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的作文,一定要写出细节感
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一个词反反复复出现,内容重复而干瘪,总结性的词频出,却没有具体的细节。
比如,我嫂子跟我吐槽,上小学二年级的小侄女,写一篇作文,开头就是“我今天很开心”,结尾是“我真的是太开心了”。
“开心”这个词就是总结性的词,但是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具体的内容,没有细节感。
这个问题不是小学生才会有,初中生也是一样的。
一个学生写:我爸爸很幽默。他常常说话很搞笑,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每当我们不开心的时候,他就用搞笑的动作,搞笑的语言逗我们,从来没有失败过。他是一个搞笑的父亲。
搞笑,幽默,就是总结性的词。搞笑的动作,是什么动作,没有。怎么幽默的,没写。这就是缺乏具体的内容,没有细节感。
那细节描写,细节感能体现在哪里呢?我只想说,处处均可有细节。描写环境,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动作,状物……我们都可以写出细节感。
细节描写,让文章有血有肉。
于是,我开始举例了。
比如,我们描写一只蜗牛。
大部分的同学会怎么写:它软软的,白胖胖的身体,背着硬硬的壳,头顶上两根透明的触角,四处探寻着什么。
这种写法很普遍,从颜色、质地上面去描写。但我觉得,还没有写出细节感。什么叫细节感,观察别人没有观察到的地方。
你看到,它软软的躯体上,有着龟裂的纹路,如波起伏,缓缓前进,在叶片上,留下透明的黏液了吗?
细节感,就是你要去看,不止是看它的颜色(白白的)、感受它的质地(软软的),还得观察它的纹路(龟裂的纹路),感受它的动作(如波起伏,缓缓前行)。
比如,我们描写小孩子吃粉。
大部分的同学会怎么写:小孩子,胖乎乎的手,拿着筷子在碗里搅动着,往嘴里扒拉两口,又四处张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同样,这样的写作,细节感是不够的。
我们可以这样细化:那孩子把筷子合拢,一把抓着,插进面里,不停转着圈圈,把粉搅在筷尖上变成一团,偏头咬一口,那“粉团”便散开了,落到碗里,桌上到处都是。连脸上也沾了油光,变得油亮亮的了。
细节感,可以是不断细化的动词(筷子合拢,一把抓……插……转圈……搅……篇头一咬……散开……落……沾油),还原生活场景。“那粉团便散开了”,就很有画面感。
又比如,写春天。有的同学会写:春天,万物复苏,树上长满了新芽。而我有一个学生,就写到了:新芽上面,长着倒勾刺。这“倒勾刺”就是细节感。
老人的皮肤不仅是皱巴巴的,还可以写出,那皮肤,像极了干瘪的橘皮。靠近了些,似乎可以看清每一个毛孔。
总之,我们写作,一定要写出细节感。这些细节感,来自于对外界细致的观察,敏锐的感受力。
学会仔细观察,细化动作,静心地感受。
很多同学,都缺乏这种观察力和感受力。天天上学的学校,门口有没有对联,如果有,对联上写着什么,什么意思,你知道吗?你们家小区楼下,有几种树,数过吗?香樟树的树干,和梧桐树的树干,有什么不同,你看过吗?很多同学,是回答不出来的。
所以,如果想写出细节感,就从现在开始,学会认真观察,仔细地感受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