛道的新C位。
而谈及智能化,当下自动驾驶是智能化军备竞赛的重心,在这个领域里,前有不断激进向前的特斯拉,后有即将带着量产激光雷达而来的蔚来和小鹏,R-TECH又会给出一份什么样的答卷呢?

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布局

其实,R-TECH 最核心的内容也正是PP-CEM TM全栈自研高阶自动驾驶方案。
自动驾驶三步骤,环境感知是首要一环,来看看基于R-TECH高能智慧体,PP-CEM TM在环境感知上给出的答案:1 颗 Luminar 1550 纳米激光雷达、2 颗 4D 成像雷达 、 6 颗长距点云雷达、12 颗感知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以及5G-V2X和高精地图。
硬件阵容非常强大,引用官方说法,这是一个“构建了全天候、全场景、超视矩、多维度的“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
其中仍然有诸多亮点,其一:Luminar 1550 纳米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感知体系中具有巨大帮助作用,它对周围环境的3D建模能力是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所不具备的,有了激光雷达能极大的增强自动驾驶系统的环境感知能力,进一步降低系统误判风险,直到目前也仅有少数玩家明确宣布将在量产车上使用。
而这颗Luminar 1550 纳米激光雷达搭载在,基于R-TECH打造的首款智能车ES33的车顶部位。相较于常规的激光雷达,Luminar的激光雷达分辨率等效超过了300线,能生成最精细的车载三维立体点云信息,并且使用符合人眼安全的1550NM光源。
并且它的探测距离高达500米, 在反射率小于 10% 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为 250 米,视场角为 120 度水平视场角和 30 度的垂直视场角。
作为对比,搭载在小鹏新车上的Livox激光雷达,视场角为81.7水平视场角和 25.1 度垂直视场角,反射率小于 10% 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仅为 90 米,而蔚来新车ET7搭载的等效300线激光雷达,反射率小于 10% 时的最大探测距离为 200 米。从数据上看,Luminar 1550 纳米激光雷达无疑是目前最优秀的。
其二:4D 成像雷达,和激光雷达不同,这还是一个新鲜词,那么PP-CEM TM环境感知体系中的这个4D 成像雷达到底能干什么?
首先探测距离很远,对车辆的探测距离超过350米。其次探测精度非常高,引用官方说法,它可以探测到140米以外的一个可乐罐,这在目前自动驾驶的感知体系中将具备非常大的补位作用。
因为传统的毫米波雷达最大的bug是只能探测到障碍物,但分不清障碍物是什么,尤其是静止障碍物,如果此时摄像头工作环境也不太好,比如逆光或者恶劣天气下,就会很容易误判和漏判。
例如传统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组合的特斯拉,即便特斯拉视觉效果识别方案做的非常棒,但白色大货车就是特斯拉AP的bug,因为传统毫米波雷达无法准确识别静止的白色货车具体是什么,逆光情况下摄像头又看不清目标,但在算法层面以视觉识别为主,传统毫米波雷达的模糊信息往往会被过滤掉,于是就一头撞上了。
PP-CEM TM用的这两枚4D 成像雷达的特点就在于识别精度高,可以准确分辨障碍物,而且还能和其他传感器如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做到很好的融合,可以说这两项加持,4D 成像雷达几乎就是来解决掉视觉识别方案中的bug的,相当厉害。
当然这两枚4D 成像雷达还有更厉害的本领,在距离、速度、方向角的基础之上,4D成像雷达还增加了“垂直分辨率”的维度,它具备了普通毫米波雷达没有的测高能力,这在高架桥、地库等等特殊场景中,无疑也将发挥巨大作用。
在“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现场,介绍到PP-CEM TM时,上汽副总裁杨晓东表示PP-CEM TM不会将前方卡车的白色货箱与天空混为一谈,更不会对幽暗狭长的隧道束手无策,也能识别高架桥下每个危险场景。
好吧,结合PP-CEM TM给出的具体感知方案来看,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对友商们的实力嘲讽……
OK,我们再重温一下自动驾驶三大模块,环境感知、分析决策、控制执行,在首要的环境感知上,R-TECH给出的方案已无可挑剔。
那在分析决策上呢?目前的消息,PP-CEM TM将使用英伟达Orin芯片提供500-1000+tops的算力,配合全栈自研的超级环境模型算法,来实现感知即融合。算力具体是500还是1000+tops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这部分上R-TECH的表现目前也依旧是处于领先梯队的。

整体用车体验的颠覆性变化

而基于R-TECH打造的,搭载PP-CEM TM的首款智能车ES33明年下半年就将正式上市,届时这款车型将会给自动驾驶领域带来哪些变革,非常值得期待呀。
当然,R-TECH高能智慧体的科技赋能,不单单体现在自动驾驶上,其实它还体现在其他诸多方面。
比如智能座舱,基于成长、共创、智能的底层逻辑,R-TECH高能智慧体还打造了汽车版的MINECRAFT,叫做“用户的世界“,目标就是将智舱的定义权交还给用户。
通过AIoT硬件即插即用以及用户第三方共创生态,可以为用户带来真正的“千人千面、千车千面”的个性化智能座舱体验。
而这种基于硬件,通过软件迭代,但同时又不束缚于硬件的构建方式,在目前的智能化赛道里还是最为新鲜的玩法,它或许真的能为智能化用户,带来整体用车体验的颠覆性变化。

共创,定义智能汽车新时代

其实,这种新的玩法也不仅体现在一台车或者一个智能座舱之上,它更体现在R-TECH背后的品牌本身。
和传统造车不同,作为一个以“科技兑现想象”为使命的品牌,基于用户需求,共同创造智能新物种的深度合作关系是R汽车的追求,它不同于传统OEM和Tier 1 的采买关系,更像是轻松化的伙伴机制。
这种共创模式,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可以定义智能汽车新时代,如同Rtech高能智慧体下PP-CEM TM自动驾驶方案搭载的激光雷达、Orin芯片,某种程度上这些就是共创价值的体现。
所在R-TECH高能智慧体亮相的大会,也是为“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这场大会不仅有技术体现,也同时展示了R汽车的共创伙伴关系。
R汽车是上汽集团“新四化”创新升级“排头兵”,其实这场“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也可以说就是整个“上汽乘用车”的共创生态圈。
而在这个生态圈里有可以看到Luminar、采埃孚、英伟达、腾讯智慧出行、微软、华为、斑马智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等一批头部企业的名字,可谓史上最强大的世界级共创者战略联盟。而R-TECH高能智慧体则是这个“上汽乘用车”的共创生态圈中,一个具象化的表现。
其实,随着新四化浪潮日益扩大,在汽车产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之下,技术上的变革与迭代或许并不难,难得是面对变局,从底层思维上进行脱胎换新。能否敢于以崭新的姿态去迎接未知的挑战,这考验着参与者的勇气和底气。
但某种程度上,新思维新想法又意味着新的生命力。而从R-TECH高能智慧体到“R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其实就是R汽车及其上汽面对下一代时代所呈现的崭新思维模式,以及全新的生命力。
可以想象,未来在共创理念的指引和R-TECH高能智慧体的科技赋能下,这些将率先助力R汽车抢占智能汽车赛道的新C位,进而使得上汽乘用车实现巨象转身,从一家传统汽车商转型成为一家面对未来出行需求的科技型企业。真正从“定义”智能汽车新时代,实现跨入智能汽车的新时代。

关注视频号【AutoLab】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