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与“熙河开边”:北宋文人最后的辉煌!
文|历史故事书
1
公元1068年,大宋神宗熙宁元年。
虽然已过了春分,但是首都汴梁依旧寒意料峭,寒风裹挟着汴河潮湿的水汽扑到人的脸上像刀割一样。天刚蒙蒙亮,都城内其他地方还是一片寂静,但通往皇城的御街两侧,那些卖吃食糕点的小商小贩们却早就忙碌了起来。
自太祖立国以来,大宋的上朝时间就定在了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凌晨4点)。所以,很多赶着上朝的大臣们来不及在家用早餐,不得不在路上买了躲在轿中临时吃点垫饥。这条御街作为他们上朝的唯一通道,路两侧的店铺早就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各种包子铺、粥铺、果子铺占满了整条街道,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时,一台八人抬绿呢大轿在四名鲜衣亮马的殿前司卫兵的簇拥下,急匆匆地绕过太常寺,拐进了御街。原本还熙熙攘攘的人群像得到命令一般,自动在路中间分出了一条宽敞的小道以供其通过。就连路边正在扯面的小贩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目不转睛地盯着轿子从身边走过……
“这是谁啊?轿子好气派!”有不明就里的人问道。
“嘘嘘……”身边的人赶紧出手阻止他,道:“这你都不认识?那是当朝宰相王安石大人的轿子!当今官家器重王大人,特赐他可在御道通行的礼遇。”
话音未落,只见一个黑影突然从人群中窜出,径直奔到王安石的轿前。吓得负责给王安石开路的卫兵们赶紧勒停了胯下的战马,嗖的一声拔出了腰间的弯刀,挡在轿子前面。过了一会儿,看来人并没有要进攻的意思,领头的那位满脸虬髯的卫兵长才松了一口气,冲着路中间的来人大声喝道:“什么人?居然胆敢挡首辅王大人的路。”
“草民王韶有《平戎策》三卷,想要进呈首辅大人。请劳烦军士替某通报大人!”
这时,人们才看清了,刚才突闯御街,拦停首辅轿辇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书生。只见他蓬头垢面,身着薄衫,双手插到衣袖中,站在那里不停地瑟瑟发抖。
卫兵长冷哼一声,没有好气道:“我不管你什么平戎不平戎。耽误了宰相大人早朝,非砍了尔的脑袋。还不快滚!”
说着,他将手里的弯刀在来人面前晃了晃,做了个砍人的姿势。
就在人们想着书生一定没有见过这种阵仗,肯定会灰溜溜走掉的时候,却见卫兵身后的轿帘一掀,下来一位老者,他走到卫兵们的面前训斥道:“不得无礼!”
“首辅大人,这个穷书生拦轿阻路,法当杖责……”卫兵长本想辩解,看王安石脸色阴沉才只好退到路旁。
“你叫什么名字?”王安石看着远处的中年人问道——语速缓慢但却不怒自威。
来人这才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颤抖着痛哭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首辅大人,草民王韶!王韶回来了!”
“王韶?”王安石身子猛地一震,像是想到了什么。他往前紧走了两步,激动地嘴里不停问道:“嘉佑二年!嘉佑二年!你可是嘉佑二年的进士王韶?”
“首辅大人,正是学生。学生王韶回来了!”来人抬起头,将蓬乱的头发用双手理到了脑后。
王安石这才看清,眼前这个如乞丐般的中年人,正是当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风流才俊王韶。他赶忙快步走过去,一把扶起地上的王韶,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埋怨道:“王韶啊!真的是你!这么多年你到底去了哪里?怎么也不给老夫写封信啊?”
“大人,这十年来,我一直谨遵您的教诲,游历川陕,堪地绘舆,了解民风,以期有一天能实现您'收复河湟汉唐旧土,打通丝绸故道’的夙愿。”说着,王韶从怀中拿出一本手写的书卷道:“大人,这是我写的《平戎策》请大人过目!”
王安石接过书卷,一把牵过王韶的衣袖道:“外面天冷。走,我们到轿中一叙。”
……
史载:嘉佑二年,王韶与名满天下的苏轼苏辙兄弟、曾巩、曾布等人同榜中第,被敕封新安主簿、建昌军参军。不久后,他辞去朝中职务,彻底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一晃就是十年。直到宋神宗熙宁元年,王韶出现在京城汴梁,上《平戎策》三篇,详论征吐蕃平西夏之策。在王安石的支持下,王韶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之职,主持收复(黄)河、湟(水)等汉唐故土之重任,史称“熙河开边”或“河湟开边”。
2
王韶,江西德安人,与王安石是江西老乡。
在王安石的引荐下,王韶得以面见神宗,尽陈开边之策。
王韶首先提出“西夏可取”,一举打破了宋人多年养成的“惧夏”的传统思维。
接下来,他提出了“取夏”的具体方案: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
(黄)河、湟(水)之地在西夏与吐蕃之间,汉唐时期就归中原辖制。后来,中原战乱频仍,宋朝建立后又受制于辽、夏的夹攻之下,无力收复。如果能收复了这块土地,不仅能割断了西夏与吐蕃之间的联系,而且西夏从此将丧失南部粮仓,再加上北方辽国的威胁,“取夏”将可图之。
最后,王韶指出,现在河湟地区的各个部落之间矛盾不断,辖区“各不过一二百里”,如果我们不及早征服,待西夏缓过神来一举拿下,那大宋的关中巴蜀地区将岌岌可危了。
王韶的论述让正想通过变法“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神宗皇帝精神为之一振,收复河湟汉唐旧地,一雪汉人前耻,重振中原雄风,这一切似乎已经近在眼前。于是,他下诏任命王韶权知秦凤路,负责河湟开边事宜。
3
王韶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游说青唐地区最有实力的“俞龙珂”归顺宋廷,甚至不惜性命亲自前往俞龙珂的大帐中给其申明厉害。不久,俞龙珂“率属十二万口内附”。
后,王韶修筑古渭城,建通远军,决定征河湟最强大的“木征”部。
第一战,王韶“躬披甲胄,麾帐下兵逆击之”,木征大军溃退,于是“洮西大震“。
第二战,王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命部将屯驻竹牛岭,自己则亲帅大军偷袭武胜,“与战破之”。
第三战,追击木征残部,收复“巩令城”,设“熙州”。
第四战,王韶回军击河州,“河州复平”。
此次战役,王韶将兵五十四日,转战一千八百余里,彻底粉碎了吐蕃的军事力量。两年后,在王韶不断的打击下,吐蕃酋长木征“穷蹙丐降,俘以献”。
“熙河开边”,王韶收复汉唐旧城六州,拓地二千余里,招降番属三十余万人,为大宋立下不世之功,实现了“汉中买茶,熙河易马”的夙愿,为神宗、王安石等改革派赢得极大声誉,有力推动了变法的进展,《宋史》评曰:“宋几振矣!”
此战后,宋朝文人再无能有王韶之功者,甚至逐渐将王韶收复的熙州六城也拱手送给了西夏。这是后话了!
历史故事书
费脑的体力劳动者
历史故事的搬运工
曾经不太畅销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