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牛在哪?

这里要说的是最近的明星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传说中的打破监管常规,A股IPO审核神速,从2月9日申报,到3月8日上发审会,仅一个月,要知道现在A股排队1年能上会的算很快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最关键的是这家公司存在诸多硬伤,成立时间不满三年、重大资产重组后运行未满一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前被合并方的利润未列入非经常性损益、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在服务国家战略面前,都可以退让。我们静观3月8号发审会结果的同时,也来简单剖析一下这个大家伙的业务、财务到底牛在哪。

Q1 它是做啥的?

业务范围是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说人话,通信网络设备常规理解就是智能手机、路由器、机顶盒,当然有更智能的名字,智能家庭网关、网络交换机;云服务设备是指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设备,比如超级计算机,这个牛逼;精密工具简单说是小螺丝钉等;工业机器人这个也挺牛逼,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看了业务范围,知道了原来富士康不是简单的代加工,人家还能造超级计算机和机器人。再看一下收入结构,

主要还是通信网络设备的代加工,超级计算机以及机器人占比少了点,好吧,也没想象中那么牛了,不过,能为苹果公司、亚马逊、戴尔、华为等全球知名品牌代加工,也是需要极优秀的质量管理、生产工艺。

Q2 它跟富士康是啥关系?

我们熟知的富士康,其创始总部在台湾,即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海精密),董事长郭台铭。1988年开始投资大陆,在广东、江苏、河南、上海、北京等多地投资设有科技产业园。发行人于2015年3月成立,于2017年下半年整合了鸿海精密体系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整合后发行人成为了真正的巨无霸,2017年底资产总额1486亿,净资产282亿,2017年度营业收入3545亿,净利润162亿,员工总人数27万,生产人员20万,大专以下21万。光员工人数就能称霸A股,这么多人管理是大问题,怪不得富士康群殴事件时有发生。

Q3 它的财务状况如何?

前面说到的几个数字,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以及净利润,相信不难算出,资产负债类高达81%,流动比率0.84,销售净利率4.57%。对的,你没有看错,巨无霸的绝对额很大,但比率并没那么优秀,再高端的代加工它还是代加工,处于生产链的最底层,注定了低毛利,高占资,真不是一般人玩得起!

Q3 宇宙第一大代工厂鸿海精密把业务整合给发行人富士康股份,它自己还剩啥?

小编纳闷的是,鸿海精密把这么多东西整合给发行人富士康股份,它自己还剩啥,要知道它也是以代加工为主,除非他放弃自身业务,否则同业竞争必然存在,请看鸿海精密出具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鸿海精密承诺并将尽最大努力促使其控制的除富士康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子公司将来不直接或间接从事或参与同富士康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所从事的主营业务构成实质性竞争的业务或活动。

如果鸿海精密或其控制的除富士康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外的子公司发现任何与富士康股份或其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竞争关系的新业务机会,将立即书面通知富士康股份,尽力促使该业务机会按合理和公平的条款和条件首先提供给富士康股份或其控股子公司,由富士康股份及其控股子公司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收购、许可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受让或允许使用有关业务所涉及的资产或股权。”

“尽力”字眼,未免有点过于含糊,决心不够啊,避免同业竞争,也就是说说罢了,不能太当真。毕竟,也有其他子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富智康),如果业务机会都优先给了大陆的富士康股份,港交所估计就不乐意了。

Q4 它凭什么享受绿色通道?

相信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大家对于这个“独角兽”有了更深的理解,人家是整合了大陆的富士康工厂还有部分海外子公司,在A股上市,这样一个全球领先智能制造,在如今资本市场仍很不成熟,短线概念投机份子仍是主导的A股市场,确实给足了面子,况且,人家确实很符合国家战略,就在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目标是打造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使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走在国际前列,争取实现并跑乃至领跑。

富士康股份在2018年2月申报,真是选准了时机啊,完全切合2017年11月的国务院指导意见,况且人家还是台湾同胞的公司,更要大力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