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苏东坡

说到东坡苏轼,很多人会脱口而出一串串动人的诗词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荷 尽 已 无 擎 雨 盖 , 菊 残 犹 有 傲 霜 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他的弟弟苏辙在《追和陶渊明诗引》一文中写道,“其诗比李太白、杜子美有余,遂与渊明比。”夸他的诗比李、杜诗好,可以与陶诗比肩。这虽然是亲兄弟的评价,但是,苏轼的诗词造诣高是世人公认的。除此之外,李、杜、苏三人当中,唯苏轼中过进士,还考取制科入三等,是科班出身。苏轼还凭自己的散文成就,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可以这么说:李白、杜甫是诗人,苏轼是文学家;李白、杜甫是专业型人才,而苏轼是复合型人才。而只有像苏轼这样的学霸,才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骄人的成绩

苏轼22岁进士第二名及第,26岁制科取第三等,两次都名动京城。我年轻的时候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人多好呀,就学语文一门功课,会作诗会写文章就可以进京赶考。要是在古代,说不定自己也可以努力考一个状元。读了《苏东坡传》,再查一下资料,发现在宋朝考状元绝不比现在高考考状元容易。苏东坡那么厉害,科举第二名离状元还差一步。当然,他后来努力考上制科三等,又比状元还要牛。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成绩!
苏轼考进士分两场考试,第一场是取得考试资格的考试,由属于中书省的礼部主持,主考官是欧阳修。考试科目包括诗、赋、论各一篇,及时务策(即论时务的对策)五篇,苏轼顺利完成。其中《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评卷员们的一致好评。主考官欧阳修本想把这篇文章列为榜首,却因密封评卷,他疑心这是自己的弟子曾巩的文章,为避嫌特意把它取为第二名。反正,苏轼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进士考试资格,他的弟弟苏辙也入了围。
取得资格两个月后参加御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以应答天子策问为主,试题含赋、诗、论三个方面。一则是当面交锋、二则涉及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三则文才与口才全面考量、四则当今皇上在场甚至亲自提问……实在是压力山大。苏家兄弟发挥正常,皆皇榜高中:苏轼第二名、苏辙第五名,那场考试的状元是章淳,出身世族,据说长得很英俊。
依照惯例,考生金榜题名后要向主考官写信致谢,欧阳修拿到苏轼的致谢信后,读的津津有味,禁不住啧啧称赞,还与同僚传看分享。欧阳修对自己的儿子说:“30年后没有人会记得我了,就是因为有苏轼这个人。”言语间有一种被后浪拍倒在沙滩上的由衷喜悦。(他儿子后来和苏轼结成儿女亲家。)
苏轼考取进士后就*可以当官,朝庭派遣他去河南昌县做主薄,他拒不赴任,而是和弟弟苏辙一起留在京城附近的怀远驿继续苦读,准备向难度更大的制科考试进军。这相当于考取了体制内官员,有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等在那里,可人家选择再考更高级职位的任职资格。
宋代制科考试不像进士考试频繁,它不定期举行,由皇帝下诏临时设置的“制举无常科”考试科目,目的在于选拔各类特殊人才。苏轼参加的那次制科考试设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博通文典达于教化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等等十科,每一科看上去都很现实又很高大上的样子。
要参加制科考试,先要向有司呈送平时所作策、论各25篇报名,经评选合格后才被推荐参加阁试。阁式要做秘阁六论,苏轼兄弟参加秘阁考试六论的题目是:《王者不治夷狄论》(出自《春秋公羊传》何休注)、《刘恺丁鸿孰贤论》(出自《后汉书·丁鸿传》和《后汉书·刘恺传》)、《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出自《论语·子路篇》包咸注)、《形势不如德论》(出自《史记·吴起列传》)、《礼以养人为本论》(出自《汉书·礼乐志》)、《既醉备五福论》(出自《诗经·大雅·既醉》及郑玄注)。
这六道论题,三个题目出自正文,三个题目出自注疏,要求读书正文注疏都要熟悉;三个题目出自经书,三个题目出自史书,要求经史子集都要精通;有论国策、论人品、论教化、论形势、论修养、论祭祀,要求对各个方面都有思考。考试范围全覆盖!六篇文章要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完成。苏轼在紧张的考试中还开制科考的先河、任性地打了草稿,并且顺利答完,得到的评语是:“文义粲然”。
完成了秘阁六论、最后参加御试,即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御试相比较秘阁六论来说内容少多了,只写一篇策论。要求当天完成,字数要在三千字以上。那可是用言简意赅的文言文写啊,三千字谈何容易!苏轼却足足写了五千字!然后交卷密封。苏轼的准考证代号为“臣”,苏辙代号为“毡”。御试的成绩是制科考试的最终成绩,前面都是闯关,不计总分。御试的评卷员是王安石,他专门写了一个状子《论制策等第状》呈给皇上,其中讲到:“内'臣’、'毡’两号所对策,辞理俱高,绝出伦辈……以'臣’为第三等,'毡’为第四等”。即苏轼入三等,苏辙入四等。
制科考试入三等是什么样的成绩呢?制科成绩由高到低分为一到五等,整个宋朝三百多年共举行过二十二场制科考试,一、二等全部空缺,无一人获得过。三、四等算考取,五等则落第。也就是说,苏轼、苏辙兄弟双双都考取了制科。不仅如此,自宋朝设制科考试至苏轼参加考试的时候,入三等的只有两人——吴育与苏轼。三等之中还分为三等、三等次两个等级,吴育是三等次、苏轼是三等。因此,苏轼是宋朝开国百年来制科考试入三等的第一人!而在整个宋朝22次制科考试中,能入三等的只有四人:吴育、苏轼、范百禄、孔文仲。这考试成绩有多么骄人由此可见。
苏轼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相当满意,他在《谢制科启二首》中无比开心地说:“非怀爵禄之荣,窃喜幸会之至”。意思是,虽然我考出这样的成绩确实高兴,但不是因为从此将能获得爵禄,而是因为遇见伯乐您呀!学霸苏轼的情商还是很高的。欧阳修作为推荐导师,见苏轼、苏辙制科考试双双入等,非常开心地夸赞:“苏氏昆仲,连名并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御试完毕之后,宋仁宗回到后宫也是喜不自胜,高兴地对高皇后说:“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太平宰相矣!”

