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流程意识,伪命题?
这是流程+研习社的第276篇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新来的朋友别忘了点击上面的蓝色(流程研习社)加关注,通过【书与文章】查看所有【历史好文】。
下面是流程管理实践微信群中的一个交流片段:
一个流程人:金老师,我们公司员工普遍缺乏流程意识,影响流程工作的开展,我们应如何培养大家的流程意识呢?
金老师:那你现在打算如何开展呢?
一个流程人:我想先做一些流程基础培训,另外在OA上发布一系列流程方法文章。
金老师:那你同时会开展哪些流程优化工作吗?
一个流程人:今年,我们就想先重点培养大家这方面的意识,具体优化工作要到明年。没有流程意识,开展也没用。
金老师:之前有没分析过你们公司目前业务流程有哪些核心问题?
一个流程人:这个倒没有。
围绕流程意识这个话题,我的基本观点是:
1. 什么是流程意识
没有或者缺乏流程意识其实是很多企业的常态,这很正常,只是每家企业严重度不一样而已。那什么是缺乏流程意识呢?
比如,部门扯皮严重叫非流程意识;
比如,繁文缛节叫非流程意识;
比如,不放权请示多叫非流程意识;
比如,不关注客户叫非流程意识;
比如,不关心价值产出叫非流程意识;
流程意识不是建立了就一劳永逸,而是需要持续维护和提升,否则不进则退。而且,随着市场及客户需求、业务模式的变化,流程意识的含义和深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一些企业,大家谈流程意识,就是在说节点太冗余需要简化,但另外一些企业或企业的某些发展阶段,流程意识可能意味着价值链需要重构,组织、授权、业务流程、绩效、IT需要进行整体重新设计。
所以,流程意识重要吗?重要。
简单来说,流程意识就是全员以客户为中心,面向价值全局设计和执行业务的共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2. 流程意识是行动的产物
很多企业流程团队寄希望单纯通过宣导提升全员流程意识。这是不对的。流程意识宣导是需要,但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流程意识是大量实践行动后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共识。
因为...
没有行动,特别是在没有结合自己岗位的业务场景时,大家是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以客户为中心什么又不是以客户为中心。
没有行动,大家就无法真正理解如何从“以部门/岗位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的意义和必要性,也无法掌握这个能力。
流程团队如果想培养全员流程意识,流程团队首先要有流程意识,流程团队的流程意识,就是围绕内外部客户,解决更多的业务运营实际问题。
所以,流程团队在问“如何培养全员流程意识前”,首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核心业务的运营问题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都不知道,纯粹谈流程意识问题就太务虚了,谈了也是白谈。
有行动,会产生改变全员思维和行为模式的流程意识。
没行动,流程意识就是纸上谈兵,空谈误国。
3. 如何培养流程意识
第一步:通过综合调研的方式识别核心业务的核心问题,并与利益相关者达成共识;
第二步:选择短期见效/有价值/风险可控的问题立项;
第三步:以跨部门项目小组的方式,推进业务流程改善;
第四步:结合价值成果,做实际业务场景下的流程意识提炼和宣导;
第五步:结合问题共识度、资源准备度及时机,从点→线→面→体,逐步加大解决问题的全局性和价值度,重复执行前面四个步骤。
小结:意识首先是行动的产物,同时意识可以进一步解放思维,指导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