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临《红楼梦》,90岁时写博客,其画曾经比齐白石的还贵!

水墨 杨泉 - 就此别过

打开音乐

体验不一样的观赏感受!

。。。

他12岁时就开始临摹《红楼梦》,

大学时扇面画比齐白石的值钱,

90岁时学习上网写博客,

活到102岁。

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创作和传承,

在鲁迅美术学院从教期间与

季观之、钟质夫、郭西河被

画坛称之为“鲁美四老”。

他一生成就无数,

1957年创作的《红楼梦》四条屏

受到广泛赞誉,多次再版。

多幅画作被国家级博物馆收藏,

作品享誉海内外。

晏少翔:(1914—2014年)年生于北京,字晏翰,祖籍山东历城县。历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学会会员、辽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社画会会长、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

12岁临摹《红楼梦》

1914年晏少翔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中医。

也许是因为从小感受到

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晏少翔十分热衷美术。

早年受赵梦朱先生启蒙学画。

12岁时就读于北京市五中,

每到寒暑假去国立图书馆查资料,

就已经开始临摹'红楼梦’等绘画。

画价高过齐白石

18岁考入北平辅仁大学美术系,

受教于赵万里、周作人、沈尹默等名家,

同时他与季观之、钟质夫、金哲公、

王心竞、金禹民、李珉等成立“雪庐画会”,

定期在北京中山公园举行扇展和画展。

据说,还在辅仁大学读书时,

他的扇面人物画就以每幅

银元五块的价值出售,

(大约是当年三口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

比同店销售的齐白石草虫扇面还多卖一块钱。

晏少翔的弟子、

沈阳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禹称介绍,

1934年晏少翔的大学

毕业作品《梧桐仕女图》,

被来辅仁大学演讲的胡适看中,

据说理由是

“那梧桐树下的仕女很像

胡博士早年喜欢的小表妹”。

胡适希望晏少翔能够把这幅画转让给他,

而晏少翔从老师口中听说此事后则欣然相赠。

任教于鲁迅美院

1938年以后,

晏少翔结束了北平古物陈列所

国画研究院研究员的生涯,

专心在“雪庐画会”教人物画。

“雪庐画会”中不乏后来的知名画家,

并且画会请来黄宾虹先生

主讲中国绘画理论,

晏少翔在其中潜心研究濒临失传的

唐宋元工笔重彩的笔墨技法。

1956年开始,

在沈阳的东北鲁艺专科学校

(鲁迅美术学院前身)

为加强国画方面的师资力量,

从北京调来一批知名的画家作为老师,

后来的“鲁美四老”都在

那个时代受聘于鲁美任教。

活到老学到老

音乐、摄影、戏曲等都是

晏少翔延续多年的爱好,

他不但喜欢传统音乐,

流行音乐也从不排斥。

“蔡琴的歌如唐诗、

徐小凤的歌似宋词、

邓丽君犹元曲。”

晏老曾经这样评价他喜欢的流行音乐。

幸福晚年

晏少翔的大半辈子都在沈阳度过,

晚年的晏老活动半径不大,

比如学校附近的公园、商场,

但他从来不排斥新鲜事物,

九十多岁还会自己使用电脑,

能自己扫描图片。

晏老一生育有三子三女,

晚年儿孙满堂。

2008年由辽宁美术家协会,

鲁迅美术学院,

辽宁省博物馆共同举办

《晏少翔从事绘画艺术80年回顾展》,

同年晏老获鲁迅美术学院成立

70周年艺术成就奖。

2009年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授予晏老

“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六十年奖”,

同年授予他辽宁省文联

“文艺事业终身成就奖”。

2014年1月16日,

晏少翔先生逝世,享年102岁。

晏少翔作品欣赏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