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良:才子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就要锲而不舍地追求最好的目标
(2012年,温总理和凯莱英研发人员合影)
才子是怎样炼成的?
何俊良
(2009年,申理滔在湘潭大学)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地生活。几乎人人都希望能够过上理想的快乐生活,但大多数人只是一种梦想和愿望,只有很少部分人称得上成功。采访邵东水东江镇“才子村”,最感动我的是申理滔的求学故事。最激励我的是申理滔的精神:成功就要锲而不舍地追求最好的目标!
(2010年,申理滔在南开参加学术交流会)
申理滔的父亲申伯胜,1951年8月26日出生,系湖南邵东著名的“才子村”水东江镇长扶村(与大胜、龙丰合并后叫长胜村)明德堂组人。在广州某部任过通讯员、文书,回家后务过农、当过教师、干过企业、任过村支书。他和“才子村”人有一个共识:如何摆脱贫困面貌?必须送子女多读书。当时申伯胜家里有三个小孩读书(女儿伶俐1978年11月27日生,双胞胎儿子1983年5月3日生),缺乏经济来源。但是申伯胜却能坚定信念,排除万难,做儿子求学路上的坚强后盾!
(2011年,申理滔在中科院)
那时,生活尽管贫困,但申伯胜从不绝望!他心底,培养子女成才是最伟大的理想。劳作之余,他经常对孩子信心满满庄重交代:“只要你们肯读书,我就一定送你们读。钱不是你们操心的问题!只要你们争气,爸再苦再累也供你们读!你们读到哪里我就送到哪里。”然而,女儿申伶俐、双胞胎大儿子申理达初中毕业后硬是甩掉书包各自打工去了。幸亏双胞胎小儿子申理滔听进了父亲的话,坚定读书求进这条路,书写了无比光辉灿烂的人生。
(2013年,申理滔和父母在北京)
2001年,申理滔高考,平时成绩很好的他,由于临场发挥失误,没有考上本科,心里非常难过,窝在床上不吃不喝。父亲赶紧请老师来做工作,并且表态说:“你不要灰心!专科你不读,爸支持你复读!”重整旗鼓的申理滔2002年尽管考上了本科,录取在湖南文理学院,但由于不是重本,心里还是不畅快。父亲就劝他,还是去读算了。心有不甘的申理滔,憋着一股劲,下定决心奋发图强,在湖南文理学院埋头苦学,成绩优良,专业成绩名列前茅。2006年在毕业之际意气风发地报考了中科院研究生。院领导激励他说:“只要你通过中科院的初试,学院送你到武汉大学集训准备复试!”考试结果,总分超过录取线很多,但英语一科没达标,中科院落榜。申理滔顾念家里的经济条件,凭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能力,公费调剂到湘潭大学就读研究生。2009年申理滔研究生毕业,湘潭大学根据有关政策,研究决定保送两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博士。这样的好事其他同学求之不得,申理滔却谢绝了院领导的看重和关怀。他说:“指标还是让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同学吧!我志在中科院,研究生没考上,一定要去考博士!如果博士没考上中科院,我宁愿失去读博的机会,干脆就去工作算了!”于是一个人跑到北京,打住了整整8天。功夫不负有心人,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博士招生的初试和复试!攻读博士期间在国际学术刊物以一作发表四篇SCI,其中包括美国化学会志和德国应用化学两篇国际顶尖期刊的学术论文;以二作发表五篇SCI!在学期间荣获所长一等奖和中科院朱李月华奖学金,并获Reaxys PhD Prize大陆提名奖。博士生还没毕业,就被天津一家外资科研公司看中。毕业后经过考察,各方面条件还不错,2012年就到这家公司工作,在天津工作四年期间负责多个仿制药的研发及美国申报工作,部分科研成果申请五项国内专利且三项获授权,两项国际专利。2016年,小孩三岁了!在武汉工作的妻子强烈要求结束牛郎织女的生活,于是申理滔转到了武汉一家医药研究机构工作。什么叫成功?成功就是达成了自己的心愿。如果申理滔在任何一个关键环节随波逐流,他就不是今天的申理滔。人生苦短,如果少年时没有树立一个理想的目标,并且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奋斗,就算你活得也安逸,但终归会有种不堪回首话当年的遗憾……
(2014年,申理滔小孩周岁全家福)
申理滔的双胞胎哥哥理达,智力一点也不低于弟弟。可惜初中毕业后放弃了学业,走向了社会。修手机、电器、甚至汽车都是无师自通,给人画肖像,栩栩如生……但他选择的是另一条艰辛的路。1999年16岁,漂泊到天津学徒,人工剥猪皮。开始只管吃住,后来才1000元/月,慢慢加到2000元/月。2001年到河南漯河双汇公司打工,机械化杀猪,流水作业,负责剥皮工序,月工资3000元左右。2013年又到焦作市打工,月工资才涨到6000-8000元。和一般人相比,理达也还算不错,但和弟弟相比,尽管奋斗过程中同样甚至更多付出心血和汗水,最后结果却大相径庭!俗话说,好汉还要书打底。读书求进还是前途更光明些!
(历史悠久的邵东水东江石拱桥)
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兄弟俩智力不相上下,在某些方面理达甚至超过理滔。但求学路上理达过早放弃了,理滔却一直锲而不舍追求最好的目标!这就让他们后来的工作环境、生活境遇发生了巨大的差距!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当然,理达过早放弃学业,还有一种崇高的牺牲精神在支撑。当年家里太穷,父母太累,求亲告友的日子太多,他也是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啊!也许,一个人的牺牲,才成就了另一个人甚至更多人的辉煌……
【作者简介】何俊良,湖南邵东人。邵阳市首届文艺家志愿者道德模范,邵东县首届十佳义工,邵东县首届道德模范。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邵东县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邵东县诗词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邵东县楹联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邵东县作家协会理事。文艺评论专著有《文字的使命与力量》(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有《一代联家赵健之文集》(2016年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文字的使命与力量》获邵东县首届贺绿汀文艺奖优秀奖,获邵阳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奖图书类优秀奖。《常人语道诗人心》获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评论奖。绿汀文萃网站、绿汀文萃公众平台创始人、主编。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