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龙文化”讲座纲目

一、封龙山孕育了“封龙文化”
山水文化是传统文化之根基文化。“中华”的名字,源于山西和陕西的两座山,“中条山”和“华山”合称为“中华”。因为“五帝”之尧都在山西临汾,舜都在山西晋南之永济。有一种说法,因舜名重华,就是双眼皮,特别好看,那就是中条山的重华,命名“中华”。古来,服装之“花纹”称“华”,因尧帝发明蚕丝织布做衣,花纹美观,“华”由此而来。故尧舜帝为“文明之源”,毛主席诗句“六亿神州尽舜尧”被后世称颂不已。古来历朝历代都以江山说事,皇帝登基就说“坐了江山”。岳飞呼之“还我河山”,民族英雄林则徐咏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大禹治水就是以山因势利导,划了九州,称之为“九州方圆”,河北为九州之首之“冀州”,今河北一带简称“冀”。石家庄一带,宏观称为八百里“太行山山脉”(横跨河南、河北、山西);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说又称“恒山山系”。秦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划定为“恒山郡”,后西汉二帝汉文帝名刘恒,为避讳“恒”字而改为“常山郡”(常常有山:五岳寨、嶂石岩、苍岩山、天桂山、白石山、三公山等百里山系)。郡守由元氏迁址真定。到清代康熙年间重新区划,将北岳恒山划归山西浑源县,但恒山的主峰封龙山却留在今石家庄。基本从东汉起,封龙山就是历史文化名山。“元氏封龙山颂碑”称:“北岳之英”,经典名句:“天应玉烛,协德齐勋”。封龙文化底蕴由此而生。

封龙山景区山门

二、封龙山为“历史文化名山”
一是七通汉碑,称“封龙山汉隶精华”;
二是千年“封龙书院”之故事多多;
三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藏匿在封龙山一带,汉明帝刘庄在封龙书院读书等,留下很多王莽赶刘秀的故事;
四是东汉二代皇帝刘庄做梦梦见“金人从西天而来”,引发汉代西天取经,因白马驮经,将佛教引入中国,第一座寺院就是洛阳“白马寺”。
五是道家千手千眼的三圣母南阳公主,曾于此山慈善百姓,留下了“百草寺”。
六是封龙山文化以“封龙书院”而彰显。宋崇宁年间,山长张著题写书院牌匾,并玩赏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即兴首位题跋。到元代书院发展达到高峰,龙山三老张德辉、元好问、李冶在此教学授徒。
七是元好问干儿子白扑在书院读书,并写了元杂剧本“祝英台死嫁梁山伯”。
三、封龙山的文化遗存
1、道教教主老子的“老君洞”。老子隐居此山传道,喻老子身罩紫气,便有村名“紫沟”,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被关守尹喜挽留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成语“紫气东来”源于此。道家三清即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老子李耳就是道德天尊。(文学名著“西游记”称“太上老君”)。
2、隋南阳公主(三圣母,三皇姑)的“白草寺”。唐药王孙思邈采百草除瘟疫,正名“百草寺”。(南阳公主离家出走,先到封龙山,辗转平山天桂山,最后落脚在井陉苍岩山)
3、1600年的“隋槐”,树高26米,至今枝繁叶茂。唐太宗因慕大孝的南阳公主而派尉迟恭封龙山“挂钟”表彰。58年大跃进时把千斤铁钟练了钢铁。据说,附近两个村民偷偷锯了大槐枝,不两天两人暴病而亡,人们说那是得罪了神灵。
千年隋槐
4、李冶著述“测圆海镜”、“益古演段”,发明“天元术”的石洞、蒙泉、墨池(这里有个村叫墨池)大成殿。顺便说明:原儒家祭祠的“大成殿”内,应供奉的孔、孟、颜、曾中,这里却没有了孟子。我看后提出原因。当今我们看到的寺庙、道观庵堂,多为明代倡导和修建的,大成殿也是明代所修。就因明太祖朱元璋不喜欢孟子的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而下旨把孟子神像撤出大成殿的。我们知道,北宋宋徽宗赵佶在崇宁年间,审查钱币“崇宁重宝”时,突然觉得蜀将关羽忠义伟大,就封关羽为“崇宁真君”神祗,后历代越封越高至“关帝圣君”。到明代嘉靖年间我市振头就修建了“崇宁真君廟”。今留各县的“文庙”、“武庙”,大都是明代修建的的。
5、封龙山叫龙山,是说汉光武帝刘秀“封龙山”,又叫“凤山”。是因为山上有“奶奶庙”,奶奶有三个女性之说:女娲、观音、三圣母。现封龙山风景区佛、道、儒三教均有建筑。道家的“老君洞”、“三皇姑殿”、佛家的“大雄宝殿”、儒家的“封龙书院”、“状元楼”。建筑考究,多制铜像,风光秀丽。

