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古桥之观音桥
观音桥位于安泰河与文藻河交汇处,横跨西水关之东河面上,北通文北路,南接驿里,南北走向。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丁酉1477年),因桥旁奉祀观音大士,故名。原为木桥,清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年)和光绪三十三年(丁末1907年)两次重修,改为单孔石拱桥。桥全长8.5米(桥面5.8米,引桥2.7米),宽5.1米,桥面跨度5米,桥拱由条石纵联砌筑,外嵌石拱圈。山花墙由块石叠砌,桥面横铺16块石板条,南面石阶4级,北向石阶2级。桥西栏板上刻着“观音桥”三字楷书,东栏板上刻:“明成化丁酉建造,清道光戊戌重修”
、望柱两边分别刻“光绪丁末年”、“仲冬吉旦修”字样。
明代王应山在《闽都记》中写到“(福州)襟江带湖,东南并海,二潮吞吐,百河灌溢”,说的是福州自古就是水乡泽国,内河发达。古时,福州城内河道经南水关入城后,大致可分为南北两路:南路走安泰河经古仙桥,折北入仓前河经二桥亭桥、金斗桥、馆驿桥,与北路文藻河之水会于观音桥东后,向西流过观音桥与西水关之江潮会。北路之水走琼河,经德政桥、澳桥、汤水桥折而西,经庆城寺前延庆桥,沿路达于双抛桥,合北水关来水至观音桥下流入文藻河。至此,无关、北水关,甚至西水关的水最终都汇集至一座桥下,那就是观音桥。
由于基建与机动车上桥等原因,如今的观音桥桥面石板出现错位,显得高低不平,驳岸下沉,拱桥券顶石板也有些下垂,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两旁的石阶也被水泥封驳。近年来,经过修整加固,桥的状况才有所改观,靠南的桥头中还砌了一块水泥墩,阻止了机动车上桥,有效地保护了观音桥,使之成为安泰河上原貌保存完好的古桥之一。
站在桥头,但见安泰河、文藻河与西水关之水自然和谐地融汇在桥下,河水潺潺、水波不兴,映衬着岸上成阴绿树,如须拂柳,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画卷,无形中给人带来一种幽静,一份淡定,静静地诉说着福州悠久的水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