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一天,有缘结识一位在五十年代考上大学的胶东老先生
缘分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明天即是高考,笔者今天也打算写点与之相关的内容。就在思索之时,微信上弹出消息,有人要申请添加好友。而没想到的是,这位发来申请的人,其经历与高考的话题正好契合,因为他是一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考上大学的老先生。当然,知道这位老先生的身份,是添加好友之后的事情了。起初,由于他的微信地区标注为“湖南邵阳”,笔者还曾犹豫了一番。因为邵阳地处湘西南,与胶东半岛远隔数千里,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忽然有那边的人添加好友,难免会让人觉得诧异。不过,好在他的微信昵称就是姓名,看到了“姜志敏”这三个字,笔者虽然暂不知为何人,但感觉应该与胶东有渊源(毕竟姜是胶东大姓),于是在略作犹豫之后,还是很快添加了对方。没想到的是,成为好友之后,对方马上发过来一篇文章。我初读之下,发现写的是一段与许世友将军在胶东抗战有关的回忆。从文中的口吻来看,似乎是作者以儿童团员的身份在自述。这也让我大吃一惊。吃惊的原因在于:文中说的事情发生在1944年,如果说刚才添加的微信好友就是亲历的作者的话,那么他的年纪已经在八旬开外。对方如此年长,又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前辈,居然通过添加微信的方式联系我,我怎么能不感到吃惊和敬佩呢?
再认真读了一遍文章之后,笔者看到内容中提到了“台子村(海阳)是他的老家”这个信息点,就想再确认一遍,于是问了一句:“请问您老家是台子村的么?”又没想到的是,过了一会儿,对方居然打来语音,接通之后,话筒那边传来一句老年版的海阳老北山话:“前几天台子村那篇文章是你写的么?”前段时间,我们曾经去过一次海阳市朱吴镇的台子村。这个村庄地处昌水河畔,依山傍水,风景相当不错。回来之后,笔者选出了若干图片,配上文字,发布了一篇内容。因为以图片为主,文字内容不多,这与其说是一篇文章,还不如说是一组图片加说明。不过,即便是简单的内容,对于本村人尤其是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们来说,读之也颇觉有味。有不少台子村的朋友看到之后也留言分享。刚才听到话筒对面这位老先生提起,我方恍然大悟,想必他也是看到了那篇图文,这才有添加好友、发来文章之举。
明白了这个渊源之后,我们彼此之间即再无顾虑,就又多聊了一阵儿。老先生说,回忆1944年那篇文章,的确是自己童年的所见所闻,一晃将近八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他如今也已至耄耋之年了。姜老先生的年纪虽然大,但说话中气十足,给人的感觉是身体很硬朗。不仅如此,他的知识也相当渊博,聊的话题包含人文历史、农业科技等多个方面,其中还提到了“南橘北移”的种植技术,讨论了几部他出版的著作。我越听越感惊奇,如此人物,网上和志书中应该会有专门介绍吧?一查之下,果然如此。在科技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家庭盆栽矮化无核蜜橘》书中,有对老先生——也就是作者的简介。介绍中说:“姜志敏,1932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县高家(乡)台子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高级工程师,曾任邵阳市城建局副局长。研究'南橘北移’30余年,获得了'柑橘矮化与北移栽培方法’及'自动控水的江龙花盆’两项专利。”
从出生时间来看,姜老先生考入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应该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那个年代,能从胶东乡村考入国内重点院校,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这着实令人佩服。老先生说,他起初是在牟平师范学校(《牟平县志》载:牟平师范学校, 1950年2月创办,校址恤养院,后迁至胡家楼)读书,后来考入南京工学院。南京工学院以工科为强项,不过他毕业之际正逢经济困难时期,因此他最终选择以农学为研究方向,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来到了湖南邵阳工作。经过多年的坚持努力,1980年他研究南桔北移成功,打破了“桔生淮北则为枳”的千古定论,荣获多项大奖。因为这一突破以及其他方面的贡献,他的事迹在《中国人物年鉴》等书中也有收录。(据邵阳新闻在线及海阳台子村志)
除了在业务上的成绩之外,姜老先生还有一点难能可贵。尽管远隔千里且年事已高,但他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在短短十几分钟的对话中,他多次提到昌水河畔兼具自然和人文风光,倘若合理开发,会有一番作为。此番心绪,此种情怀,令人感叹。
实际上,像姜老先生这样的胶东赤子应该还有不少。胶东人的家乡情怀比较浓厚,一般不主动外迁,除非“参军”或“考学”。而通过这两种方式走出胶东的人们,也大多属精英之辈,后来分配工作到外地,也经常能取得不俗的成就,为家乡争光添彩。而如今,虽然时代背景已经不同,但胶东这一人文现象却仍在延续。作为全省的教育高地,半岛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进少年通过高考踏入大江南北的学校。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度高考中,也祝愿年轻一代能够绍前辈之风而扬胶东之名,高中金榜,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