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在急诊胃病中应用心得.doc

半夏泻心汤在急诊胃病中应用心得   【摘要】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证的主方,怎样把握好痞证的临床表现是本方应用的关键。通过在急诊科长期对胃炎、胃溃疡的临床表现及顽固性胃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当中有了如下认识。心下痞就是心下痛,就是剑突下胃、十二指肠部位的疼痛,伴压痛,但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心下痛为半夏泻心汤的最主要方证能大大提高半夏泻心汤的应用范围,并提高顽固性胃炎、胃溃疡的治疗疗效。

  【关键词】痞证;心下痛;半夏泻心汤;方证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1..02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论》中治疗痞症的主方。现代非常广泛用于胃炎、食道炎、胆囊炎等消化系统疾病[1]。但实际临床当中敢用、活用半夏泻心汤的医生甚少。对半夏泻心汤方证把握不准,畏惧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应用,与干姜、半夏热性药物的组方比例把握不准等,都会影响泻心汤类方剂的应用与疗效。

  临床上二陈汤、平胃散及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等都是治疗胃炎,胃痛的常用方药。西药也有大量的抑酸,保护胃黏膜,解痉,消炎等药物。但是半夏泻心汤可能是上述很多中西药治疗无效时唯一能力挽狂澜的方剂。

  本人在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中对方证的理解上有如下认识:上腹痛(剑突下,心下,胃脘痛)应该是半夏泻心汤的最主要症状及体征。以进食后加重为主。查体有深压痛,但无肌紧张及反跳痛。因张仲景在《伤寒论》149条中述“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2],所以临床上对痞症的症状大多数人认为就是胀满、不消化、胃部堵得难受的症状为着眼点[3-5]。

  其实仲景在伤寒论中叙述有关疾病鉴别症状的时候,有时候采取这种论述方法。

  149条叙述了柴胡证、大陷胸汤证及半夏泻心汤证的发生发展及鉴别症状。大陷胸汤证为“若心下满而硬痛者”可能为西医学中肠穿孔、胃穿孔或急性胰

(0)

相关推荐