博客联盟考察封龙山

四、解读“封龙文化”
1、封龙山汉碑(国内现存“汉隶精华”碑三十通,封存七通:著名的大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封龙山颂碑。其他二十三通碑存“西安碑林”和曲阜“三庙”)鲁迅、齐白石都曾收藏铭碑拓片,齐白石的书法篆刻基本是“大三公山碑”的沿袭。我们知道:中国书法的肇兴,发端于秦朝。秦统一六国首先要统一文字,宰相李斯主理此事,他在各诸侯国象形文字和篆书的基础上,发现管理监狱的小隶记事符号简便易行,于是就统一和推行这种书体。因是小奴隶发明,所以叫隶书。自此西汉东汉都使用隶书。这就开创了“汉隶碑帖”的时代。封龙山的七通“汉隶精华”就成为书法史上的楷模。
作者题写牌匾楹联
2、“封龙书院”是千年书院最早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封龙、西溪、龙首)。汉代李躬、唐代郭震、宋代李仿张著、元代李冶(龙山三老张德辉、元好问、李冶)。书院的功能是传授教育。这是民间在私塾基础上的集中和提高。自隋代创立科举制历代实行,到元代因异族统治,很多有识之士不愿科举为官,象李冶、白扑等拒绝授官,栾城籍的李冶却致力自然科学数学的研究和著书立说。李冶原名李治,因不愿与不才唐皇李治同名,改名李冶。他发明的“天元术”(就是中学生学的代数),“天元”就是求解“未知数”。这要比英国发明的方程式等数学理念早三百年。到明清,民间的书院基本成了“科考的阶梯”,也就是民间说的,相当于各地的大学,老百姓说的“清华”。顺便说一下:中国的科举制自隋代创立1300年,有春闱、秋闱和恩围,每届产生状元、榜眼、探花。到1905年光绪三十二年终止。废黜的主要原因是,科举就是考策论,升官。而没有自然科学,导致英国人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制成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国门,造成中国的百年屈辱(1840年鸦片战争、1894年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进中国等),割地赔款,丧失国格国权。
李冶的功德无量,数学研究竟尖端。更重要的是,他在社会科学上也有极高的造诣,吸引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慕名向李冶请教治国方略。他曾两次把李冶请到元大都藩府请教。请看他们的对话:
(忽必烈)问:魏征和曹彬如何?
(李冶)答:魏征忠言谠论,知无不言,是唐朝第一名臣。曹彬伐河南,未曾妄杀一人,可以和历史上的方叔、召虎并列,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等人,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问:当今官员,有没有象魏征那样的人?
答:现在奉承陷媚成风,想寻找魏征那样的人,确实困难。
问:国家怎样才能治理好?
答:治理天下,说难则难于登天,说易则易入反掌。有法规制度则治,据名责实则治,进君子退小人则治。这样治理天下,岂不是易于反掌?无法规制度则乱,有名无实则乱,进小人退君子则乱。那样治理天下,岂不难于登天?为治之道,主要是立法度,正纲纪,纲纪可以使上下关系紧密,法度可以奖功罚过。现在大小官吏以至普通百姓,都肆意妄为,以私害公,是无法度的表现。有功者未必得赏,有罪者未必被罚,甚至有功者反受辱,有罪者反获宠,根本谈不上赏罚,法度纲纪都遭破坏,国家不出大乱子就算万幸了。
请看,李冶的治国方略,宏观大论,城府很深。忽必烈问到的恰是河北两大名仕“魏征和曹彬”。魏征晋州人,大唐名相。曹彬灵寿人,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功臣,号称“仁义之师”,受封“武惠王”。当代红学家周汝昌考证,曹彬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先祖。
3、汉光武帝刘秀走国的故事。(民间有一则谜语:十二刘秀走南阳,二十八宿上天堂。彭祖受诰八百八,太公八十遇文王。谜底:千。)
一是王莽追杀汉室正统刘秀,刘秀就藏匿在封龙山一带。这里一系列的村名就是佐证。如“龙贵”,就是老百姓保护,把刘秀藏在柜里。“郭庄”,就是刘秀的皇后郭圣通(藁城人)住在那里,惠泽百姓。平山“滚龙沟”就是刘秀逃匿时从山上滚到沟里。“万年村”是刘秀的皇后阴丽华(河南人)在这个村生下太子刘庄(东汉二帝汉明帝),后取名“万岁村”,因扎耳改名“万年村”。当时给刘庄接生的老女人姓窦,今栾城“窦妪”就是纪念这位老接生婆的。刘庄成长中就在“封龙书院”读书。
二是封龙山成为历史文化名山,是刘秀封“龙山”封龙山七通汉碑,大都是东汉后留下的。
三是刘秀是位中兴皇帝,汉光帝,就是要光大汉武帝的基业。之后刘秀在高邑“千秋台”登基,东汉基业延续二百年。
4、南阳公主三圣母的大孝至诚精神,被后世传颂。话说隋炀帝杨广暴虐为政,欺兄霸嫂,还无端干预三公主的婚事,南阳公主毅然出走修行,为民造福。后落到井陉苍岩山,被尊为“三皇姑”、“三圣母”。不想暴君杨广得了不治之症。草泽郎中说:“此病可治,但药引难求,必须要你亲生儿女的手和眼”。朝中众多儿女敬而远之。后派人寻找出家的三公主。南阳公主虽恨父皇暴虐,却念血肉亲情,依然献出自己的手和眼。此孝举感天动地,道家元始天尊法旨,特赐南阳公主“全手全眼”,朝野辗转传颂中,变成了“千手千眼”。那就是每个手心都有一只眼。正定大佛寺疑是敬的南阳公主。因为每个手心都有一只眼。于是产生了一个成语叫“手眼通天”。这是“孝有福报,上天惠顾”。
5、白扑在“封龙书院”读书,创作了元杂剧“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根据明修县志所载,梁祝故事是北齐时发生在封龙山一带的事由,现留有元氏一景“吴桥古冢”,就是“梁山伯墓”。梁山伯是今南佐人,祝英台是长村人,马文才是马岭人。白扑50岁从正定迁居健康(今南京),此戏有越剧搬上舞台,改名“梁山伯与祝英台”。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说这是中国“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于50年代拍成了电影。当今“梁祝文化”传遍世界,而封龙山的“封龙书院”才是她真正的的发源地。

