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腹痛老不好,不妨试试这个方
中医书友会第2193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为儿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而继发。作者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寒热互阻。而两少腹为肝经所过,故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则。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编辑/闫奇峰)
柴胡疏肝散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型腹痛 35例
作者/徐菁
笔者近年来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35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经B超检查伴有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3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12岁,以5~7岁最为多见;发病均在1周以上。5例曾经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疼痛,持续时间较短,可伴有呕吐或一过性面色苍白,蜷曲按腹,一般能自行缓解,不影响游玩、食欲、睡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稍高,腹部彩色B超显示可见一枚或数枚肿大肠系膜淋巴结。临床排除外科急腹症、内科疾病及腹外疾病,对上呼吸道感染伴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者另作其它处理。
2 治疗方法
采用柴胡疏肝散:柴胡、芍药各10g,枳壳、川芎、香附、陈皮各6g,甘草5g。加减:腹痛明显加川楝子、延胡索;腹部觉寒加当归、肉桂;乳食积滞加山楂、鸡内金;大便不通加莱菔子、槟榔;体弱易感冒加黄芪、白术;口渴引饮、舌红少津加生地、石斛;伴呕吐加丁香、吴茱萸。每天1剂,水煎2次,取汁150~200ml,分早晚2次服。5剂为1疗程。
3 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35例中,6例显效(治疗3疗程后腹痛未发作,3月后B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缩小至直径小于10mm);26例有效(治疗3疗程以上腹痛未发作,3月后B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明显缩小但未达显效标准;或服药期间腹痛缓和,停药后仍然发作);3例无效(服药1月以上腹痛无任何改善者)。总有效率为91.43%。
4 病案举例
陈某,女,7岁。2003年8月15日初诊。半小时前患儿在上课时突发脐周疼痛,蜷曲伏案,脸色苍白,由家长急送来院。无发热、呕吐,大便正常。查体见全腹软,无局部压痛及肌肉紧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无增高,B超示腹部可见肿大肠系膜淋巴结1枚,12mm×14mm。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证属脾虚肝郁,气滞血瘀,治拟疏肝健脾、理气活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芍药各10g,枳壳、香附、陈皮、延胡索各6g,山楂、鸡内金各15g。水煎服。5剂后腹痛未发作,因平时体虚易感冒,前方加黄芪、白术、防风,再进10剂。2个月后复查B超示肠系膜淋巴结缩小到8mm×9mm。
5 体会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常因反复呼吸道感染而继发。由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儿局部受凉或饮食不节导致肠壁缺血,或交感神经兴奋,肠蠕动紊乱诱发腹痛发作,甚至呕吐,待肠壁自然松弛后方可缓解。西药缺乏有效手段,一般服用抗生素或解痉剂。
本病属中医腹痛范畴,或因寒邪搏结肠间,凝滞气机,不通则痛;或因乳食积滞损伤脾胃,停滞肠胃,阻碍气机;或因体弱多病,久病不愈,邪入于络,瘀阻脉道,使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而腹痛。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寒热互阻。而两少腹为肝经所过,故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治则。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引起的腹痛,取得了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