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四) 2024-07-30 07:39:18 第480篇原创,本文约1860字,阅读需要5min01 上一集我们说完先秦老司机的座位与现代民主制和君主制国家驾驶习惯的联系,这一集我们说说老司机们的盔甲。战车乘员的头盔,叫做“胄”,商代多流行青铜胄,比较沉重,因为重量问题,青铜胄做的比较短,胄的下沿只到太阳穴,对后脑的保护性差,但造型优美。同一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没有像样的头盔出现,一直到公元前300年左右,才出现造型优美且对后脑防护力强的斯巴达头盔。但这时,中国已经接近秦一统六国的时代,我们已经出现了全包围的皮胄。皮胄从公元前1000年就开始应用,一般用大块皮革穿缀而成,一顶皮胄约18-20块硬皮革组成。其实硬皮革对于远程弓箭和劈砍武器的防护并不比铜铁差,对捶击武器比如殳和锤的防护能力相对较差,大家可以在探索与发现上找到一些歪果仁做的视频对比一下。而且皮胄相对于马其顿帝国和罗马帝国拉风的青铜胄来说,维修更方便。一体成型的青铜胄如果被弓箭射穿或被打击变形的话,修补钣金都很费工夫,还不如回笼重新熔铸,但穿缀而成的皮胄只需要把损坏的皮革拆下来,再补一块新的上去就可以。下图是电影《赤壁》中使用的皮胄,较好的还原了周代皮胄的形制。 02 使用皮胄和春秋战国时的战争模式烈度比较低也有关系,但是的战斗模式主要有三种:1、双方战车对冲,边冲边进行远程打击,使对方战车上的乘员受伤,战车翻车或削弱战斗力;2、双方战车交错,双方御者都指挥战车向左旋转,战车交错的时候,车右甲士根据距离进行钩、拍、戳、捶等打击,同时车左持弓甲士进行远程打击,射倒一个算一个,因为这时候双方战车距离较近,所以弓箭的杀伤力和精准度都更高。3、双方战车距离更近到接毂的程度,双方战车轮轴互相摩擦,就像现在警匪片的追车大战一样,谁的驭手技术更高,谁家的战车更结实,就能把对方的战车撞翻。然后战争的胜负就分出来了。这种烈度下的战争,主要拼的是车的质量和驾驶员的车技,其次是个人武技,武技无他,无非是眼疾手快而已,所以硬皮甲的防护足够,而且硬皮甲的灵活性也高于青铜甲。两车交错的时候,穿硬皮甲进行躲避动作明显要比青铜甲快速。因此从西周到战国之前的500年间,军队主要都穿着硬皮甲。在冷兵器战斗中,对头部和腿部的防护永远是高于躯干的,躯干可以由盾牌来保护。而小腿和头部必须暴露在盾牌外面,否则就无法观察,无法快速移动。所以《斯巴达300勇士》中,斯巴达勇士戴青铜头盔和保护小腿的胫甲,但身上并没有甲衣防护03 有人说,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秦军士兵是不带头盔的,这是以偏概全了。兵马俑中的兵俑是陪葬品,虽说是护卫秦始皇的,但更多的是仪仗性质,仪仗队和真正的军队装备是不一样的,这是其一。第二,古代军士在国君面前是要行军礼的,军礼就是“免胄”,也就是摘下头盔,以表示对上位者的尊敬。现在社会“脱帽致礼”的礼节就是从这里延续而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使用了头盔,英法士兵的死亡率下降很多,即便在热兵器时代头盔都这么重要,冷兵器时代,头盔的作用更大。因此,文首图上的战车乘员没有戴头盔也是不对的。好了,这一集我们了解的先秦老司机的穿着和礼节,下一集我们了解一下战争、军阵和绩效制度的演变是如何互相影响的。 赞 (0) 相关推荐 世界军武图鉴|赫梯帝国:拉美西斯骂我们是娘炮?卡迭石之战见识下世界上第一个双头鹰和三人战车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艾洋 字数:2332,阅读时间:约16分钟 编者按:赫梯人,古印欧人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十世纪前后迁入小亚细亚中部,逐渐崛起为青铜时代中后期的强大帝国.赫梯的开局绝对是选了地狱难度, ...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冷兵器时代的见证者,铠甲的传奇史 我们在博物馆里面可以看到金缕玉衣.银缕玉衣等一些铠甲,那都是古代帝王下葬时候穿戴的以彰显自己地位的铠甲,其大致的样式和古代的作战用的铠甲差不多.而相比于帝王们的豪华盔甲士而言,兵们的盔甲虽然没有那么华 ... 中国古代冷兵器发展概述(2) 3.青铜器时代 大约在夏朝,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经商.西周.春秋到战国时期,延续约2000年.但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了青铜器,如在甘肃省东乡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距今5000年左右的青铜小刀,就 ... 桓公五年(3):蔡卫陈从王伐郑(一) 第468篇原创,本文约2806字,阅读需要6min 01 公元前707年的秋天只发生了一件事,事情很大,但官方记载很简略,只有一句.但这件事吸引了华夏地区二百多诸侯国的眼光,并且不断产生涟漪,被这涟漪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二) 第471篇原创,本文约1531字,阅读需要4min 01 秦灭六国之前,改变天下格局的战役,繻葛之战绝对能排到前五.从第一到第四分别是: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商汤灭夏桀的鸣条之战,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和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三) 第475篇原创,本文约1960字,阅读需要3min 01 其实文首配的这张图有问题. 首先这是一乘驷马战车,外面的两匹马称为"两骖",中间的两匹马称为"两服",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五) 本篇是第483篇原创 01 上一集我们说过,春秋战国时代的战争烈度很低,战争基本在两到三次的车阵对冲以后就结束了,类似"演武"的性质,战争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露出它本来狰狞的面目,所 ... 桓公五年:蔡卫陈从王伐郑(六) 本篇是第490篇原创 01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 ... 桓公五年(10):大雩(四)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春秋254年间,有关"大雩"的记载一共31次,平均8年一次.其中鲁昭公二十五(公元前 ... [连载]桓公五年(1):陈侯鲍卒,齐侯郑伯如纪 第461篇原创,本文约2272字,阅读需要5min 上图中铭文是<己侯貉子簋>的铭文:"己侯貉子分己姜宝,乍(作)簋."大意是:己侯貉子分给女儿己姜宝,己姜为此作了这个 ... 桓公五年(2):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 第465篇原创,本文约1924字,阅读需要3min 01 上一集里说到:"聘,是天子或诸侯派使者通问邻国,执圭以致君命".这叫做聘.那么在齐侯和郑伯到山东东部莱州湾附近做了个夏日清 ... 桓公五年(7):大雩(一)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唐代名臣魏征编写<北史·源师传>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源师是北齐的重臣,有一次农历夏四月,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