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时
文:曾钰 聂传安
虽说这段时间有许多孩子的文章以唐诗宋词为主,但仍然有孩子在写日常生活。
而他们笔下的日常生活,也显得与年龄不一致的厚重。
今天先看一班曾钰同学的一文,名为《子欲养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暗示文章的主题)
周六上午,我打开某程序,准备上网课。(“某程序”,曾钰聪明。如果写明,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主讲老师按时出现在教室。(一切都看似与平常一样)
老师身后,写满公式的背景墙不见了,变成了一个陌生的背景。“在上课之前,因为上节课突然离开教室,我先给同学们说声对不起……”原来,那时是他的妈妈打电话给他,说他爸爸得了脑血栓。以往他在上课时是不会接任何电话的,这一次他妈妈反复地打来电话引起了他的注意。(平静的生活,最怕这样的意外)
医生给这位数学老师出了一道选择题。(出选择题本来是数学老师的特长)
A.溶栓治疗,5%可能性会脑淤血去世; B.保守治疗,父亲会出现语言障碍,甚至失语。(两项选择都是那么艰难)
“我曾给我的学生们出过无数道选择题,谁知,现在到我了。”(这种轮回,倍感痛苦)
老师对自己的工作做到了“忠”,于是就做不到“孝”。(其实不仅是老师,很多人都是如此)
老师说,上周六,他的爸爸是在上午7点30分诊断出脑血栓,可是当时他在给我们上课,于是等了1个多时才得到儿子的回音。等的那一分一秒必定是漫长的,可老师却沉浸在他的课堂中。(此时的曾钰一定会想起《世说》中的桓温所言“既为忠臣,不得为孝子”)
老师表示,他以前认为“孝”是物质的供给,自己只需倾力完成自己的梦想。(这也是许多人的想法)
现在才恍然,“孝”需要陪伴,需要从每时每刻做起。(这个“陪伴”对于许多人来说,是多么的艰难)
人终将会老去,现在不懂得珍惜,以后流下悔恨的泪。时光是无情的,它流得飞快,但它使我们懂得珍惜。(懂得,也并不一定能做到)
最后,老师选择了保守治疗。(活着,胜过一切)
老师说,在以后的日里,他将会陪伴在父母身旁,面对亲的语言障碍,他打算慢慢地教父亲认字,就像他小的时候父亲教他认字一样。他那时在医院旁的酒店里给我们上课,因为他要等父亲脱离危险期,然后重新开始。(这时,我们才知道前面提及的“陌生的背景”是个多么不起眼的伏笔,这里足见曾钰的心思缜密)
真好!子欲养时,而亲还在!(照应开头,让人感叹)
曾钰文章主题并不新鲜,特别是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更是他们的心中之痛。
但曾钰文章依然吸引人感动人,其原因是她讲了一个新鲜感人的故事。
于是我们知道,主题可以千古不易,但形式必须各不相同。
曾钰,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