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成》

周教授像往常一样款款走上讲台,宣布:“上课!”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仪式般的开场,肃穆、庄严。我常感慨,若所有老师都如周教授一般,大学该是一次多么有趣的经历。
“今天,我们讨论一点儿深层次的、有用的东西: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牛顿?”周教授看着我们,用不容质疑的口吻接着说,“为什么呢?大家先讨论一下。”
一个同学站起来:“在第一次课上,您讲过发明创造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钱、二是闲,爱迪生九岁有自己的实验室,中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有钱、有闲,可能成了发明家,也可能成了花花公子。中国不是没有富人,这种人还是有的,你们想如果他们出国到了法国、美国,有没有成发明家的?”
“有。”
周教授微笑着点击多媒体课件,大屏幕上出现一篇文章:《中国为什么出不了牛顿》。
“为什么出不了牛顿?瑞士学者,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给我们解了迷。”周教授转身看着大屏幕念道:“'当欧洲人读了英国汉学家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文明史》后,一定会对中国古代特别是元朝以前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惊叹不已,历史上的中国,曾在科学技术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人们很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欧洲在文艺复兴运动后产生了现代科学,而中国在14世纪以后却开始沉默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周教授停下来,转身面向我们,“外国人尊重我们的是元代以前的中国,我们应该知道他们的观念里,中国在元代前后是两码事。元朝以后是明朝清朝,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红楼》就产生在明末清初。同学们,第一次课讲过,我们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有所成!”
——节选自《大学生》2005年11月刊,原题《中国出不了牛顿,因为太多诸葛亮和林黛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