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一桩风月奇案,借此案告诫世人:男人不大方,只恐有祸殃

古今有奇案,明清多怪谈,欲知其中事,需听大狮言。

话说山东临淄崖庄一带,光绪八年六月中旬,出了一桩命案,说来好不离奇。

此地有个商贩名叫潘三兴,一日被人杀死途中。当天夜里,他的妻子潘葛氏也悬梁自缢。潘三兴的胞弟潘三隆见哥哥与嫂子双双殒命,悲痛之余奔赴临淄县衙,请求青天大老爷为死者昭雪。

彼时临淄县令是浙江人费祉,为人十分耿直,听闻潘三隆的哭诉之后,认为此案大有玄机,于是亲自带人前往案发之处,检验死者潘三兴的尸体。

虽然当时正值炎热,但由于来得及时,尸体尚未腐臭。费县令命人搭起一座凉棚,将尸体抬到凉棚下,仔细查验,同时问潘三隆,尸体运回家后,可曾动过?

潘三隆说没有动过,发现尸体时是什么样子,如今还是什么样子。

费县令发现死者潘三兴的腰间系着一个荷包,上面绣着一条雌龙,内有碎银子五两多。银子在身,说明并非图财害命,若是图财,银子绝不会留给死者。既然不是图财害命,那么又是为何要害死潘三兴呢?

一时无解,费县令命人将一些有嫌疑的人全部带回县衙,逐一询问,也都打了板子,但所有人全都自称无辜,审问数次,也是毫无头绪,只得把人全部放了。但一面仍命令衙差捕快访查此案,绝不可有任何马虎。

半年之后,仍无线索,费县令忙于其他公事,因此这件案子也就不再提及。

再说潘三兴的胞弟潘三隆,对于哥哥之死不肯罢休,几次到衙门去喊冤,都被赶了出来。他气不过,头缠白布在衙前叫骂,将费县令的祖宗八辈奚落个遍。

如此这般放肆,令费县令大为恼火,让人将潘三隆带到后院,打了潘三隆几个耳光子后,怒斥:“大胆的刁民,你既然不能指认谁是杀害你兄长的凶手,难道要我冤枉良民吗?你倘若再来搅闹,非把你活活打死不可!”

潘三隆被赶出去之后,也只好死了心,回到家将停放了半年之久的哥哥和嫂子的尸身安葬,不再到衙门搅闹。

冬去春来又一年,临淄之地早已无人提及潘三兴两口子无故殒命之事。一天,县衙的捕快为了追讨欠下粮号的钱粮,将许多欠钱不还的人拘捕到县衙一一打板子。

其中有个三十岁出头的汉子名叫周成,此人惧怕挨打,慌忙称自己已经将钱粮备齐,正要去粮号还账,却不巧被公差大哥抓到衙门。说着话,他撩起衣裳,从腰间解下一个荷包,从荷包里面取出两块鹰洋,请求费县令过目。

费县令看过之后不语,半晌后才问周成家住何处?

周成老实回答,说自己住在丰桥村。

费县令又问他,离着崖庄有多远?

周成赶紧回答说,离着崖庄不到六里地。

费县令突然用力一拍桌案,指着周成的脸怒问:“去年被你杀害的潘三兴,究竟跟你是什么关系!”

如此一声问,周成吓得嗷了一嗓子,而后颤颤巍巍地说自己根本不认识什么潘三兴。

费县令勃然大怒:“好你个胆大的恶徒,你杀死人命,如今却想抵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今你落在太爷之手,若是从实招来,免去皮肉之苦,若执意不肯招认,那就别怪太爷手黑!”

周成尽管吓得脸色苍白,但仍旧竭力辩解,死活不肯承认自己认识潘三兴,更不承认自己杀过人。

费县令见他是条死狗,于是下令大刑伺候。

这一招果然奏效,周成被打得体无完肤,实在抗不过去,只得乖乖服罪。

说起他杀死潘三兴的经过,不免教人一声叹息,若非潘三兴为人吝啬,绝不会出现如此悲剧。

原来,潘三兴的妻子潘葛氏有一次想要去探望亲戚,惭愧自己没有像样的首饰,生怕在亲戚面前丢人,于是让丈夫潘三兴去给自己打几样稍微看得过去的首饰来。

潘三兴尽管经商多年,但是为人吝啬,根本舍不得为妻子打造首饰,妻子跟他说了几次,他都不予理会。

潘葛氏见丈夫执拗,只好打消主意,让丈夫帮她去邻居家暂借几样首饰来用用,用完了立即归还也就是了。

哪曾想就连这点小事潘三兴都不肯去。潘三兴说,首饰都是金银打造,万一给人弄丢了,或是弄坏了,就必须赔钱给人家。与其这样,不借才是最保险。

丈夫不肯去借,潘葛氏就自己去借,借来之后放在一条绣着雄龙的荷包里。古代人绣荷包,有时候作为定情信物使用,如同大婚之时要用的龙凤被褥一样,绣一对荷包,雌龙交由男子佩戴,雄龙则交由女子佩戴,潘三兴所用的荷包上绣着一条雌龙,那么潘葛氏的荷包自然而然就是一条雄龙。

