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住在丽南山的美人

第一次在小剧场看话剧,听张越老师推荐,这部剧检视人心,特别适合做心理方面工作的人看。于是,早在七月订下票,就等看剧的时间到来。

演员

冯宪珍老师(扮演母亲),不愧是老戏骨,从开场预热,到过程演绎,直至结束的静默待场,无一个环境,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不用心。这一点,让人佩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表演之细腻,尺度把握之精准,观看过程中毫无她在演之感。将演表演为不演,这乃是表演的最高境界。

李梅(扮演女儿莫林),从整部剧的演绎上看,她是下了大功夫的,情绪投入之深通过剧场效果透露得淋漓尽致,可谓设身处地感受着莫林的感受,努力让自己站在这个悲剧命运者的位置上去表演。但是,恰恰是表演二字,让她的角色透出了单薄和脆弱,用力过猛使她的角色中许多处显得极为突兀。

孙立石(扮演莫林的情人佩托),这个起到改变莫林母女命运作用的男主人公,似乎在我看的这一场有一些出戏。几次台词失误,加上情绪的跳出感,让人觉得他的心情与戏是脱离的。不知是不是连续公演多日,演员有些疲惫了?但看冼宪珍老师六十岁仍旧整场驾驭自如,似乎又不是这个原因,不知何故。

查小查(扮演雷蒙,佩托的弟弟),这位演员是这部四人小剧场话剧的又一看点,不谙世事的少年般可爱,又努力世故着的小伙子,他抓住了人物的性格本质,通过自如的语言表达,扣住了观众的内心。把一个似乎剧中并不重要的角色,演得散场时观众们津津乐道。

剧情

莫林母女,这对住在丽南山上相依为命的母女,她们相互牵制,互相照顾,互相憎恶,互相怜悯,可谓相爱相杀无所不用其极。

母亲对于小女儿的依赖,让她不惜困住这位美人的一生,在阻挠她恋爱、结婚的过程中,实现独占和驱使的目的。她一方面害怕女儿离开,一方面又折磨她的内心,那种用极其恶毒的控制(破坏女儿的每一次恋情,向别人公开女儿曾经崩溃的伤口),来掩盖内心对失去她的恐惧,在这个家里,母亲不再是母亲,而是一位地狱的守门人。

反之,女儿在母亲的控制下,对于现状极其不满,对于爱情的渴望空前强烈。却又深陷在母亲的阴影之下,在没有围墙电网的家的囚锁中,拒绝逃离,反而以行为上的残忍(用热油惩罚母亲),去解脱心灵上的压抑,然而却适得其反。

就这样,她们互相折磨,互相压榨,在彼此的互虐中,过着属于她们的日子。

当雷蒙出现,当他说出哥哥佩托要回来,当这一次邀请成为现实,莫林的心起了变化,她发现自己还有机会,还可以再寻求被爱。

故事并没有在莫林的情感之花盛开中结束,当莫林不顾一切把情人带回家留宿时,她要的已经不是爱情,而是对于母亲绝对控制的反抗,这是一次宣战,这也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二十年,家庭中只有母女二人,一个控制,一个被控制,这种畸形的平衡瞬间被打破,对于她们的心理是无疑都是巨大的挑战。

莫林对于迟到的被爱难以驾驭,母亲对于突降的失去极其恐慌,当她们一起冲向那个情绪的巅峰时,整个丽南山都为之震颤。

莫林杀死了再一次试图阻止她寻求幸福的母亲,在她黑暗的生命世界里,她第一次尝试改变,却是通过杀掉那个她一直照顾,一直陪伴的人。

剧末,莫林从雷蒙那里得知,她的情人,也就是雷蒙的哥哥佩托马上订婚,而那个未婚妻不是她莫林,这个用杀母来寻求情感归宿的女人,这个被困丽南山的美人绝望了。

莫林坐到了母亲的摇椅上,以那个标准的姿势烤着火,缩成一团,形成了又一个母亲的影像,永久的定格在了那里。

感受

如果你看懂了这部剧,你的第一感受是虐心,第二感受是反思,第三感受必定是觉醒。

虐心缘于这对母女的相处关系,似乎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次互视都是对对方的折磨。她们好像相依相靠,却又因为这样的过于贴近而互相厌恶,她们用搂紧的姿势,用力地咀嚼对方,用力地啃咬对方,用力地吞噬对方。

而囚禁女儿的情感,在精神上控制对方,是母亲对于女儿的依赖的极致表现。如果剔除剧情的色彩,我们不难看到现实生活中,很多母女、母子,在亲情关系上与莫林母女异曲同工。

这就引发了反思,在亲情关系当中,我们以怎样的行为方式去相处,相爱?那种搂得过紧,护得过严,将外部世界装饰得极其恐怖的告诫,是不是如同莫林的母亲一样?

