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读书会 ‖ 简·雅各布斯:城市规划不可自以为是
文丨吕慧明(方塘书社特约书评人)
我们建造城市到底是为了什么?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什么?城市的生命来自何处?怎样激发城市的活力?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于其中的居民感到幸福?时至今日,随着各种“城市病”的加剧,这些问题恐怕不仅是城市规划者思考的问题,也是应该是每一个城市居民应该思考的问题。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美国城市规划批评家简·雅各布斯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城市规划学的经典作品之一。《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于1961年在美国出版以来,对美国乃至世界城市规划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价值在于对流行的大拆大建、不尊重原有城市文化系统的粗暴做法的当头棒喝,使城市建设者们冷静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大,楼房越来越高,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疏离在加深,城市里的人却越来越不幸福。
首先要说的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成书背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的经济大萧条之后,为了解决经济危机产生的严重后果,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在“为了实现每个复员军人的梦想”的口号下,进行了大量城市建设。当时主持纽约建设的Robert Moses带领规划师们运用了城市郊区化、建筑现代主义化、着力建造城市地标三种手段。这三种手段在当时一直占据主流。
那时的纽约像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城市一样,开始迅速地“摊大饼”式的规划与建设,城市规模扩大之后,为了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关系,不得不开始修建各种交通网。就这样,大规模的拆迁之后,纽约原有的社区形态分崩离析。雅各布斯通过观察,较早地发现了这种建设带来的后果——城市原有的生活复杂性被交通复杂性所取代,居住、工作、商业截然分开,建筑毫无特色。
其次,从成书的视角来说,雅各布斯有别于政府和规划师“鸟瞰式”的规划视角。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居民,从观察者和体验者的角度来写的。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其中零售与住宅相融,街道需具有综合用途;街道短小而不间断,避免长条封锁状,从而鼓励互动和探索;建筑物在设计和用途上应具多样性,最好能处不同的时代;城市需要集中并多元。雅各布斯提出“街道眼”的说法。街道,特别是人行便道,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公共活动的场所,是城市中最富有生命力的“器官”。城市街道在交通功能以外还有三大功能:安全、接触和同化孩子。
如今,距《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已经很多年了,书中提到的某些原则早已成为建筑师、规划师们的共识,但是,她书中所贯穿的人文关怀和民主意识仍具有现实意义,她的思想憾动了那些高高在上的精英阶层和规划视角,使他们看到普通居民的生活本应该是丰富而鲜活的,一个城市的美好不仅在于林立的高楼大厦,更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这个城市的认同。
一、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的转型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的城市规划方法论是以“物质空间决定论”为主流,这一思想认为,建筑空间形态是影响社会变化的工具,城市规划中的实质在于通过对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因此可以解决城市中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最具代表的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Bumham为代表的城市美化运动。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是在城市问题不断加剧的背景之下提出的。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规模前所未有的膨胀,从而导致各种城市问题出现,例如失业人口增多、贫民窟的增加、社会治安混乱,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霍华德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形态,“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认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城市中机动交通日益发达,数量提高,速度提高,但是现有的城市道路系统以及规划方式与这种要求产生矛盾,同时绿地太少,日照通风条件太差;他主张在城市里建设高层建筑,现代交通网和大片绿地,为人们创造充满阳光的现代化城市环境。
雅各布斯对他们的理论提出猛烈的抨击,讥讽为“光明田园城市美化”的“伪科学”。她认为,他们不是从理解城市功能和解决城市问题出发,来规划设计一个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为核心、富有活力的城市,而是以逃避城市和营造“反城市”的“田园”为目标,用一个假想的乌托邦模式,来实现一个纪念性、整齐划一、非人性、标准化、分工明确、功能单一的所谓理想城市;凡是与这一乌托邦模式相违背的城市功能和现象,都被作为整治和清理的对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理论的一个分水岭,代表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由“物质空间决定论”向“社会文化决定论”转向。
在此之前,城市被理解为建筑的延伸,或是建筑的放大;城市规划被理解为物质空间的设计,尤其是美学意义上的城市整体设计;误认为一个优美的城市图案和空间设计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城市规划过程被认为是一个纯技术的过程;规划师依据一个乌托邦模式,设计他认为理想的城市。
在此之后,城市规划和建设开始以人为核心,城市和建筑空间是人们行为方式的体现,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而来。
二、城市的活力在于多样性
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简·雅各布斯强调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城市的活力在于多样性。在她看来,城市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
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催生和协调多种功能来满足不同人的多样而复杂的需求。正是那些远离城市真实生活的正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乌托邦的城市模式和机械的、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要挽救大城市活力,必须体验真实的城市人的生活,必须理解城市中复杂多样的过程和联系,谨慎而精心地,非粗鲁而简单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
因此,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所谓功能纯化的地区如中心商业区、市郊住宅区和文化密集区,实际都是机能不良的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雅各布斯对大城市出现的贫民窟和交通堵塞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她认为,贫民区并不一定如正统规划人士所认为的“城市的毒瘤”,相反,可能是城市最具活力和安全的区域,不应采取大规模投资改造和搬迁的方式来进行消灭,而应通过鼓励和培植自我更新的能力来逐渐脱贫。对贫民区的“消灭”不会“消灭贫民区,而只是把它从这个地方挪到了另一个地方”。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不是靠修更多的道路来解决,那只能使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不断受到侵蚀,而是应该通过减少汽车的使用机会的方式来解决,包括提高使用汽车的难度以及提供多种出行选择来慢慢减少人们对进城汽车的依赖。
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提出了著名的四点补救措施:保留老房子从而为传统的中小企业提供场所;保持较高的居住密度从而产生复杂的需求;增加沿街的小店铺从而增加街道的活动;减小街块的尺度从而增加居民的接触。
雅各布斯关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思想的表述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切入的,从一个城市居民的日常感受和体验来阐释的。因此,她以及她的思想也被人评价为“坊间主妇的愤怒呐喊和温柔絮语”。
例如,她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传统街坊有一种自我防卫的机制,邻居(包括孩子)之间可以通过相互的经常照面来区分熟人和陌生人从而获得安全感,而潜在的“要做坏事的人”则会感到来自邻居的目光监督。她据此发展了“街道眼”的概念,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店铺,用以增加街道生活中人们相互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强街道的安全感。
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很多人认为正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终结了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以铲除贫民窟和兴建高速路为特征的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运动。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动摇了当时的主流城市规划的理论,动摇了政府和精英阶层自以为是的城市建设思想。她倡导居民对城市建设建言献策,推动了民众公民意识的觉醒,从而揭开城市规划内在的社会性和政治性,推动美国的城市规划由大拆大建转向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尊重和保护上,对城市质量评价标准也引入了生活经验的感性维度。以《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为标志,城市规划整个学科也开启了划时代的意义。
书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作者:[美国] 简·雅各布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5月
内容简介: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