要说潘三兴那张破嘴真是开过光,他说借来的东西容易丢,果真还就丢了。

为此,潘葛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连荷包的影子也找不着。如此这般,遭丈夫的打骂是必然的,潘葛氏心灰意冷,几次想要寻短见。

这时候,就该说说周成了。原来潘葛氏不慎丢失的荷包被他捡到,他揣起荷包藏在隐蔽处,看一看究竟会是什么人来寻找。等到他看到一个满脸慌张的女人急匆匆身影的时候,开始打起了小算盘。

周成认识潘三兴,也认识潘葛氏,他如今三十来岁了,还没能讨到老婆,偏巧潘葛氏又有几分姿色,于是他瞅准机会,等到潘三兴出门时,趁着夜色跳墙入宅,潜入内室,意欲用荷包来要挟潘葛氏就范。

潘葛氏因为丢失荷包一事而愁苦不堪,根本无法入眠,周成进屋后,她本以为是丈夫潘三兴回来了,准备将借了首饰又丢失的事情告诉丈夫,无外乎就是一顿打骂,这样反倒轻松。

等她看清那个朝他呲牙坏笑的人时,才知道那人并不是潘三兴。未及呼喊,周成把荷包亮了出来,婉言相劝,只求春风一度,若能答应,便将荷包奉还,若不答应,他不但不归还荷包,还要到外面乱说潘葛氏的坏话,他会说潘葛氏跟自己有染,这个荷包就是定情信物。

潘葛氏不得已,只得任他尽欢。

事毕,潘葛氏自知白璧有瑕,也只能认命,她叮嘱周成,此后不要再来,丈夫潘三兴为人凶暴,若被他知晓,非要活活打死周成不可。

周成不肯,说荷包里面的首饰若是拿到窑子里,换几天逍遥日子不成问题,单是让他一度春风,他绝不肯答应,往后他不但要来,而且还会经常来。

潘葛氏安慰他说,丈夫潘三兴身上有病,而且还是要命的病,吃了多少药也不见效,再过一年半载只怕就要一命归西,到那时她与周成便可以做一对长久的鸳鸯,不比如今这样偷偷摸摸的要强。

周成不听,执意认为潘葛氏是敷衍他,于是气呼呼地离开了潘家。

潘葛氏万没想到,周成已经起了杀心。就在第二天夜里,潘三兴从外乡贩货回家的途中,被埋伏在路边的周成从背后一刀毙命。

周成杀死潘三兴之后,丢掉凶刀来到潘家,直言不讳地告诉潘葛氏,潘三兴已经被他所杀,如今潘三兴已经归西,他与潘葛氏可以做真正的夫妻了。

潘葛氏闻听噩耗,痛不欲生,大哭大闹,周成担心被邻居听到,于是逃之夭夭。潘葛氏见丈夫被害,周成又不会放过自己,于是悬梁自缢。这便是以往经过。

周成第二天便听闻了潘葛氏悬梁自缢的消息,他十分痛心,同时十分恼火,他担心被人揭发,于是跑到外乡躲了一段时日,等到没了风声,这才大摇大摆的回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荷包,却成了他行凶的罪证,悔不该当初将这个荷包带在身边,若是那时将荷包归还了潘葛氏,就不至于落得这般田地,这就叫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而临淄县令费祉单凭一个荷包就能看出端倪,也不知是凑巧,还是他真心要为潘三兴夫妇伸冤,总之案件了解,真相大白于天下,总算给潘三兴夫妇沉冤昭雪了。

行文至此,权且打住,需要说明一点,此案非杜撰,而是真人真事,记载于清代刑狱册中。民国时节,有文人将此案写成小说,名曰《荷包记》,在赞扬费县令断案如神,以及周成穷凶极恶的同时,也不忘数落潘三兴的小气吝啬,若不是他为人抠门,何至于让自己和妻子遭恶徒算计。

所以说,身为男儿汉,对待妻子一定要舍得“吐血”,你若吝啬了,老王老周又或是老陈,说不定就要大方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