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据]人死了变鬼,鬼死了变什么?

第460篇原创,本文约3639字,阅读需要8min

《酉阳杂俎·续集卷4·贬误》: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予读《汉旧仪》,说傩逐疫鬼,又立桃人、苇索、沧耳、虎等。“聻”为合“沧耳”也。

鬼死了变什么
闲坐小窗读异闻,不管冬夏与春秋。
近日第四次闲读《酉阳杂俎》,忽然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一段:
魏晋隋唐时代的风俗是过年在门上画个虎头,然后在虎头上写个“聻”(jian)字,这是阴刀鬼的名字,可以躲避灾病和瘟疫。
“聻”字让我想起了道教的紫微讳,但为什么在魏晋隋唐时代是阴刀鬼的名字呢?阴刀鬼又是个什么鬼?我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起来。马上查阅康熙字典。

看了康熙字典的解释,逐渐明白了。原来“聻”读“你”,通“你”音。

  • 《禅录》记载:何故聻?云:未见桃花时聻。相当于呢,哩等语气词。

  • 《五音集韵》记载:音积。人死做鬼,人见惧之。鬼死做聻,鬼见怕之。若篆书此字帖于门上,一切鬼祟远离千里。

  • 《正字通》记载:按聻音贱,俗谓之辟邪符以聻为鬼名。

  • 《酉阳杂俎》曰:俗好于门上画虎头,书“聻”字,谓阴刀鬼名,可息疫疠也。又张续《宣室志》记载:裴渐隐于伊上,有道士李君曰:当今除鬼无过聻耳。时朝士皆书聻于门上。

  • 又《通典》曰:聻司刀鬼,名渐耳,一名沧耳。

哦,原来聻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负责拿刀的鬼的名字(相当于鬼王驾前带刀护卫),所以能吓住其他的鬼;另一个是鬼死了以后的名字,人怕死了变鬼,鬼也怕死了变聻,所以一看到这个字就跑了。

哈哈,有意思。第一次听说鬼还能死呢。

▉ 连聻都做不了

继续查阅,翻到《聊斋志异·章阿端》,上写“人死变鬼,鬼死变聻”。嗯,这个描述中规中矩的。但是到袁枚的《子不语》,画风就突然变得很cult了,颇似70年代香港邵氏奇幻电影的风格,也或许邵氏电影就是从这些故事中找到的灵感。
当然,《子不语》的故事大部分是借妖魔鬼怪讽刺当时黑暗的社会,是假的,但其中一些关于民俗、俚语、民间传说之类的故事,鲜活得反映了那个时代各阶层的生活。大家看看就可以,不要当真。《子不语》卷三有个故事,叫《城隍杀鬼不许为聻》,故事大意是:
浙江台州朱始的女儿嫁人以后,丈夫外出做生意常年不回家,有一天朱氏妇人做梦,梦见一个形貌丑恶的人跟她梦交,她无法抗拒,只能从了。自此身体渐渐虚弱。
朱氏妇人的姐夫袁承栋是个武艺高强之人,听说以后,就把朱氏妇人家接到自己家跟妻子在一起,而袁承栋则以逸待劳,等色鬼上门,就要大战一场。结果确实是大战一场,冷热兵器交替使用,最后用鸟枪打中色鬼的胳膊,色鬼跑了。
过了几天,色鬼胳膊上缠着绷带又来了,指着朱氏妇人大骂:一夜夫妻百日恩,你这么绝情也不要怪我了。就把朱氏妇人打得满地哀嚎。但因为其他人看不见色鬼,所以也没办法救。
一气之下,朱氏妇人的爹朱始和袁承栋两人跑到城隍庙告状,写了道表文少给城隍。晚上朱氏妇人就梦见两个穿青衣的小吏来传唤她听审,路上还跟她朱氏妇人要钱,说:“这个官司我包你打赢,但你要烧银锞子两千个谢我,你别嫌多,你烧的这些银锞子,阴间只能折成成色为97%的银子二十两,而且这钱也不是我自己一个人用,是为了给你上下打点用的,最后还要跟你的叔叔朱先绍分,他日你叔叔会告诉你。”朱先绍是朱氏妇人的族叔,早就死了。
听青衣小吏这么说,朱氏妇人就相信了,赶紧烧了纸钱。具体的审案过程没有讲,但是朱氏妇人天亮时醒过来说:“昨晚上城隍已经把案子审结了。那个色鬼是住在东埠头的轿夫,叫马大。城隍说他生前作恶,死了还要继续作恶,很生气,把他打了四十大板,戴着长枷在城隍庙门口示众呢。”
朱氏妇人的家人当然看不到城隍庙门口示众的马大,但朱氏妇人从此也不做怪梦了,身体渐渐也好了,全家都很高兴。
不料好景不长,过了几天,朱氏妇人突然又迷迷糊糊了,说:“我是轿夫马大的妻子张氏,你爸爸和你姐夫把我丈夫告到城隍那里,被城隍抓了去,害我忍饥独宿,我现在要报仇。”于是又是抓脸又是挖眼,眼看就要把朱氏妇人给弄瞎了。
朱氏妇人的父亲和姐夫没办法,只能再到城隍庙去告状。到了晚上,朱氏妇人又梦见有人把她带到城隍庙去审案。袁枚写到这里,加了一句“你说怪不怪。”哈哈,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满脸不可思议啊,这事,要不是知道《子不语》是小说,我还真当真了呢,哈哈。
城隍这次大怒,拍桌子怒喝:“夫妻都这么凶恶,可真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这次非把你腰斩了不可。”旁边有个衙役说:“要不把他发配到鸦鸣山去做聻吧。”城隍说:“不行,这个货色做鬼就害人,要是做聻,还会害鬼,我让他连聻都做不成。”
于是两个长胡子衙役,拿着扇子一扇,色鬼顿时灰飞烟灭,变成了黑灰。
这个故事一波三折,最后结局自然是好人得救,坏人坏鬼全部受到惩罚,天道昭彰。如果拍成电影,那肯定是非常过瘾呐。
看完以后我就在想,聻字跟道教的紫微讳有什么关系呢?