为人父母,以这样的方式去圈禁子女,用过度惊悚的外界评价来吓唬子女,以贬低对方能力,打击对方信心的方式去建设子女的心理,让他们没有勇气去尝试认识、了解社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并非个例,甚至在独生子女家庭实为常见。

在一次节目录制中我遇到这样一位母亲,她对儿子的评价永远是“你不行”“你做不到”“你那么笨”,而当儿子强调要锻炼时,她又讲“你了解吗?可难了!”“你受得了吗?特别辛苦!”“那些活不是人干的”。在看到莫林母亲时,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她。

莫林最终成为了她的母亲,那个她深深厌恶直至亲手杀死的母亲。这个循环的深长意味在于,当我们反抗的时候,是不是知道反抗之后所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未来?就如莫林般的挣扎,最终她想获得的是什么?她是否能够驾驭那样的自由、那样的未来?

母亲用四十年打造了莫林,在这种极端但又是常态的环境下,莫林即将步入中年,她的心理已经形成,她的认知已然如此。就像剧中所呈现的,当爱情敲门时,她很难以正常的心态去理解,她所能做的只是情绪的宣泄,积压情感的爆发,一旦进入正常的恋情交往,她就失去自信。

如同我认识的一位女孩,当挣脱了父母干预时,她去爱的方式让男生感觉害怕,她的爱永远是洪水般爆发的汹涌,用力拉住对方留在身边,如雾绕梁般时时刻刻确定你爱我的紧张感,让男人们有种即将被吞没的恐惧,以至于越爱越得不到爱。

当莫林深深地陷在那张摇椅上时,我想,深陷于剧情的人们必然激发出无限的反思。反思之后呢?哀叹命运就肤浅了,此处如果真正进入了剧情,产生的必将是深刻的,长久的,觉醒!

控制别人的命运,最终将吞噬自己的命运,把别人握于股掌,似乎是能决定别人命运,实则是彻底失去掌握的愚蠢行为。

我相信,原编剧应该是一个深谙心理的人,至少是一个生活中精于心理发现的人。整部剧都透露着深层心理过程的剖析,母亲的外强中干,眼神中无时无刻不严防死守的惊恐万状。女儿惩罚母亲时的无力与悲情,每一次挣扎背后的无助,对改变的希求和恐惧。

当一个人深深地寄生于某一个环境中,哪怕这种环境是恐怖的,是邪恶的,是蚀心的,是悲哀的,你也无法轻易摆脱对于这种环境的依赖。因为,环境的突变不是一个想法,而是一个现实,当面对未知环境的渴望与现实相撞击时,逃避是最好的办法。

在这里,大家必然要感悟的一个事实是:当你的能力、你的认知,只有井口那么大时,跳出井口的期冀一定战胜不了对于井外世界未知的恐惧。而且,突然地、勇猛地跳出去,应对那个巨大世界的心理冲突,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够做到的。如果无法快速适应,最终将无法逃避被那个未知世界推回井底的命运。

不论佩托是不是订婚,莫林的悲剧命运都无法改变,因为她无法面对丽南山这个家之外的那些未知。

追毛求疵

除去女主演李梅的用力过猛,以及孙立石的出戏的小瑕疵,这部剧我个人认为最遗憾之处在于,剧尾通过暗示让人们相信莫林真的是个疯子。

表面上看,这个结尾增加了悲剧气氛,但实际上却是弱化了这部剧的心理层次。莫林不需要疯,她只是一个没有过青春,没有过激情,没有过爱与被爱,全部人生被捆绑在母亲阴暗心理上,一生被别人操纵的女人,这已经足够悲剧,少之不足,添之即过。

而在这一切之上,莫林与佩托拼命一爱,是最好的情感诠释,无须赘言,看母亲临死前那一幕的互相对视,看女儿冲出门去时卧在地上的老妇人,一切都无须再说明。暗示莫林是个疯子,实在是画蛇添足之笔。


谢谢你的阅读!

如果你喜欢,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