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画记
女儿整理房间,翻出旧画一批,是我在黑龙江时候画的。黑龙江下乡已是50年前的事,作这批画的时间应该是40年前,当时已当教师,略有闲暇,受东北乡俗影响,画了一些才子佳人,以媚俗也。本期推文本想只发画作,然而公众号规定必须有一定量的文字,方可上传成功,只好勉强写一点。
画画是我从小的理想,大概是受外公的影响,小时候在宁波外公家住过几年,外公好像是会画画的,但似乎又没见他认真画过,只记得他的书房悬挂着几幅山水,还有一些古玩之类,他家没有其他好玩地方,这间书房就成了我的“三味书屋”。
后来回到杭州,杭州是一个极具艺术氛围的城市,但在那个时候,艺术与商业还没有挂钩,还是高高在上少数人的雅事,也没有今天这么多的培训班,所以虽然喜欢,却一直缺少正规的训练,文革后期,上山下乡,就去了黑龙江。
在黑龙江农村种地,起早贪黑(记得早上三点多就出太阳,到晚上九点还不肯落下),自然很少有时间画画。后来当了村办小学教师,再从村办小学教师到乡中学教师,从乡中学教师到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总算稍稍有点时间画画了。记得最有成就的一次,是画了一幅“风雪巡逻”(当时中苏边境紧张,这类题材很是应时),在地区获选,选送省里。不过很快发现自己的不足,形象思维的创作能力不足,始终不能突破临摹阶段,包括书法也是如此,临帖无数遍数,放下就想不起来。这是记性问题,也是未遇高人指点,自己摸索,大多如此。所以渐渐就放下了。
后来回到杭州,仍然教书,先是杭州法律学校,后来进杭州师范大学。因为非科班出身,只能当个基础部教师,今天教这个,明天教那个,算上小学、中学的教书生涯,全无一个固定的方向,感觉一辈子都浪费了。直到教上大学语文,才发现这一辈子的经历、阅历,全无一点浪费,这是一门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的课,几乎是为我辈量身定做的一门课。又发现这门课一百多年还没有人专门研究,非常符合我“抄低不追高”的人生取向,于是成了最终的选择。
今天翻出当年旧画,观者以为可惜,我却分外明白,当年如果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不会有多大成就,单说杭州一地,便画手如云,已是我一辈子也望尘莫及的。对比之下,我今天选择的大学语文研究,可以在百年中国名列前沿。只是大家对这门学科了解不多,如今我用旧画作比,大家可以想象两者间的差距。
这几幅旧画,都是临摹,因无人指点,连临摹都不会,没有写上“某某临”,反而把原作者名款都临下来了。又画技不高,也达不到赝品的程度(否则可以卖钱),只能算是四五十年前人生的一段纪念而已。是为记。
老照片,墙上几幅山水,记得送给哪个老师糊屏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