▉ 紫微讳

道教有很多讳字,大多数讳字都是雨字头的,比如紫微讳:
这个讳字用处极广,比如驱魔、辟邪、破庙、立狱和行雷法之时经常用此讳字。此讳字共二十八画,正好合二十八宿,书讳时,掐诀念二十八宿的名字,当然不仅仅是这么简单的,各个门派的仪式不一样。但紫微讳到底是什么讳呢?怎么来的呢?
我查阅了一下《道藏》,发现在《太平部·法海遗珠》中,此讳字出现在掩日决中,有“聻聻吽吽,黑暗天昏摄”的记载,在召请神将的时候,摩掌咒中也有出现。
在《北极小四圣秘法》中有存想“雨聻”字;
《御音召雷大法中》有“存为上真急急如律令聻”,此时聻字代替了常用的敕;
《紫霄护法五雷黑虎大法》中也有“存想聻字”的要求,并且在召值日功曹的时候,也要求右手剑诀书“唵吽聻吒”;
在《雷霆辛都督秘法》、《纠察地司殷帅大法》中也有要求存想“雨聻”字,并且书聻字在值年太岁讳上压煞的要求;
在《正一部·道法会元》中,《雷霆妙契》法里,则明确表明:“北帝头上有金聻字现”;
在雷部法中的《辛天君法》和《先天一炁雷法》中,更有“以自己天罡煞炁吹去,以聻煞炁押催”的要求;
在《雷霆欻火张使者秘法》中,也是明确表明“天帝密讳中,北帝讳聻。”
在《广灵宣法陈将军秘法》、《上清朱元帅秘法》、《正一玄坛赵真君法》和《正一王灵官》法中,在召将之时,都有“书聻字于空中”的记载;
在《酆都考召大法》中,酆都韦大将的捉鬼符则需要“以北帝聻字押发”;
在《上清北极天心正法·斗下灵文符咒》中,则说:“凡书符……聻字,念天蓬咒,天蓬决,语尽笔尽”。
那么我综合一下:
紫微讳实是由北帝讳发展而来,而北帝负责的地方是北方壬癸之地,也叫酆都,北帝下有四员大将,天蓬元帅、天猷元帅、翊圣元帅和真武元帅(后来真武元帅升格为真武大帝)。这四位元帅负责捉鬼灭妖,束魔考邪,因此在行驱邪、镇魔、炼妖之时,必然要请这四位元帅帮忙。
而北帝又称北极玄天上帝,关于北帝现在有两个说法,一说是真武大帝,一说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我认为按照《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北斗七元星灯仪》、《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圣妙经》、《太上洞渊北帝天蓬护命消灾神咒妙经》等经文的综合记载,北帝与众星之主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颇为接近。否则在书写“雨聻”讳字的时候,也无法如臂使指的调动二十八星宿的力量。
而为什么要在聻字上加个雨字头呢?因为雷霆露雹雷皆来之于天,全部都带有雨字头,以此指代所行之法皆来自天的力量。那么紫微讳的第二个含义就出来了:
符是信物,是凭证,出示符就相当于拿出通行证,行法之人书写“雨聻”,是向天地表明,自己代表的是北帝的力量,这一般是在立坛,护场之类的场合就需要使用;
根据《道藏》里找到的资料,雨聻字第三个用处是召请。召请就要麻烦点,内炼和外召要配合,否则也无法灵验,那么在召请时存想雨聻字,就是为了增加召请的力度。因为在道教的说法中,雷部和北极酆都的一些将兵严格来说并不是纯神灵,而是大鬼王,这时候用雨聻字,一方面是告诉对方我是代表你们的上帝北帝,另一方面也暗含着城隍的威胁——如果不来,小心变聻。
哈哈,是不是觉得道教也很有趣呢?
合上书,抬头一看,我发现天黑了,嘿,这篇文章写的时间可真够长的。看看表,哟,该做功课了。那好吧,我们下次再聊吧。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