作者登上新建“封龙长城”

6、封龙山作为4A级旅游风景区,山景优雅,怪石嶙峋。如卧牛“风动石”、“影煞石”、“神龟探海石”。特别是刚建成的400米山顶封龙长城,婉转曲折,可观日出日落,远眺省城楼阵格局,实乃封龙壮游景观。“不到长城非好汉”,欢迎游客在赏封龙盛景时,举步登长城,敞怀天地间。
2021年3月25日于《封龙书斋》

作者 路继舜:1945年生于河北鹿泉。197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曾任石家庄地区文化局长、石家庄地、市文联主席、石家庄社科联主席。现任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委员,市委专家团副理事长;河北省作协、书协、剧协会员;燕赵十老书画社副社长。

2004年,路继舜被中国作协《文艺报》授予中国百名之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2006年他被《中国人才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华爱国十大文化领袖人才”荣誉称号。出版的书籍有:《名家楹联趣闻》《奚啸伯》《家藏故事》《封龙文概》《观三成趣》《继舜隶书千字文》,与人合著的《中华道德歌》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电视连续剧《武神赵子龙》《歌者九零后》顾问,央视中华母亲春晚河北赛区总顾问。其隶书作品《毛泽东七律·长征》获全国书法银奖;敬挽邓小平楹联隶书作品被《中国书法家选集》收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