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小吃离开了发源地,为啥“有形无神”?原因在这里

昨天有两位外地爱好美食的朋友来访,大家在一起交流,谈起了地方小吃的话题,我们就谈到一点,很多地方的特色小吃,如果移植到别的地方,人们总是感觉没有了发源地的那一番神韵,就是俗话说的“有形无神。

这一点对于我这个曾经走遍全国,品尝了诸多的地方名吃的人来说,可以说是感触颇深!

而对于各地的特色小吃,我一直有个观念,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风味”。

就以羊肉为例,在我以前走过的很多地方,都有着当地比较知名的羊肉美食,例如宁夏、内蒙、陕北、山东等等。

但我同时注意到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些羊肉之所以美味,都是以当地的独有环境所滋养出的羊的品种,以及当地的一些特色调料为基础的。

例如说,我去到延安志丹县的时候,当地的兄弟炖肉,用了一种特殊调料,他们叫“地椒椒”,后来我知道,那是旁边山上的地椒草,陕北的羊肉之所以用地椒草调味,是因为那些羊生长时的主要食品之一就是它,这个在我去爬山的时候亲眼所见。

我吃到的用地椒草调味儿最好的羊肉,就是在延安的那次,虽然后来我专门带了一些草回到家乡,但用我们本地的羊肉来做,虽然味道也不错,但就是感觉缺了一些什么。

同样,我到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时候,朋友家做羊肉,用到一种沙葱,他也提到当地草原上的羊很喜欢吃这种植物,因此用沙葱来调味,从口味上有极高的协调性。

类似的事例实在是太多,比如单县羊汤的精髓是当地的青山羊,而临沂炒鸡最好的食材是当地的土鸡等等。

我也常听朋友们评论起风靡全国的重庆火锅,虽然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很是成功,但就是找不到在重庆吃老火锅的那种感觉,这一点,我这个每次去重庆都流连忘返的人,自然是感同身受!

以我个人感觉来说,实际上每一个地方的特色小吃,都是当地风土人情,气候民俗等众多因素的一种体现形式,它是一种立体式的存在,这里面才有这些小吃的神韵,而并不是把一个配方拿到哪里,就能带走的。

给大家谈到这些,其实我想表明的是一个观点,我总看到有些时候大家争论我的正宗,你的不正宗,其实正宗与否,哪里有那么重要?所谓“正宗”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绝非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我们对美食的追求,没有必要为这些观念所束缚。

我们尽可以有机会到某个地方,尽情去享受当地的美食和文化,也可以随遇而安,去找到身边的幸福,任何美食其实都是一种工具,用它们来点缀我们的工作生活,亲情友情,找到每一天的快乐,才是美食真正的神韵所在!

自然门美食e道哥 一个专心为大家找方法,寻门道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