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一首经典的爱情词,短短七个感人至深,写尽少妇的万千思绪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 〔宋代〕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是一首有争议的作品,人们对它的主题的理解多有分歧。有说是政治诗的,有说是表现暮春时节惜春归的,也有说是表现时事变迁的感伤的。虽然各自能举出一些理由,但不免有穿凿附会之嫌。仔细推敲词意,觉得它像是一首表现闺怨的词,描写的是一位富家深闺少妇因丈夫终日在外征歌逐色而产生的悲愁痛苦心情。
上片写了这位少妇所处的环境及其愁因。“深深的庭院究竟有多深呢?”开篇即以一问句来突出庭院的深。三个“深”字迭用,强调了庭院的深幽,写出了庭院中人的幽闭之苦和孤凄之情,而且含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意,下笔自是不凡。
据说李清照十分喜爱此词,曾拟作了“庭院深深”兰首。接下去具体描写了庭院幽深的景况:浓荫繁茂的杨柳遮掩了门墙,象堆起一团团绿色的烟雾。一个“堆”字写出了烟柳的浓重之状,一片愁烟惨雾已弥漫于纸面。而帘幕呢?
重重的,多得数也数不清。“无重数”是夸张,既是为了强调庭院之“深”,同时又交待了这是一户富贵人家,写的是“深闺”的环境。“杨柳堆烟”和“帘幕重重”都是极力渲染这个“深”字,同时,“杨柳”句已暗暗点出季节,为下文的借景抒情作好铺垫.这首词的主人公—-一位富家少妇就被幽闭在这样一个几乎令人窒息的环境里·
“玉勒”两句是写她的丈夫—一个浮浪公子哥儿,他坐着装饰华丽的车马,整日在外游荡,出入于歌楼妓馆。尽管自己所在的楼台高高,又怎能望见他寻欢作乐的地方呢﹖因为“深闺”实在太深了,而封建社会的礼教又紧紧束缚着她,她足不能出户,身不能自主,又怎能看见负心人在外面花天酒地的生活呢?
至此,丈夫的轻薄负心与少妇的专情念旧,丈夫的恣肆放纵与少妇的幽独自守,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这正是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观念在家庭生活中的反映。词章揭露了当时上层阶级的劣德败行,使我们认识到这种社会制度的腐朽、没落和糜烂,是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下片,词人即景抒情,通过风摧落花的暮春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少妇青春飞逝的伤感和孤独痛苦的心情。
正是三月暮春天气,顷刻间就风雨大作,落花飘零了。沉沉黄昏已经来临,可是院门却还关闭着—丈夫始终没有回来。春天在风雨中逝去,青春在寂寞中逝去,这是用任何办法都不能留住的啊。这一段,词人写得十分委婉含蓄。“三月暮”照应了上片“杨柳堆烟”的季节。
“门掩”不但含蓄地说明了丈夫不归,而且造成一种寂静冷清的环境氛围,“春”在这里有双重含义,既是自然界的春天,更是人生的青春年华。
结尾两句,更是写得情味隽永,深曲委婉,其有丰富的表现层次:“泪眼',是因春暮花残想到青春的易逝,故伤心落泪,此第一层;“问花”,是伤心而无可倾诉,因孤独之极,转而“问花”以求慰藉,此第二层﹔花竟沉默不语,不通人意,无计分愁愁更愁,此第三层﹔花亦凄然飘零了,更引起思妇同病相怜的感伤,此第四层﹔连零乱的花瓣也留不住,随风飞过高高的秋千,永远地去了,红逝香消,再难寻觅,显示出“天地终无情”的冷醋现实,又似乎暗示着女主人公秋扇见弃的不幸命运,此第五层。
《古今词论》评价这两句词是“层深面潍成。语愈浅而意愈入,又绝无刻画费力之迹。”这两句词确实深得后人激赏。
欧阳修在继承花间派和南唐词风上,不像晏殊那样重在词藻的精巧,而是重在抒情的深度方面,他把笔垦更多地转向人物的内心刻画上来。这首词就是一个例子。这首词典雅深婉,情调凄切哀伤。从中我们不但可以得到美的艺术享受,也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的不合理性,这是它的思想意义所在。当然,这位少妇性格如此柔弱,情绪如此伤感,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并不可取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关注遥山书雁,带您领略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