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婆课堂·性观念一致决定幸福
脑洞开到无限大的时,就是我这样写正儿八经论文的时候,看到一篇被性问题耽误的年轻学者的文章,然后就决定扒拉一下性观念这个话题了。
那个年轻周学者是国内前排学府的博士,是因为跟研讨会上认识的另外学者谈论性,说了一些按照如今民法典的规定是性骚扰的话,被另外的学者举报,自此职业生涯、学术生涯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太多案例证明了学历的高低并不能替代性观念的正确与否。诚然,年轻学者确实说了不该说的话,但那另外的学者从人际交往的角度上看,真不至于让两个人之间的对话发酵成一个舆论事件,拉黑拉倒就算,这样的发酵后,将来谁还敢与你再深谈些什么呢?当下正确不代表着将来正确,小范围正确不代表整体正确,有的时候法律正确不代表伦理正确。周学者犯了一个交浅言深的错,因为性这个话题在当下的中国并不适合非亲密的两个人交谈,更何况对方是与你性观念完全不同的同性呢。专业上的才华横溢也保不准在人际关系和性观念上的绝对短板,这是现代教育的悲哀:专业人才缺乏生活常识。
同学跟前夫将要打一场令我十分恶心的名誉权官司,律师告诉她,在他接手的同类案件中,大学教师这个群体是最无知的,而我的同学却正是因为这种无知遭受到了人生的滑铁卢,而所有的一切追根到底是她与前夫对性的态度上是截然不同的。
“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几乎两性关系里的不幸,都可以从“性”上找到原因。这里说的并不是性行为,而是个人对“性”的态度。在两性关系里,一个人对性的态度反映了TA的行为和内心;由内心生发的性行为,更是会直接影响两性关系的品质和状态。
有人认为“性是正常生理需求”,是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的事情;但也有人羞于谈“性”是羞耻的、丑恶的、应当被压抑的。
人类的“性”从来都是私密性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之所在,加上传统的性观念,中国人获取的性资讯很难是健康完整的,每个人对性的态度也都各自封印在心底,许多夫妻结婚经年都不一定了解对方对性的态度,究竟是开放还是内敛。同学与前夫的性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她的前夫的性观念显然是开放,不仅可以接纳婚外性,并且可以跟好友聊性;而作为大学教师的她是绝不可能接受如此开放的性观念,可能连提到“性”这个字都脸红。于是,这两个对“性”持有不同态度的人走进了一段关系,那这段关系就注定了不幸。而这类不幸的痛苦都在持有保守性观念的人身上,价值冲突,对方过于开放的性观念及行为对保守一方产生了否定、自我怀疑等一系列的心理打击,甚至是价值观错乱。
媒婆课堂以前说三观一致不如婚姻观一致,其实婚姻观一致,倒不如说性观念一致。单偶观念和多偶观念在人群中都是存在的,当然单偶向来都是人类社会种群繁衍的主流,所以多偶的人常伪装成单偶,求偶时最常发誓的就是这类。结婚性观念一致是幸福的基础,单偶的找单偶,多偶的找多偶,多偶的不要因为找不到配偶就来祸害单偶观念的宝宝;若婚后发现自己是多偶观念的人,那就坦然面对,告诉配偶,让配偶决定是否解散,做个事前君子多好。也许配偶也是多偶观念的人呢,那么这两位就可以好好的玩耍,他们的幸福别人说了不算,他们一致的性观念说了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