学霸的炼成

苏轼从小身体健康、活泼好动、脑瓜聪明。七岁开始读书,八岁入私塾跟张易简道士学习。在私塾学习的三年中,苏轼深得老师器重,总是被树立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学习上得到很多鼓励,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十岁时,苏轼从私塾退学,在家里跟着母亲程夫人学习。程夫人懂得儿童的心理,在教学上没有让苏轼死记硬背,而是喜欢从历史故事入手,让儿子从历史人物身上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激发起崇高的理想和为理想奋斗的激情。
程夫人给苏轼讲《后汉书》,讲到《范滂传》时,很是动情。这篇文章讲的是范滂正直为官而遭陷害,临死劝慰母亲不要悲伤。而母亲反过来劝儿子,说儿子能与历代忠臣齐名,虽死而无憾。有母亲的理解支持,范滂才安心受死。母子对话非常感人!苏轼读此文感动不已,他含着眼泪问程夫人:“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意思是说:儿子想做范滂那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凛然答道:“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意思是说:你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母?程夫人培养了苏轼一身浩然正气,成为他顽强成长的动力。
苏轼12岁的时候,父亲苏洵结束了在外游历,亲自给两个儿子授课。父亲的教学是严格的,孩子们必须按时、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必受到惩罚。四十多年后,身在海南的苏轼还做梦,梦见自己没有完成父亲布置的学习任务,害怕父亲检查、责备的紧张心情。诗中写道:“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恒庄初。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尤如挂勾鱼。”正是在父亲的系统教学、严格要求之下,苏轼从小就打下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苏洵也不是教死书,他关注孩子的性情,注重对孩子个性品质的煅造。苏洵给长子取名苏轼,次子取名苏辙,这名字中有他的深意。他说:“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他希望苏轼懂得适当的掩饰横溢的才华而免致祸患,平安度过一生。
苏洵教育孩子以古今成败得失为重点,引导孩子们对历史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以至于少年的苏轼“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为史论、政论的写作做了厚实的积淀。
苏轼兄弟成年后,父亲先让他们成家,把心安下来,而后带着他们游历,寻找学以致用的门径。父子们千辛万苦从四川到开封,一路上诗文唱和不断,开了眼界、展了才华,淡化了旅途的辛苦。
苏洵促子成才并不盲目,他带着兄弟俩拜谒益州知州张方平,张方平充分肯定兄弟二人的才华,建议他们不必参加乡试而直接参加科考,并预言像他们参加制科考试也不成问题。张方平还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备考的指导,让苏轼、苏辙的科考能力得到有力的加持。
苏轼考制科,得到欧阳修的极力推荐,在推荐词中,欧阳修说苏轼“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灿然,论议蜂出。其行业修识,名声甚远。”遇到这位不遗余力提携后生的前辈,是苏轼莫大的幸运。
为了准备高难的制科考试,兄弟俩在怀远驿用心苦读一年有余,屏除外界的喧嚣,忘记生活的境遇。每天的食物就是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大米饭。因为有兄弟相伴,因为学问文章日益精进,他们把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不觉其苦。
父母精心的培育、家庭的美好熏陶、恩师的提携指点、个人的勤奋努力,这些都是炼就学霸的成因。

