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有话 | 匡扶正道
序
敦煌莫高窟作为当今世界延续时间最长、保存规模最大、保护最为完好的佛教石窟群而被世人称赞为“沙漠中的美术馆”、“墙壁上的博物馆”。如此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廊和千年不断的历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前来欣赏赞叹、考察学习、甚至是虔诚礼拜为之朝圣!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我们精心编写了敦煌莫高窟“画中有话”系列赏析。这里的“画”不仅仅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筑、历史图片、历史遗迹等等。在我们眼中他们都是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我们将用充满温度感的文字来传递出历史信息的点点滴滴,“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大家聆听到绘画的声音,让声音传递美丽的绘画!
相信大多数人最初听闻“天龙八部”,得益于金庸先生的同名武侠小说。殊不知这一概念其实源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步被广大民众所熟知,并在历代文学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天龙八部”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名僧安世高所译的《佛说㮈女祗域因缘经》中,其中的具体名目也于此时随着佛经的翻译一并传入了中原地区,即“天、龙、阿修罗、夜叉、迦楼罗、乾闼婆、紧那罗、摩喉罗伽”。《舍利弗问经》中对此也有详细的描述:八部鬼神“生于恶道,而常闻正法”,因天与龙在其中阶位较高,为其首领,故统称为“天龙八部”。他们之中有善有恶,有正有邪,但因听闻佛法、受其教化,故常伴佛陀左右,成为佛教的护法神。
天龙八部信仰传入中国后,在龙门、广元、大足等众多佛教石窟中均有所表现。敦煌壁画中绘制天龙八部的历史也由来已久,如唐代时期的弥勒经变、涅槃经变、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等诸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天龙八部的相关造型。但作为尊像画题材之一的天龙八部群像,则主要集中出现在五代、宋时期,且随着时代的更替,风格、位置多有变换。进入西夏之后,天龙八部被密教仪轨所吸纳,并将其归入了曼荼罗的信仰范畴。敦煌石窟现保存较好的相关作品主要集中在莫高窟的第321、158,以及榆林窟的第25、16、2等石窟中,其中建造于中唐时期的(公元781-848年)莫高窟第158窟内绘制的天龙八部就属于这一题材中的代表。
天龙八部 莫高窟第158窟 唐
根据佛经记载,释迦涅槃之际,以四天王为首的天龙八部前往拘尸那迦城举哀供养。为迎合这一主题,此窟主尊涅槃像后方的墙壁上绘制了一幅天龙八部举哀图。该图存于佛足后部,篇幅宏大,保存完整。由于这些神怪被佛经视为是天地生灵中凶禽、猛兽以及鬼神的代表,故古代工匠们把这些古印度传说中的神灵赋予了人格化。图中除阿修罗和夜叉外,其余诸神皆为头戴宝盔,身着甲胄的武士形象,不同的是这些武士的头盔上装饰有各种鸟兽造型,用来区别彼此的身份。一般龙王为龙,乾闼婆为虎,紧那罗为鹿,迦楼罗为金翅鸟,摩睺罗伽为蟒蛇,而天部则以四天王形象予以表现。由于这些造型与希腊神话中身负狮皮盔的英雄赫拉克勒斯有着众多相似之处,故有学者认为这些头顶虎皮盔之类的护法诸神、天王力士很可能便是赫拉克勒斯另一种形象的再现,它伴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及犍陀罗佛教艺术东渐等事件的发生,使得该造型在进入中国后,仍能够以一种变形的姿态继续存在于佛教造像、墓葬以及壁画等题材中。
天龙八部(局部) 榆林窟第25窟 唐
佛教中的护法神像,其灵感多源自不同地域、民族的民间信仰和原始宗教,它们怒目圆睁,张口叱喝,兵器在手,须髯飞扬,以极其接近世人的造型出现在彼时遍地开花的佛教遗址中,且与诸多庄严肃穆的尊像画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极大的缓和了佛国世界中单调而又略显沉闷的宗教气氛。他们的存在折射出敦煌古代工匠不凡的想象力,更是外来神话题材民族化的具体呈现。
主创团队
策划 / 李萍、宋淑霞
撰稿 /刘文山
学术顾问 /王惠民
来源: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