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自己才是人生的救世主
《遥远的救世主》之中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叶晓明他们就是例子。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世界本身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存在,但是在这纷繁复杂的背后,包含一个最根本的本质,这个最根本的道理,就是“人生本无救世主”。
《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顾名思义,就是大多数人所祈求的救世主,只存在于遥远的地方,远到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甚至远到不可能对自己的人生发挥作用。
所以这个世界上能救自己的不是别人,不是神,不是主,不是上帝,而是自己,这就是“人生本无救世主”的道理。
而在这部小说之中,也多次提到“人生没有救世主”的情节。
比如在丁元英给王庙村的村民开预备股东扩大会议的时候,在会议将要结束时,叶晓明随口说了一句:“丁哥一来,我们哥儿几个的前途就有救了”,而吴志明随口也补上一句说:“王庙村的前途也有救了。”
在这部小说之中,叶晓明,冯世杰等人都被定位为在“井底”的人,当这些在井底的人看到自己人生中出现一个高人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攀上“井沿”的机会来了。
的确,这一次的扶贫,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会,所以他们认为自己人生的救世主来了,自己的人生有救了,整个王庙村甚至都有救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丁元英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彻彻底底的凉水。
丁元英对于救世主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丁元英说:咱们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的救了人。
丁元英所说的这句话,验证了世间的所有道理,因为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人,一件事是完全依靠救世主所得到解救的。
因为在这个世上,不可控的因素太多,而从外界施予的力量仅仅只有一项,用一项力量抵抗所有未知的因素,这个假设本就不成立,所以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任何一个人存在这个世界,它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个“个体”没有内在强劲的力量,就不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在一个位置上站得长久。
就像芮小丹说的那句话一样:“不是一个人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你给了他也拿不住”。
因为当一个人的能力没有到一定层面的时候,即便你把他放到那个层面,他也站不住,所以即便人生出现救世主,有的人想去拉另一个人的时候根本拉不上来,因为他内在没有力量,把他提到井沿的时候,他也会自己掉下去。
后来再一次提及救世主的时候,是在芮小丹出国探亲的时候。
芮小丹借着探亲的机会,顺便帮丁元英办了一个为音箱测评的事情,办完之后芮小丹想直接回国,而丁元英又让她专门绕道耶路撒冷,当芮小丹想要拒绝的时候,丁元英还提出愿意亲自陪她去一趟。
直到去耶路撒冷之前,芮小丹都不知道丁元英究竟这样做的目的何在,而这一切答案都在两个人在耶路撒冷的谈话过程中得以揭晓。
原来,丁元英之所以费尽周折地想让芮小丹到耶路撒冷一趟,就是让芮小丹用亲身感受的方式,了解“人生并无救世主”的道理。
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的圣地,在那里也沉淀了许多历史的哀怨与仇恨,更聚集了太多的祈祷,眼泪,鲜血,战争等等。
当几大宗教全部集中在同一块土地上的时候,这一块土地却并没有被战争所饶恕。
丁元英和芮小丹去耶路撒冷的时候,在熙熙攘攘的老城街道上,随处可以见到商贩,游人,乞丐,警察,教徒,以及那些穿着防弹背心荷枪实弹的士兵,这些人物的角色共同穿插在这里,让芮小丹亲身感受到那近在咫尺的危险,和人们眼中流露出来的恐惧。
耶路撒冷,可谓是一个建立在战场上的宗教圣地,而丁元英就是想让芮小丹通过亲身感受的方式,明白一个最根本的事情:对于一个宗教来说,他们都信奉上帝能拯救自己,但是对于这三个宗教同时存在的圣地耶路撒冷,也同样会发生战争,没有任何人能逃过残忍的真相。
所以世间根本就没有救世主,能够存在的只是信仰,而信仰就是存在于灵魂的力量。
信仰最大的作用不是能通过外界的力量拯救一个人,而是能渗透到一个人的灵魂和血液之中,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坚强和伟大,以此来拯救自己,这是信仰的力量,更是人生本无救世主的道理。
《易经》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自天佑之”的这个“天”,代表的是来自他力的感应,这个感应则是从自己身上散发的力量。
有感就有应,当你自己能够自立站起来的时候,上天自会保佑,如果自己不站起来,别人扶一把,回头自己又躺下,那么上天也帮不了你,这会让你永远地躺在地上。
所以人要自助才能有天助,能够自立自强,人生才能吉利,这就是从自己成就自己的道理。
不管是从《易经》的角度,还是从《遥远的救世主》,任何一个层面和角度都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只有自己顺应天道而行之,自己足够努力的时候,才能得到上天的护佑,单纯靠外力是靠不住的,内在的自己才是核心力量。
文|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