非凡的成就

网上曾经有文章,写那些高考状元后来如何,追踪各地高考状元,发现名动一时后,多数泯然众人矣。而宋朝四位考取制科入三等的人,百度上除了有吴育曾经建功立业的记录之外,另外两位也只能淘得到几句零星的诗。时间无情地把多少英才淹没在历史的云烟里,而苏轼,却始终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这是因为学霸苏轼活出了一场成就非凡的人生。
苏轼入世有建功立业的业绩。在凤翔当判官,他“尽心其职,老吏畏服。”“修衙规,督运南山木伐”,“自是衙前之害减半。”即从制度上为央企的“南山伐木”项目中工作的员工改善劳动条件,争取福利待遇。
任京官时,逢王安石变法,敢于进言皇上,“臣窃意陛下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愿陛下安静以待物之来,然后应之。”上竦然听受,曰:“卿三言,朕当详思之。”即敢于直陈改变弊端,皇上也把他的话用心思量。
做杭州通判,“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即钻“新法”的空子多做一些有利于老百姓的管理体系,让老百姓比较安居从业。他还用实际行动教训外来使节,维护国家尊严。
做密州知州,除暴安良,维护社会治安;兴修水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习武备战,为巩固国防而努力。那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就是他在密州习武的记录。
在徐州任上,适逢黄河决口,他领导军民抗洪救灾、筑堤引水,奋不顾身。后又为徐州百姓祭天求雨,竟然天遂人愿,官民都欢欣雀跃。
后期再知杭州,他赈济灾民,救治瘟疫,建苏堤,浚西湖,造福一方……
苏轼从开始不喜欢放外任当官,到后来主动请放外任当官,是因为他不喜欢在朝庭争名夺利,而是愿意在地方为百姓做一些实事。
心怀济世救民的良好愿望,苏轼到哪里,都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可是,与他政见不合的小人则不想放过他,千方百计陷害他。乌台诗案险些丧命,晚年又一贬再贬,苏轼的人生,用《红楼梦》中一句话来说,真是“平生遭际实堪伤”。但他伤而不哀,总是能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浴火重生,经历一次打击就获得一次精神的升华。
乌台诗案,在生死关头,他写下了“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时未了因”的绝唱。及至出狱后,他又写出“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的宽宏。
被贬黄州,他发明东坡肉,酿制蜜酒,还写下传诵千古的两篇赤壁赋,和“水调歌头大江东去”,表现出出“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坦然。
在惠州,他流露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愉悦;
贬至儋州,他表示“九死南荒终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还说:“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无论命运怎样作弄他,他都能够主动和命运和解,始终阳光豁达,热爱生活。这才是一个思想通透、内心明澈的真学霸最优雅的态度。
苏轼不只是在命运的低谷唱几首高调的歌,他切切实实地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续集》十二卷,《奏议集》十五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十卷,《应诏集》十卷,《易传》九卷,《书卷》十三卷,《论语说》五卷(遗失了),《广成子解》一卷,《东坡志林》五卷,《仇池笔记》二卷,诗歌四千余首,词四百余阙……
他在海南三年的时间里,“茸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却和陶渊明的诗一百多首,并完成了多年没有完成的《易传》、《书卷》、《论语说》。
苏轼就这样达则兼济天下,穷则不只是独善其身,还要倾其所学、传递薪火。
他不像李白那样飘忽不定,不像杜甫那样沉郁愁苦,也不像陶潜那样超然世外。他就像邻家兄长一样亲切,却怀着盖世的才华、独特的个性、丰富的智慧、仁慈的大爱、浓郁的生活情趣……学霸就应该是这样的,生命尤如一棵顽强的树,无论遇到怎样的土壤与气候,都能够开出花、结出果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